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2020春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2020春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2020春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2020春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时空观念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课标导航课程标准课标解读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2.联系两次工业革命,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原因。3.从“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的影响。4.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殖民扩张对殖民地的双重影响。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1.概况(1)西班牙:1496年西班牙在海地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到16世纪中叶,西班牙把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2)葡萄牙:侵入拉丁美洲,建立了巴西殖民地。继西班牙之后2.完成:到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3.统治(1)实行专制统治,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疯狂开采金银矿,掠夺了巨额财富。 种植园主借用古代奴隶制手段,使得奴隶不能“自由”支配其劳动力,但是具有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2)殖民者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造成后者大量死亡。引发黑奴贸易(3)宗主国禁止或限制殖民地同任何其他国家进行贸易,限制殖民地经济的发展。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1.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亚洲殖民(1)葡萄牙:建立商站,控制商路。到16世纪中叶,葡萄牙已经在亚洲建立了包括中国澳门在内的几十个商站。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门的居住权(2)西班牙:入侵菲律宾,将其变成了殖民地。2.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化(1)南亚(英国)时间:17世纪初。手段:通过东印度公司,采取直接抢掠、侵占土地、强征巨额土地税、种植英皇伊丽莎白一世给予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贸易的特权并走私鸦片等手段。殖民印度:剥夺印度,挑动印度人打印度人,或直接武力侵略。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2)东南亚(荷兰、英国、美国和法国)荷兰:17世纪初,侵入印度尼西亚,建立巴达维亚殖民地。后来占领整个印度尼西亚。英国:到19世纪末,将缅甸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变成殖民地。法国:侵占越南、柬埔寨和老挝。美国:从西班牙手里夺得菲律宾。通过美西战争取代西班牙(3)西亚(英国、法国和俄国)对奥斯曼帝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俄等国纷纷在奥斯曼帝国扩大势力范围,分割领土。对伊朗:俄国和英国控制了伊朗的经济和内政,分别在伊朗北部和南部划分势力范围。(4)东亚(英国、法国、美国、俄国和日本)对中国:鸦片战争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朝鲜:1910年,日本吞并了朝鲜半岛。西方列强瓜分非洲1.15世纪19世纪中叶的殖民侵略:欧洲殖民者在西非、中非和南非占领重要的港口和城镇,进行了持续几个世纪的奴隶贸易。2.工业革命后的殖民侵略全面的殖民入侵(1)英法在北非的殖民侵略英法争夺埃及:英法重点争夺埃及,两国控制苏伊士运河与埃及的经济政治大 奥斯曼帝国的属地权。1882年,英国发动侵埃战争,占领了整个埃及,以埃及为基地对苏丹实行武力扩张。 埃及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法国的殖民侵略:从19世纪30年代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2)“柏林会议”列强瓜分非洲的会议背景:在抢夺殖民地过程中,列强冲突加剧。 各自制订了侵略计划目的:为解决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召开: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内容: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影响: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们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1.形成(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2)表现:亚非拉国家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2.原因: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资本主义各国要求独占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 瓜分世界3.影响(1)资本主义阶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是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2)国际关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瓜分世界不均 (3)世界联系: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世界格局: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5)斗争高涨:殖民统治和掠夺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 阅读教材想一想1.阅读教材p70页“学思之窗”,殖民者的掠夺对美洲和欧洲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对美洲,加剧了美洲的贫困与落后,使美洲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客观上冲击了这些地方的传统生产方式,促进了美洲的近代化。对欧洲,增加了资本原始积累,引发了“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2.阅读教材p73页“帝国主义瓜分非洲”及“思考点”,图中非洲国家的分界线有什么特点?它反映了什么问题?提示:特点:主要体现了英国、法国和德国在非洲的势力范围。反映问题:19世纪最后30年,欧洲列强争夺最后一块大陆非洲呈现白热化,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基本被瓜分完毕。 发掘教材读一读1.阅读“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18世纪晚期)”(见教材p69)信息解读:拉丁美洲绝大部分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小部分土地被荷兰、英国和法国占据。2.阅读教材p71“历史纵横”英国掠夺印度,结合p70图片“英国殖民者在印度作威作福”信息解读:英国在印度掠夺了巨额财富,促进了国内工业的发展,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印度成了英国的殖民地和巨大的商品市场,长期陷于贫困。3.阅读“列强在亚洲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19世纪末20世纪初)”(见教材p71)信息解读:19世纪末20世纪初,绝大多数亚洲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4.