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规章制度之课外访万家工作工作制度_第1页
学校规章制度之课外访万家工作工作制度_第2页
学校规章制度之课外访万家工作工作制度_第3页
学校规章制度之课外访万家工作工作制度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规章制度之课外访万家工作工作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强化教师育人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教育良好形象,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促进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根据“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要求,制订家访制度。一、家访形式1、以实地家访为主要形式,以家长会、互联网、电话、信函为辅助形式。2、全体教师全部参与,覆盖全部学生家庭。3、建立长效机制,每学期召开一次家访工作会,每班制订家访计划,落实家访人员和家访对象,期末召开家访总结会,查看家访日记和记录,进行经验交流,对教师家访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奖优罚劣,家访工作情况将作为教师考核、评优评先、晋级的重要依据。二、家访内容1、了解学生家庭基本状况和在家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2、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及表现,与家长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发现好的家庭教育典型;3、对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4、宣传有关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生理、安全等方面知识;加强对家庭教育的具体指导。5、向家长宣传教育法规、政策、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及课改实验内容,广泛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三、家访要求1、实行“六回访”。即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家庭,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单亲家庭),思想、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家庭,打工子女家庭,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家庭,在此次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建立跟踪回访制度。2、实施“六必进”。即教育的政策措施进家庭,贫困生资助方案进家庭,学困生转化措施进家庭,家庭教育指导进家庭,心理生理健康辅导进家庭,教师个性化关爱进家庭。3、做到“六知道”。学生知道教师家访的目的和意义,家长知道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家长知道学生的任课教师情况,教师知道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教师知道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和期盼,学校知道家访收集的家长意见和建议。4、坚持“六不准”:不准要求家长安排车辆接送,不准借家访名义向家长提出任何私人要求,不准收受家长馈赠的钱、物,不准接受家长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参与家长组织的娱乐消费活动,不准利用知悉或者掌握的招考等教育信息向家长谋取利益或以家访名义进行有偿家教。5、家访前,明确谈话中心,要做好充分准备。家访时,要注意交流的态度和方式,形成和谐融洽的气氛,把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纪律、品德等要求采取适当的方式实事求是地告诉家长,注意家长的心情、学生在场与否,采取恰当的谈话方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使家长感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可用多种形式(如手机拍照、录音)记录家访过程。家访后,要及时认真填写家访记录表、家访日志,写好每位学生的家访总结。把家长的意见建议分类整理好,及时反馈给学校,并及时将学校处理意见反馈给家长。同时加强与所访学生的交流,帮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心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强化管理过程,实行“一对一”育人模式,实现家、校共同地育人。各班主任要把本班的家访档案及时归档,并结合实际写出家访总结。四、家访注意事项1、家访时,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片面、孤立地看问题。忌向家长告状,报忧不报喜,将学生说的一无是处。要想方设法提高后进生上进的信心。忌在家长面前用分数压学生,使家长和学生都丧失信心2注意交流方式,尊重家长,正确对待家长意见,切忌与家长“斗气”,注意保护学生隐私。3、家访时,学生、学生家长都应在场,个别问题可要求学生回避。忌对学生的隐秘性心理在家长面前夸大渲染。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