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B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坚持不懈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C据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最新统计,目前全世界的动物园总数至少有900家以上。D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我们也应当早日回去。2 .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班主任的耐心教导和帮助下,小鸣终于和他的同桌和好如初,破镜重圆了。B个别民警认为工作时间饮点酒是小事,就不以为意,结果因违犯规定而受到处分。C5月16日美国以莫须有的罪名全面封杀中国通讯金业华为,这种行为让人深恶痛绝。D我觉得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都会得到不同的感悟。二、字词书写3 .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b)_益 (ch)_异千(z)_百态 (y)_雀无声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秋天的怀念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4 . 标题中的“秋天”有什么作用?5 . “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这句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6 . 对秋天的怀念这个题目的理解,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秋天是故事发生的特定时间,有意境。B母亲是在秋天去世的,更易引发怀念之情。C“我”是在秋天懂得了母爱,同时收获了生存的勇气。D秋天萧条景象衬托“我”遭遇不幸后的绝望心情,反映“我”的人生一直是“秋天”。7 . 赏析下列句子语言,并简要分析。“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从描写的角度)8 . 这篇文章最后浓墨重彩的写菊花的原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五月榴花照眼明付秀莹端午节也称端阳节、天中节,因时为农历五月初五,故本名端五,也叫重五、重午。红楼梦里,写到了很多端午习俗。譬如挂香囊。贾云从倪二那里借了银子,买了冰片、麝香,赶着“凤姐正是办端阳的节礼,采买香料药饵的时节”,孝敬了王熙凤。譬如赠扇子。元春赏赐的端午节礼里面,有两样众人皆有的,“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两串”。扇子是古人端阳之后、盛暑之时手边身侧离不得的物件,晴雯跌扇、撕扇也正是在端午前后。第三十一回更是直笔写道,“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女等赏午。”至于赛龙舟,喝雄黄,沐兰汤等,更是自古以来,礼俗深厚。“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在我的故乡,过端午倒没有这么多繁文缛节,简单得近乎朴素了。家家户户包粽子、吃粽子。大约也仅止于此。粽子古称角黍。在我们河北无极,粽子也没有那么多花样,一律是黄米红枣,甜黏可口。黄米,又称黍,糜子,夏小米。黍子去壳成黄米。黄米和小米同出北方,但在北方人眼里,黄米的地位,较小米更高。后来,才渐渐开始有江米粽子。黄米粽子倒成了老辈人念念不忘的口味,作为一种怀旧,或者一种习惯。记得那时候,每年临近端午,母亲便忙着泡米,泡红枣,泡粽叶。粽叶是集市上买的。南方常用箬叶,北方则多用芦苇叶,阔大碧绿,经了水的浸润,越发添了一种特殊的清香,夹杂着植物浓郁的青气。母亲包的粽子,饱满俊俏,团团可爱。一个一个盛在瓦盆里,青碧诱人。屋子里,米黄枣红粽叶绿,说不完的家常絮语;院子里,阳光明亮,树影摇曳,有蝉声零落,有鸡鸣犬吠。只觉得日月悠长,年岁静好,有一种民间永恒的欢乐和喜悦在里面。煮粽子用的是那种大铁锅,好柴硬火,一煮就是一夜。只听得厨房里的风箱哒哒哒哒不歇,香甜的味道在院子里弥漫开来。月影西斜,小孩子们等不及,终于去睡了。嘴角含笑,想必梦里都是粽子的滋味。清晨,当鸡啼划破淡淡曦光的时候,小村庄里便飘满了粽子的香甜,家家户户都团团围坐,吃粽子。母亲派我给东家送三个,给西家送五个。一样的粽子,不一样的味道。这种粽子,最好是放凉了吃。北方五月天气,已经渐渐大热。从外头奔回来,从橱柜里抓一个,快速剥去粽叶,急忙塞进嘴里,香糯甜软,立时暑气顿消,满口芬芳。小孩子们往往贪嘴,大人们便叮嘱,不要多吃,粽子瓷实,当心不消化。可小孩子哪里管这些?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宝玉和晴雯口角,黛玉走过来,笑道,大节下的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虽不过是戏谑之语,却也可见粽子确是端午时节人们的爱物。乡下人家节俭,吃完粽子,粽叶不舍得丢弃。往往拿清水洗净了,晾干,一沓一沓挂起来,以备来年再用。此后的一年里,那粽叶便被齐楚楚挂在那里,有点寂寞,有点孤清。主人家无意看见了,便念叨一句,呀,又快端午了。直到现在,吃完粽子,我总是下意识地要把粽叶收起来,想一想,到底还是罢了。不禁怅然。年年端午,正是石榴花盛开的时节。那时候,我家院子里种了一棵很大的石榴树。端午前后,满树榴花夭夭灼灼,明艳动人。我们几个女孩子在树下嬉戏,笑着,闹着,只觉得人世间尽是繁华闹热,尽是锦簇花团。要等到多年以后,我们才渐渐恍然,那榴花深处的童年光阴,那喧哗声动的端午佳节,实在是金子一般的岁月,美好而贵重,不可重现,不可再来。岁月流徙,而今,母亲辞世已逾20载了。这世上,再没有人给我包粽子吃了。这么多年了,远离故土,在他乡辗转漂泊,见识了天南海北的各色粽子,遍尝了以粽子为名的种种美味,我却独偏爱与怀念母亲的粽子。