阅读“1914年欧洲部分列强占有的殖民地统计表”(见教材p74)国家占有的殖民地数(个)殖民地人口(人)英国553.9亿法国296 235万德国101 307万比利时11 500万葡萄牙8968万荷兰83 741万意大利4139万信息解读:欧洲列强占有的殖民地不平衡,使得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冲突不断,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这种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为世界范围大规模的战争埋下了祸根。探究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史论史识世界殖民体系建立的历程及推动因素(1)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率先踏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殖民体系的雏形开始形成。(2)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化和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列强大量向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输出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资本,使得这些地区打破封闭落后的状态,成为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十九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殖民体系也相应初步形成。(3)19世纪中期以后,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部分地区纷纷成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命题探究探究1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史料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后掀起第二次殖民高潮,殖民列强通过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等方式向西亚、东亚、南美等地区纵深扩张,使亚、非、拉美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变为经济附庸。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张红菊殖民主义与全球化殖民主义与全球化进程及其消极影响读史:工业革命后列强掀起了第二次殖民高潮亚非拉美地区成为列强殖民地半殖民地,逐渐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工业革命后,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设问:依据史料指出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的表现是什么?结合所学归纳推动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的因素是什么?提示:表现:亚、非、拉美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因素:工业革命后,为了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西方列强掀起了第二次殖民高潮。探究2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史料柏林会议的召开和有效占领原则的制定“标志着欧洲在非洲的扩张从此有了国际法”。的确,在此后欧洲列强争夺非洲的过程中.都基本上遵循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它国的承认。在此基础之上,各个彼此分割的殖民地最终成为了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体系,并且也促使了以中心与外缘这一构架为基本内容的世界体系最终形成。高岱论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与构成读史:列强确立了“有效占领”原则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设问:依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有效占领”原则的影响。提示:根据“有效占领”原则,列强最终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形成了一个连为一体的世界体系,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探究二世界殖民体系的影响史论史识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影响(1)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与生活的相互联系,在客观上向世界传播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结束了殖民地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上的狭隘性,客观上推动了殖民地向现代文明的转化。(2)从世界格局角度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是西方列强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宰割、奴役的产物,不仅使亚非拉国家和地区遭受不等价交换的剥削,而且把它们变成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造成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畸形、长期贫困落后,形成以欧洲为中心,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命题探究探究1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客观上传播了现代文明史料欧洲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社会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殷海光文集读史:海外殖民的拓展西方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思想观念传到殖民地半殖民地,推动了亚非社会的近代化设问:依据史料,概括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殖民扩张对亚非社会的深刻影响。提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世界各国社会经济与生活的相互联系加强,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传播到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客观上推动了亚非社会的近现代化进程。探究2国际格局东方从属于西方史料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从而在世界格局的演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资本主义列强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只是为了把这些地区变为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属,变成自己的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输出地,而绝非要在这些地区发展资本主义,改变其原有面貌。张红菊殖民主义与全球化殖民主义与全球化进程及其消极影响读史: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改变了东西方关系列强侵略的目的是把亚非拉地区变为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属设问:依据史料分析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实质目的是什么?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目的:把亚非拉变为其经济附庸。影响:出现了以欧洲为中心,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探究三(核心素养)殖民扩张与国际关系素养解读1.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的影响在列强瓜分世界中,英国成为“日不落”殖民大帝国,沙俄、法国也强占了很多的殖民地。德、日、美均为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抢占殖民地不多,但本国实力增长很快。