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_第1页
2020年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_第2页
2020年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_第3页
2020年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 宁夏水资源总量为11亿m3,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过境黄河水。水污染形势严峻,水污染事件偶有发生,水生态系统相对脆弱。宁夏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全区水土流失面积为3.68万km2。 目前,宁夏防洪抗旱、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水资源配置日趋合理,供水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水生态保护力度持续增强,水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水资源短缺,对黄河水依赖性强,非常规水源利用率低,多水源配置尚待进一步优化;水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效率较低,农业取用水量仍占较大比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低于宁夏及全国平均水平;水污染压力仍存在,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宁夏沿黄经济区,银川和石嘴山均在此功能范围之内,其功能定位是重要的能源化工、新材料基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易发;水生态系统相对脆弱,水土流失、湿地退化、灌区土壤盐碱化仍较严重。 根据自治区水利厅提出的“三水”优化配置思路和固原市政府提出的“智能水网”理念,按照自治区副主席屈冬玉提出的将固原市建成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要求,全市相关部门已初步完成了固原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实施构想。其中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项目范围主要涉及固原市区及周边地区,面积为2057km2。“三水”配置系统包括泾河水0.47亿m3、黄河水0.48亿m3、当地水0.72亿m3;水网工程系统包括水源工程、连通工程、扬黄工程、39座水库及水保骨干工程、900多眼机井工程、供排水管网等水网工程系统;城市防洪与雨洪水利用系统包括城区外围防洪(9条沟道145km、古雁岭、长城梁以及东岳山雨洪坡积水采用排洪渠28km)、市区城市防洪、供水排洪排污管网建设和改造;城市水生态系统包括清水河穿城市段、饮马河穿城市段、什里水库及城市公园水生态系统。 5.1节水优先 加强用水总量控制,严守用水总量控制红线指标及 _批复的黄河87分水方案耗水指标,倒逼用水方式转变。注重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农灌水、工业水利用效率和效益。节水减污并重,成本低于调水与治污,具有较高的生态环境正外部性。注重节水意识的提升,处理好节水与生态的关系。宁夏平原的绿洲生态主要依靠降水和地下水维持其稳定性,节水力度加大,陆面水循环转换减弱,地下水位降低,绿洲生态稳定性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但盐碱化问题有所改善。应加大科技攻关,合理确定地下水位,并考虑补水方式的适当调整。 5.2空间均衡 人口、经济要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相均衡,将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作为刚性约束落实到发展改革各项工作中。经济发展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城市发展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水,景观打造要顺应自然、贴近自然、回归自然。要与区域水生态本底条件相呼应,与所在生态区域的总体景观特点相一致,合理确定水面面积。 5.3系统治理 统筹各种自然生态要素,统筹山水林田湖协同治水,实现大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地表地下、城市乡村,统筹考虑水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合理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坚持自然修复为主,减少人为扰动,通过生物、农艺、工程措施结合,恢复河流生态环境,因势利导改造渠化河道,重塑健康自然的弯曲河岸线,营造自然深潭和泛洪漫滩,为生物提供多样生境。重视水土资源保护与修复,进一步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重点治理,让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 5.4两手推动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水是公共产品,政府不能缺位,更不能手软。通过深化水利改革,建立健全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继续推行水权交易制度,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监测预警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行水价特别是农业水价改革,培育和规范水市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人水和谐、筑就美丽中国的重要实践。水生态文明建设要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前列,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贡献力量。 事实上,水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控制性因素,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重要保障。而水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保障、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保护、水经济发展和水文化继承及培育等方面,坚持节约与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实现水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促进人、水、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河湖水系的连通性能直接影响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水土资源的格局,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河湖连通工程,可以维系构建和塑造良好的流域平衡关系,改善水动力条件和流域水环境。同时,维护和修复河湖生态廊道,保持生物多样性,塑造良性生态平衡关系,提高抗干扰和自然修复能力,维护河湖生态功能。正是基于这样的战略考量,要遵循“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和“生态立市“的方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