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B秋天来了,老师组织同学们去采摘,大家歇斯底里,情绪激昂,你帮我,我帮你,将收获的果实装进背包。C听到我国首位歼10女飞行员余旭壮烈牺牲的消息后,她母校的师生脸上原来的笑容顿时荡然无存了。D他一向缩手缩脚,危言危行,结果事情总是做不成。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夏天的月夜里,这里燃起一堆堆篝火的浓烟,映照在孩子们通红的脸蛋上。B只是不要用闪光灯,以免影响我的工作情绪的不稳定。C只有把想法付诸于行动,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目标。D通过太空通信卫星和直播线路,人们可以看到奥运会上精彩纷呈的体育比赛。二、字词书写3 .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梦想在珠峰之巅林嘉环境越来越险恶,猛烈的山风吹得人摇摇欲坠,登山鞋已经很难扎进坚硬的冰川,这使得每一次行进都变成了世界上最洁净也是最难以忍受的吃苦方式。罗丽莉必须用冰镐开路,努力挖出一个坑来才能小心翼翼行走一步。尽管如此,脚下依然十分滑,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危险。在途中,她亲眼看见一名登山者在数百米下的一处石缝里挣扎,显然是站立不稳滑下去的。攀登雪山就是这么残酷!看着他艰难挣扎的身影,罗丽莉真想下去救他,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本无路可下,除非也滑下去,然而这一滑,就不知会滑到什么地方了,也许是万丈深渊!她唯有默默地祝愿他自救成功。卓奥友峰,位于西藏和尼泊尔交界处,与珠穆朗玛峰相距仅100公里,海拔8201米,山体雄健陡峭,常年被积雪和冰川覆盖,攀登难度极大。“卓奥友”在藏语中的意思是“首席尊师”。迄今为止,只有20多年前一位当地的藏族女登山运动员成功登顶。来此之前,罗丽莉已从资料上看到一个个伤心的故事:1999年,一位瑞典登山者成功登上了卓峰山顶,可是下撤到7000米的C2营地后,在睡梦中悄然死去;2001年,韩国一支登山队的队长因高山病死亡;2003年,猛烈的山风把一位登山者吹下山脊摔死而登山伊始,卓奥友峰果然不断地给罗丽莉和同伴下马威:几名登山协作员从C2营地抬着一名登山者下山,他的双臂已被冻僵,毫无疑问,这双手臂将被锯掉;不久,又有一位瑞士登山者被扶着下山,他的鼻子已被冻得发黑,这只鼻子也将被切掉;在途中,罗丽莉还看到一个老外在艰难地攀行,从他的腿部动作可以看出,这是一双假腿。罗丽莉认得他,5月份攀登珠峰北坳时就见过他,就是在那次攀登中,他的腿被冻坏了。“高山把他的腿收走了,但没有收走他的命,他还是要登山,真是让人受刺激啊。”罗丽莉百感交集,暗暗鼓励自己,“我一定要爬上去,完整地上去,完整地下来!”这时,两名照顾罗丽莉的高山协作员出现了高山反应,直叫头昏脑涨,罗丽莉只好放慢步伐反过来照顾他们。7700米处的C3营地看上去近在咫尺,却又似远在天涯一般难以接近。她崭新的登山靴并不合脚,脚后跟已经磨破了,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罗丽莉只能咬紧牙关,拼命地告诫自己要顶住、顶住!她开始出现高山反应了,晕沉沉的脑袋像要胀裂一般,每走一步都变得十分艰难好不容易到达C3营地,休息到凌晨1点,罗丽莉开始向巅峰冲刺。半夜里,风力小了点儿,更容易站得稳一些,然而迷蒙的夜色让她无法看清前方的路,却是另一种危险。夜色中,罗丽莉挥镐使劲地挖,冰镐撞在冰川上迸出的火花都能清晰地看见。头顶的探灯,只能照出十米开外,前方怎么走她的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只有凭着感觉一步步地往上移。这时的罗丽莉,已经没有了时间概念,心里只有一种意识,那就是走,不停地走。天渐渐亮了。罗丽莉的脚底下出现了一抹抹红色,这是阳光照在低于她的平流层映射出来的迷人景象。突然,在挥镐将要挖掘下一个坑时,罗丽莉发现前方已没有坡,抬头一看,眼前是一个巨大的平台到巅了!8201米之巅!这位22岁的广西女孩、广西联通公司的普通职员罗丽莉以业余选手的身份一举登上了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华女子登山第一人”。“登上珠峰之巅,是我最大的梦想。”,一个正当花样年华的女孩,就这样以卓绝、独立、坚忍和不可思议的方式,顽强地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将美丽的身影和精彩的人生留在巅峰上4 . 阅读第段,罗丽莉亲眼看见一名登山者在数百米下的一处石缝里挣扎,她为什么不去施救?5 . 文章开头的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6 . 阅读文章第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罗丽莉从资料上看到的故事为什么让人感到“伤心”?此处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7 . 纵观全文,罗丽莉在登顶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认为是什么让她勇敢前行,成功登上珠峰之巅的。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拾荒万吉星深秋的凌晨,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通通装进那个破旧编织袋里。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箱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这时,她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得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连影子都没有一个。她把孩子抱起来,孩子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内心涌起一丝悲凉。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意养,你操哪门子心,说不定这孩子有什么绝症。”“好歹也是一条命啊!”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钱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倾其所有,只够三天。