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这引起了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这种斗争是引发地区冲突的根源,也是引起世界范围大规模战争的祸根。2.从“唯物史观”角度评价殖民扩张对殖民地的影响(1)给殖民地带来了灾难,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财富、劳动力、资源被大肆掠夺,造成了殖民地的落后。(2)殖民地半殖民地原有的封闭的经济结构被打破,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刺激发展,进而引起了社会变革,导致亚洲的觉醒,走上了民族独立的道路。命题探究探究殖民扩张对殖民地的影响史料一“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史料二“的确,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态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犯下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设问:依据上面两则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英国不管犯下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提示:英国的殖民侵略给印度等亚洲国家造成了沉重灾难,但客观上打破了这些国家的传统社会结构,将其纳入世界市场;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变革,导致亚洲的觉醒,走上了民族独立的道路。【典例1】 15至17世纪的欧洲海外扩张,首先意味着巨大的空间革命,同时意味着全球经济、政治及文化等国际权力的中心已从伊斯兰世界移向基督教世界。这场“空间革命”的意义是()a.东西方贸易壁垒被打破仅是从经济角度,不全面b.基督教对世界文化征服的成功此结论本身就是错误的c.世界近代政治文明得以确立仅限于政治角度,不全面d.世界文明之间的交流加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的重心转向了大西洋沿岸明立意以1517世纪欧洲的海外扩张为切入点,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抓关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意味着全球经济、政治及文化等国际权力的中心已从伊斯兰世界移向基督教世界”强调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扩张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的影响。排干扰“全球经济、政治及文化等国际权力的中心已从伊斯兰世界移向基督教世界”仅是强调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但不能说基督教对世界文化征服的成功,因为世界文化之间是相互交融的。d【典例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所提的问题。材料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提供了空前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新的内燃机和汽轮机动力、新的通讯手段的使用,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随着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到来,资本输出成为向全球扩张的主要经济手段,列强最终将世界瓜分完毕。摘自王斯德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材料二自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诞生以来,特别是随着世界市场和生产的国际关系的形成,世界已经形成一体,任何国家想要独立于这个世界体系之外,以自己的方式生存,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闭关自守的孤立状态被消除了,随之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的国际分工体系所决定的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聂志红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与经济全球化(1)依据材料一概括促进世界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主要途径。(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体系形成的影响。第一步审设问定方向审读关键审读通则引导词第(1)问“依据材料”,说明答案来自材料。第(2)问“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答案来自材料,还有所学的基础知识。提示词第(1)问,概括扼要简明重述。第(2)问,分析要在表面现象的基础上加以辨析。限制词第(1)问,时空限定第二次工业革命;内容限定世界市场的形成。第(2)问,时空限定世界市场形成后;内容限定国际关系。核心词第(1)问,有利因素和途径。第(2)问,影响。第二步读材料提信息第(1)问,从材料“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新的内燃机和汽轮机动力、新的通讯手段的使用”得出有利因素;从材料“全球扩张的主要经济手段,列强最终将世界瓜分完毕”得出“殖民扩张”。第(2)问,从材料“世界已经形成一体”“各国闭关自守的孤立状态被消除了”和“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得出影响。第三步列要点组答案(1)有利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主要途径:殖民扩张。(2)影响: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不平等的国际关系,东方从属于西方;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基础过关1.15世纪末,处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西欧国家,开始进行海盗式的侵略活动和殖民扩张,充当急先锋的两个国家是()a.葡萄牙、西班牙 b.西班牙、法国c.意大利、荷兰 d.葡萄牙、英国解析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故选a。答案a2.一位非洲学者对近代以来欧、亚、非三洲的人口变化作了如下统计(单位:百万人),他制作这张表格主要是为了说明()1650年1750年1850年1900年非洲100100100120欧洲103144274423亚洲253437656857a.非洲人口长期停滞在一亿人左右b.黑奴贸易给非洲人口带来惨重损失c.欧洲殖民者推行种族灭绝政策d.非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下降解析从表中数据来看,非洲人口数量在两百多年里一直没有明显增长,而亚洲、欧洲人口均有大幅增长。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罪恶的黑奴贸易,黑奴贸易给非洲人口带来惨重损失。故选b。答案b3.16世纪,西班牙政府规定,其拉美殖民地只许同宗主国贸易,不能同任何国家进行贸易,而且这个贸易只能由王室授予的少数商人来垄断。西班牙这样做的目的()a.为工业革命积累原料资金b.保护殖民地的利益c.保障西班牙海外殖民优势d.加大资本原始积累解析时间是16世纪,排除a项。西班牙这种规定实质目的是保障其海外殖民优势,不是为了殖民地的利益,同时西班牙的殖民掠夺多用于购买奢侈品,资本原始积累少,故选c项。答案c4.“它以东印度公司为组织形式,逐步占领了跨越非洲和亚洲的诸多重要贸易据点,1619年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建立第一座城市,并以此为基地在东方编织起囊括台湾在内的庞大商业贸易网络。”材料中的“它”是()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荷兰解析结合所学,1622年,荷兰殖民者侵略台湾,而17世纪上半期,荷兰建立东印度公司,盛极一时,故选d项;由时间“1619年”,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经衰落,排除a、b项;英国在17世纪中后期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夺取了荷兰的殖民地,排除c项。答案d5.非洲西海岸有一些反映历史的名称,科特迪瓦的“象牙海岸”,加纳的黄金海岸,利比里亚的胡椒海岸,贝宁的奴隶海岸。这些名称客观上反映了()a.非洲物资极其丰富 b.早期殖民掠夺的残酷性c.三角贸易所经路线 d.