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练习题_第1页
文言文练习题_第2页
文言文练习题_第3页
文言文练习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列子学射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子:写在姓氏后,对人的尊称。守而勿失:记住他,不要忘记。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请于关尹子( ) (2)又以报关尹子(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原文: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3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二)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惟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晋朝人。诸众。游玩。子果实。折枝压弯了树枝。信然真是这样。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尝与诸小儿游 ( )(2)诸儿竞走取之 ( )(3)惟戎不动 ( )(4)人问之 (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2)取之,信然。3、读了本文你有什感受?(三)曾子杀彘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1)曾子之妻之市。( )(2)妻止之曰( )2、翻译句子: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3.从曾子杀彘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曾子怎样的教育思想?(四)对牛弹琴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牛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译文)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 于是公明仪用琴模仿蚊虫和小牛犊的叫声。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音乐。1解释下列词语意思。为: 如故: 鸣: 奋:2翻译: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五)蜀鄙之僧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解释句中带点的字。(1)蜀之鄙有二僧( ) (2)贫者语于富者曰( )(3)子何恃而往( ) (4)西蜀之去南海( )2、选择“之”字的正确解释。A 的 B去 C 代词 D无意义(1)蜀之鄙有二僧( ) (2)吾欲之南海( )(3)西蜀之去南海( ) (4)人之立志(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并划分朗读节奏。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六)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自己就以为学完了,于是便告辞离开。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那歌声使树木振动了,使空中的飞云停住了。 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回来(继续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敢再说回去的事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未穷青之技( ) (2)秦青弗止。 ( )(3)响遏行云。( ) (4)薛谭乃射求( )2翻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3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七)程门立雪宋史 【原文】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 颐既觉 ( )2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八)凿壁借光西京杂记 【原文】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文中写了匡衡的哪两件事?2、匡衡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诉精神?(九)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羹,便自念言:“所以羹者,缘有盐故。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盐已口爽,返为其患。(十二)多言何益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檘,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十三)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1解释下面加点的“之”字(2分)(1)杨子之邻人亡羊 之:( )(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之: ( )2翻译(2分)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译文:_ 3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_ (十四)东施效颦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章中的意思。(1)见而美之( )(2)挈妻子( )(3)去之走( )( )2、东施为什么也捂着心口在村中走?(用自己的话概括)答:。3、从本文中你收获了什么道理?(十五)楚人学舟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在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然则已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其始折旋疾徐( )(2)乃四顾胆落(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_(2)椎鼓径进_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十六)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文言文杨氏之子翻译_杨氏之子阅读答案。”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