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433-2015 都匀毛尖茶_第1页
DB52T 433-2015 都匀毛尖茶_第2页
DB52T 433-2015 都匀毛尖茶_第3页
DB52T 433-2015 都匀毛尖茶_第4页
DB52T 433-2015 都匀毛尖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5 州省地方标准 2/T 4332015 代替 2/T 433015 - 01 - 13 发布 2015 - 02 - 13 实施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贵州省农业委员会 发布发布 4332015 I 目 次 前言 . .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分级和实 物标准样 . . 2 5 要求 . . 2 6 试验方法 . . 3 7 检验规则 . . 4 8 标志标签 、包装、运输和贮存 . 5 4332015 言 本标准按照 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替代 433匀毛 尖茶。本标准与 433 修改和调整了标准的总体结构和编排格式,删除了资料性附录 A; 调整了部分引用标准,增加引用 8303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 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及 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删除 17924地理标志产品通用标准,替换 10039茶叶销售包装运输技术要求与 10095茶叶贮藏养护通用技术要求为 30375茶叶贮存、 1999茶叶包装、运输和贮藏通则及 1070茶叶包装通则; 修改了都匀毛尖茶的定义; 针对不同产品等级作出明确的理化指标要求; 调整了标准提出单位、起草单位和部分起草人员。 本标准由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黔南州茶叶产业化发展管理办公室、黔南州都匀茶场、黔南州质量技术监督局、黔南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黔南州工商行政管理局、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都匀供销茶叶有限责任公司、都匀市匀山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贵州东驰贸易有限公司、贵州省灵峰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黔南州梅渊商贸有限公司、贵州省都匀毛尖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黔南州茶叶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科军、李应祥、欧平勇、张丽娟、杨清、陈跃华、柳青、罗洪富、伍宁、冷炯、卿云光、王继江、朱福建、范仕胜、莫从信、卢永乾、李辉、傅民万、何钰海、徐兴国、刘学、李星、刘文静。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433 433 4332015 1 都匀毛尖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都匀毛尖茶的术语和定义、分级和实物标准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生长的茶树鲜叶为原料生产的都匀毛尖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8302 茶 取样 8303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 8304 茶 水分测定 8305 茶 水浸出物测定 8306 茶 总灰分测定 8310 茶 粗纤维测定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绿茶 第1部分:基本要求 1448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18795 茶叶标准样品制备技术条件 3350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 23776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30375 茶叶贮存 1999 茶叶包装、运输和贮藏通则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995 都匀毛尖茶加工技术规程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 第75号令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14487确定的和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332015 2 都匀毛尖茶 采自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中小叶茶树群体种或适宜的茶树良种的幼嫩芽叶为原料,按都匀毛尖茶加工技术规程加工而成,具有特定品质特征的卷曲形绿茶。 4 分级和实物标准样 照原料标准,结合加工工艺和生产实际,都匀毛尖茶分为四个等级:珍品、特级、一级、二级。 品的每一等级均应设实物标准样,为品质的最低界限,每两年更换一次,实物标准样的制备应符合 18795 的规定。 5 要求 料(鲜叶)要求 为嫩、匀、鲜、净的正常芽叶。各级别鲜叶应符合 995的规定。 品基本要求 质正常,无劣变,无异味。 含非茶类夹杂物。 着色,无任何添加剂。 官品质 感官品质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感官品质 内 质 级 别 外 形 香 气 滋 味 汤 色 叶 底 珍 品 紧细较卷、白毫显露、匀整、绿润、净 嫩香 鲜爽 回甘 嫩(浅)黄绿明亮 嫩匀、鲜活黄绿明亮 特 级 较紧细、弯曲露毫、匀整、尚绿润、净 清香 醇厚 黄绿较亮 黄绿较亮 一 级 紧结、较弯曲、匀整、深绿、尚净 纯正 醇和 黄绿 尚亮 较黄较绿 较亮 二 级 较紧、尚弯曲、尚匀整、墨绿、尚净 纯正 纯和 较黄绿 尚亮 黄尚绿 尚亮 化指标 4332015 3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其它指标应符合 表2 理化指标 指 标 项目 珍品 特级 一级 二级 水分 (质量分数)/(%) 浸出物(质量分数)/(%) 灰分(质量分数)/(%) 末茶(质量分数)/(%) 纤维(质量分数)/(%) 14 14 全指标 染物限量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762的规定。 药最大残留限量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应符合763的规定。 含量 定量包装产品的允许短缺量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工要求 产过程卫生要求 应符合4881的规定。 工工艺要求 应符合 995的规定。 6 试验方法 官品质 应按 23776和 14487的规定执行。 样制备 试样制备应按 8303的规定执行。 分 应按 8304的规定执行。 浸出物 4332015 4 应按 8305的规定执行。 灰分 应按 8306的规定执行。 纤维 应按 8310的规定执行。 末茶 应按 8311的规定执行。 全指标 应按762和763的规定执行。 含量 应按070的规定执行。 7 检验规则 批 产品以批为单位。利用同一生长轮次、同级鲜叶原料加工的产品为一批。同批同级产品的品质应一致。 样 抽样应按 8302的规定执行。 厂检验 每批产品出厂前须对感官品质、水分、净含量、粉末和碎茶、非茶类杂物进行检验,或按合同要求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附上合格证方能出厂。 式检验 在下列情况下,应按国家规定对产品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试制时; b) 产品工艺发生改变时; c) 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d) 正常生产定期检验时; e) 国家法定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定规则 有劣变、有污染、有异味者,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 标准所规定的产品质量要求的任一项目不合格者,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 4332015 5 标准所规定的产品质量要求的全部项目合格者,该批产品判为合格。 检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对留存样或在同批产品中重新按 8302 规定加倍抽样进行不合格项目的复验,判定结果以复验结果为准。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