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风筝》名师作业(无答案) 鲁教版(通用)_第1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风筝》名师作业(无答案) 鲁教版(通用)_第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风筝》名师作业(无答案) 鲁教版(通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筝一、精读课文,回答问题。 下面哪些句子能体现“我们”快乐的心情,用“”标出。()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二、课内语段阅读。我们去放风筝(zhngzheng)。一个人用手(托拖)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lngln)空飞起,(渐渐慢慢)高过树(梢悄)了。牵线人(飞快飞舞)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binpin)翩飞(舞午)着,我们(快活快乐)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bnbn)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对的画“”。2用“”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或词。3仿写词语。例:一紧一松一_一_一_一_ 一_一_4这段文字共有_句话。第_句话是写放风筝的经过。5这段文字中共有两处使用引号,它们的作用是()A引用的话或原文。B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C表示否定或讽刺。三、课外类文阅读。风筝的故事在中国,风筝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最初的风筝是用木头做的,叫木鸢(yun),后来改用纸做,叫纸鸢。风筝是用细竹扎骨架再糊上棉纸,着色而成。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有鱼、虫、禽、鸟图形等等。最早用纸扎风筝的是我国五代时期的李邺(y)。他在纸鸢上装上竹哨,风吹竹哨,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声音,因此有了风筝的称呼。山东潍坊(wi fng)是著名的风筝之都。从1984年开始,那里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国际风筝节。那里有世界最大的风筝博物馆。最长的风筝是山东民间艺人杨同科制作的龙头蜈蚣,由350节“腰子”组成,全长320米;最小的风筝是我国微型风筝制作家夏振国精心扎制的,只有4厘米长的“纱燕”。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着色而成。()A穿(衣)。B接触;挨上。C使附着在别的物体上。(2)博物馆。()A通晓。 B多;丰富。 C博取;取得。2用“_”画出风筝名字的由来。3风筝又叫_。_是风筝之都。最长的风筝是_制作的_。最小的风筝是_扎制的_。4短文向我们介绍了()。(多选)A风筝的历史B风筝的种类C风筝名字的由来D风筝之都E风筝是玩具下面的谜语,你能猜出来吗?红楼梦里贾探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