非洲主动融入世界市场解析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欧洲殖民者到达非洲,开始殖民扩张,“象牙”“黄金”“奴隶”等反映了欧洲殖民者对非洲贵重物品和金属、奴隶的掠夺,体现了殖民扩张的残酷性,故b项正确;非洲物资在当时条件下是匮乏的,故a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错误;非洲是被动融入世界市场,故d项错误。答案b6.1884年,英、法、德等国签署柏林会议总议定书,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各国所占非洲大陆之沿岸地区,有责任保证贸易自由和过境自由。据此推知,此次柏林会议()a.解决了欧洲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c.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原则d.导致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解析材料体现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为协调彼此矛盾,才召开柏林会议,适应了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发展的需要,故选b项;暂时缓和了矛盾,不能称为“解决了”矛盾,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列强划分侵略范围,排除c项;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d项。答案b7.咖啡、茶、糖和烟草等大宗商品的出现,世界贸易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到1750年,除了澳大利亚以外,世界上所有地区都被纳入全球的商业网络中。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早期殖民扩张 b.新航路的开辟c.工业革命开展 d.世界市场形成答案a8.某一时期,非洲、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提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英国、欧洲和美国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而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这一时期是()a.新航路开辟时期 b.世界市场形成时期c.早期殖民扩张时期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分工日益明显,东方,也包括其他殖民地从属于西方,且与题旨相符合,故选d项;新航路开辟时期,亚洲提供手工业品,美洲被欧洲殖民,排除a项;世界市场形成时期即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日本还是幕府统治时期,与题干中“利润主要流向日本”不合,排除b项;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美洲还是殖民地,无法“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且不会“利润主要流向北美洲”,排除c项。答案d9.葡萄牙最早占据巴西,但1638年至1640年间,荷兰逐渐控制了巴西东北部的地区,并以累西腓为首府。1648年,葡萄牙在对荷兰战争的胜出才扭转这个局势,荷兰当局其后将巴西交还给葡萄牙。这体现出葡萄牙()a.重税政策导致衰落 b.封建落后拖垮国家c.战争造成财政亏空 d.殖民扩张与殖民斗争解析题干未体现葡萄牙衰落的原因,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葡萄牙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b项错误;葡萄牙并未因战争造成亏空,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葡萄牙和巴西及荷兰的关系可知处于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时期,故d项正确。答案d10.有学者认为,美洲及东印度航路被发现之时,看到了世界历史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欧洲人的优越势力,使它们能为所欲为,在此等遥远的地方,作出各种不合正义的事件。欧洲人的“优越势力”源于()a.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b.航海和造船技术不断提高c.资本原始积累的迅速增加d.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和发展解析十四、十五世纪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正是经济作为强大的支撑才会使欧洲人能为所欲为,故选d。当时人们的思想未得到空前解放,a项错误;航海和造船技术是新航路开辟的优势,材料考查这种优势的原因是什么,b项错误;资本原始积累是影响,并非原因,c项错误。答案d能力提升11.如图是1825年西属美洲和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的人口构成。这种人口分布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美洲开发吸引了移民涌入b.葡西两国最早开辟新航路c.欧洲殖民者的探险与掠夺d.葡西率先开展了黑奴贸易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西属美洲和葡萄牙殖民地巴西人口构成中土著印第安人占比小于非洲奴隶、欧洲人和混血种人,这说明欧洲早期殖民扩张对土著进行屠杀,进行黑奴贸易,故选c项;此时是早期殖民扩张,非洲奴隶是被贩卖去的,不是主动移入,排除a项;材料强调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与掠夺,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欧洲殖民者的探险与掠夺造成殖民地人口构成的变化,不是强调葡西率先开展了黑奴贸易,排除d项。答案c12.17世纪以来,当欧洲近代国家对特权、专制主义、教权主义、金银货币输出这些现象和理论进行理性的思辨时,这些理论和制度在西班牙以及西属拉美地区却得到了加强。西班牙的这些做法导致了()a.世界贸易中心向大西洋的转移b.商业革命在欧洲范围内的扩展c.殖民扩张争夺的格局发生变化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形成解析结合所学知识,a项表述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早期殖民扩张也是其产物,a项表述与题意是并列关系,并非因果关系,故a项错误;b项表述不足以说明“特权、专制主义、教权主义”,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近代国家进行理性的思辨”“在西班牙以及西属拉美地区却得到了加强”得出殖民扩张争夺的格局发生变化,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相符,故d项错误。答案c13.从15世纪到19世纪的400年中,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表现出许多与在非洲、拉丁美洲的不同之处,殖民者的手法更加多样化,除了签订“保护”条约、武力征服等常见手法外,还有租借地、联姻、签订不平等条约等一些独特的方式。其主要原因是与非洲、拉丁美洲相比,亚洲()a.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b.人民富于反抗精神c.人口众多地形复杂 d.国家众多面积最大解析据材料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手段与在非洲、拉美相比更加多样化,主要原因在于亚洲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故选a项;各个洲的人民都富于反抗精神而不单单是亚洲人民,排除b项;人口众多地形复杂是次要原因,排除c项;国家众多面积最大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答案a14.18世纪6080年代,印度商人被排斥在收购手工业商品活动的范围。东印度公司规定,印度织布工人在未完成公司订货之前,不得为其他人和其他市场工作。这表明印度纺织业()a.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b.得到了东印度公司的支持c.因英国的排挤走向萧条d.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解析从材料印度商人被排斥,东印度公司对工人的限制,可知印度的纺织业受到外来资本主义的控制,体现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d项;材料中印度本国的商人和工人经济活动受限制,不能体现纺织业成为国民经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