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长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光透过窗户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一篇题为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还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们按揭买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选自2017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8 . 小说第段王婆婆捡弃婴的情节,时间很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第段仅用“一年后”三个字一笔带过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这样写?9 . 阅读第段画线句,从描写或修辞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10 . 小说第段中写道:“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请你描写此刻王婆婆的心理活动。11 . 小说最后一段写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结合小说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四、句子默写12 . 古诗文名句默写。自然美景总会令人心荡神驰。“深林人不知, (1)_”是宁静淡泊的心境;“草树 知春不久归, (2)_”是艳丽多姿的春意;“ (3)_,芭蕉分绿与窗纱”是 惬意闲适的心情。思乡怀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谁家玉笛暗飞声,_”是李白听笛声荡漾起 的 满 腹 乡 思 ;“ 邯 郸 驿 里 逢 冬 至 ,_” 是 白 居 易 思 念 家 乡 时 的 孤 寂 ; “_,凭君传语报平安”是岑参走马相逢而牵动的故园乡思情。五、课内阅读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3 . 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出文段中所缺的句子。(1)(2)(3)(4)14 . 解释句中划线词语。(1)可以辟患(2)蹴尔(3)穷乏者得我(4)乡为身死而不受15 . 翻译。(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16 . 文首用人们对鱼和熊掌做取舍的现象打比方引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这种论证方法叫什么?17 . “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两个事例在性质上成相反性,以此特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叫什么?18 . 议论文中根据论点联系实际而提出的希望、措施等叫结论,本文中哪一句体现了作者的希望?19 . 请你用当今两个性质相反的事例替换掉 “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两个事例,你会换成哪两个?六、课外阅读阅读文段,回答问题造酒忘米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参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乎?”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注释)曲:酒曲,酒母,酿酒所用的发酵剂。参:同“掺”。诮(qio):责备,讽刺。第:只是,一定。20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加二斗水/无以复加B何异于是/渔人甚异之C犹水也/在昼犹昏D归而用水二斗/一屠晚归21 . 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22 . 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谈谈在学习方面受到的启发。七、名著阅读23 . 名著阅读(1)语段: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A)上段文字选自是鲁迅先生唯一一本散文集_,中的_。(B)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_。作品着重分析了“_”、“_”、“_”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2)西游记中孙悟空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_。猪八戒又叫_,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_。悟净,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_。八、综合性学习24 . 综合性学习。我县开展的“阳光大课间”活动在中小学校园全面铺开,为了营造“我运动,我健康”的氛围,某校开展了以“阳光体育运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校体育组对周边中小学1200名同学每天进行课余运动情况进行调查,下边表格是调查情况,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调查结果。(2)请为这一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3)临近中考,小兰同学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室学习,请你以同学的身份劝说小兰参加课余活动,注意语言得体。九、作文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