端午节之于我,竟是乡愁了。(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06月08日第11版,有改动)9 . “见识了天南海北的各色粽子,遍尝了以粽子为名的种种美味,我却独偏爱与怀念母亲的粽子。”作者为什么偏爱与怀念母亲的粽子?10 . 赏析第段划线的句子。从外头奔回家,从橱柜里抓一个,快速剥去粽叶,急忙塞进嘴里,香糯甜软,立时暑气顿消,满口芬芳。11 . 第段“直到现在,吃完粽子,我总是下意识地要把粽叶收起来,想一想,到底还是罢了。不禁怅然”,联系全文想一想,作者会怅然什么呢?12 . 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感。指喻(明)方孝儒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注)握:四寸为一握。膂:脊骨。瘳:病愈。肝膈:泛指人体内脏。傅:涂。13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证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惧而谋诸医诸:相当于“之于”B疾未易为之易:变换C疲思虑,而仅克之克:消除D忽之而不顾顾:考虑,顾虑14 .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徐以杓酌油沥之(卖油翁)B不速治,且能伤身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C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D终日而愈,艾可治也学而不思则罔(十二章)15 . 下列句子与“君疑之,以示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C必以分人(曹刿论战)D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16 .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记叙了一位健壮的人,因手指上生了一个小疹子,不及时求医,险些送命的事情。以小见大,颇有警示作用。B郑君确定了手指上长的是什么,把它给别人看,但是看的人都笑他,所以他对此很担忧。C医生看了郑君的病情后说:刚开始发病的时候,一天就可治好;发病三天以后,要超过十天才能治好;现在病已经形成了,不到三个月不能治愈。D本文告诉我们:世上的事情,常起于极细小的地方,但不加关注,就可能酸成无可挽救的大祸。17 . 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2)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五、句子默写18 . 根据课文默写。(1)此中有真意,_。(陶渊明饮酒)(2)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写将士们誓死报国的诗句是:_,_。(4)富贵不能淫,_,威武不能屈。(孟子富贵不能淫)六、课内阅读阅读(甲)(乙)两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9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俄而雪骤 _(2)未若柳絮因风起_20 . 翻译下面句子(1)撒盐空中差可拟。(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1 . 下列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谢太傅和他的儿女们谈论文章的义理。他很关心和重视后代的学习。B白雪纷纷何所似?纷纷扬扬的为什么这么像白雪?谢太傅看到外面的情景,很惊讶。C公大笑乐。谢太傅很高兴地大笑。说明他对儿女将雪比喻为“撒盐”“柳絮”感到幼稚可笑。D下车引之。陈太丘的友人下车来拉元方,这个动作说明他心中为自己的行为真心感到羞愧了。22 . (甲)(乙)两文中的“兄女”“陈元方”两少年有怎样的共同特点?你知道类似的少年吗?请举出他(她)的一个相关事例。七、语言表达23 . 根据内容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要求:语意连贯,具体形象。书是我的精神食粮,它重塑了我的灵魂。简爱说过:“我们是平等的,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微电网能量管理技术创新在智能电网电力系统智能优化中的应用
- 2025年关于四川省新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3D打印技术在能源行业的应用
- 2025年叉车操作试题答案及答案
- 2025年现代公司管理题库及答案
- 年产塑料杯1000万个、纸杯500万个、小型设备500套新建项目环评报告表
- 2025年涎腺超声试题及答案答案
- 2025商品买卖简化协议合同
- 脚手架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关于液氮的考试题及答案
- 化工阀门管件培训课件
- 新疆吐鲁番地区2025年-202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阶段练习(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TCT.HPV的正确解读课件
- 白酒生产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店面劳动合同范本:超市收银员专项协议
- 《树之歌》课件 小学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画廊与画家签约合同范本
- 10KV电力安全工器具试验报告
- (精选word)英语四线格(a4打印)
- 家谱模板,树形图(绝对精品,一目了然)
- 移动商务文案写作教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