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学习李亦畲《虚实开合图》的体会吴文翰_第1页
2020年学习李亦畲《虚实开合图》的体会吴文翰_第2页
2020年学习李亦畲《虚实开合图》的体会吴文翰_第3页
2020年学习李亦畲《虚实开合图》的体会吴文翰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李亦畲虚实开合图的体会吴文翰 为了形象地说明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和开合有致,虚实清楚,李亦畲先生晚年还亲手绘制两幅虚实开合图,并写了说明,在武派太极传人中广为流传,深为人们珍视。我也将它编入拙作武派太极拳体用全书之中。因两图画的内容比较含蓄,一般读者不易理解,常有拳友问我图中含意。为此不揣浅陋,仅据1935年出版的李氏太极拳谱所载左虚右实之图和右虚左实之图及说明文字,谈谈个人学习的肤浅体会,供研究者参考。 李亦畲先生图中所绘拳势,因为不是肖像画,也不似后来的摄影拳照,乍看近似单鞭,但从具体细节分析实为懒扎衣,一为左懒扎衣(左手右足在前),一为右懒扎衣(右手右足在前),因懒扎衣是母势,道理弄通后,可举一反三,有助于对其他拳势虚实开合的理解。 现以左虚右实之图为例,谈点个人体会。图中虚线之处表示虚,实线之处表示实。武派太极拳最重视身法,本图的重点虽然是讲虚实开合,且也不能脱离创始人武禹襄先生手订的身法八要,所以研究时应当注意图中标示的身法要点。 一、顶(头部)注明虚领,即虚领顶劲,也就是身法八要中的提顶。头可提携全身,头顶百会穴与裆部会阴穴应上下一线贯串,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和立身中正安舒、八面支撑之根本,故虚实开合图除标明顶要虚领外,在脊部又示明直竖。走架打手下颗微收,头颈骨自然竖起,头顶百会穴处似有一线上提,头部自然端正。头正脊竖,神态自然、脊骨拉长,伸缩自如,周身关节节节贯串,圆活灵通。且头为诸阳之会,精髓之海,任督二脉交会之所,统领一身之气,提顶竖脊有助于气血运行,气血通泰始有满身轻利之感。 二、肩(膀)部标明松活,就是身法八要中的松肩。肩关节要舒展放松,不可用力控制。走架打手既不可耸肩,肩头上端,也不可扣肩向里过紧收,二者都会使肩关节僵滞。肩松则臂活,劲才能达梢节,故虚实开合图,在肩部标明松肩。松是要求,活效果,能松才能活。 松肩的同时要沉肘,肘关节常有下沉坠落之意,内含绵韧之旋弹劲;切忌高抬上扬。肘不松沉,肩峰必然耸起,肩不能松,肘端也易上抬,肩关节僵滞,走架打手则难灵活。松肩沉肘也有益于含胸拔背。松肩之同时还要做到肩与胯合,尤其是二者的内劲必须相合。 三、胸部注明运动,武派太极拳对胸部的要求是含胸,虚实开合图为何标明运动?盖因与人打手走粘多赖胸部的柔化和腰际的抽换,故虚实开合图在胸部标明运动之同时,又在脊部注明直竖。腰部注明变换。腰脊松沉直竖,才能两足有力,下盘稳固,意贯两膊,虚灵轻妙。上下肢的虚实变化全赖腰脊转折便利合宜,其中自然还包括着裹裆护肫,尾闾正中,气沉丹田等身法要求的具体体现,否则胸部的运动,腰部的变换也无从做起。 四、腿部注明屈,是指膝关节而言。左懒扎衣的起势身躯重心在右腿,支撑全身,是实,然而又不可全然站煞,站得过死、过实。要实中有虚,精神贯注,自胯至膝至足关节肌肉都要松沉,体重落于足心涌泉穴。足心要虚,有吸引地心之意,故虚实开合图注明脚悬。左腿虽虚,也要一波三折膝部微曲,有上提之意,足尖(脚前掌)点地,是虚,但虚也非全然无力,足尖着地处要有腾挪之势,上与胸部相系相副,故图中注明提脚。 虚实开合图脊部绘有四个三角(),有些拳友间我这是何意?对此我过去未听师长讲过,也末看到哪位高贤在文章中说明过,只好臆测。我认为这四个自上而下指位于脊部的夹脊穴、命门穴、散骨和尾闻(含长强穴),因此四处在走架打手时都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十三势行功歌云:尾闾正中神贯顶,尾闾处松沉直竖,真气凝聚,下可达两足,上可贯两膊。又尾闾如同船舵,此处转动,两肩两胯即灵活有力。命门穴前对神阙,上对夹脊,下对尾闾,为真气所居之地。因为这四处都很重要,故李亦畲先生在图中特予标出,以便引起人们的注意。 虚实开合图虽然说明不少问题,但是作者仍然指出这仅是虚实之大概。究之周身无一处无虚实、又离不得此虚实。也就是武禹襄先生在十三势说略中谈到的虚实须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太极拳的修炼着重神意的锻炼,不尚拙力。应用时敌实我虚,敌虚我实,故平时走架就须注意自身的虚实变化,内劲的潜换,处处讲求虚实。每一动作前后左右上下均有虚实重点之可循,务要分析清楚做到心中有数,打手时才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随着内劲的潜换,形体的开合,虚实也在不断地变化,或先虚而后实,或先实而后虚,意之所致,彼响斯应。 李亦畲先生在图中不仅说明了虚实,也强调了开合,说虚实即是开合。因走架打手时的虚实多指内劲,只能觉察而不易看到,开合则指外形、动作明显可见。然而形体与内劲要内外合一、互为作用,才符合李亦畲先生绘制此图的本意。曾得到李亦畲先生教诲的郝月如先生(18771935)对虚实开合曾有精辟的阐述:习太极拳者须悟阴阳相济之义,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分者,开大也;合者、缩小也。其中皆由阴阳两气开合转换,互相呼应、始终不离也。开是大,非顶撞也;缩是小,非躲闪也。(郝月如太极拳的走架打手)指出开要舒展,走架时筋骨关节放松,以便气血通畅,手眼身腰步协调合一,一动皆动,势如张弓,内气周旋,外应百变。合要紧凑,双手各管半个身躯,护中用中,步武稳健灵敏,腿法严密快速,有的放矢,一发即收。开中有合、合中有开,舒展不忘紧凑,紧凑撒续舒展。 由于我国摄影术在晚清尚未普及到民间,武禹襄、李亦畲、郝为真等前辈均未留有拳照,但从李亦畲所绘虚实开合图中,我们隐约可以欣赏到这些前辈走架之风范:立身中正安舒,八面支撑,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