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的历史提高成绩的方法介绍 高中的历史提升成绩的方法 列好基本框架 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线索,即基本框架。了解基本框架能够使大家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理解。 比如在学习秦朝时,可简单设计为: 建立(包括时间、人物、都城) 巩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 繁荣(指具体表现) 衰亡(包括衰亡的原因) 掌握了这个简单的方法后,在今后学习汉、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时,就能够自己来归纳学习,对每一朝代的特点能够自己补充。 如何提升高中历史成绩:补充史实和教材观点 大纲列好之后,我们能够在大纲之内补充基本史实。根据每个章节内容,添加重点历史史实的各种因素: 事件起因(包括背景、条件、原因、目的等) 事件过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口号等) 事件影响(包括性质、作用、意义、经验教训等) 在对历史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去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因谁而起,因什么事情而起,又是在当时什么样的社会情况影响之下。历史是事件的组合,一个个的事情,还是很有意思的。所以我们能够尽力去还原这个事情,大家都很爱听袁腾飞老师的课,就是因为他能讲历史讲得有意思,有深度,而且在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还能顺便把这个事情的所有内容都记住了。 如何提升高中历史成绩:牢固掌握学习公式 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高中历史的学习不能忽视的知识点 一、目录标题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中学历史各册教材的目录或章节标题之中。如奴隶社会编中第一章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一夏商,就要求学生明白夏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与此相类似的知识点有: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秦汉是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五四运动到中国*的三大即1919年至1923年是*创立时期;国民党一大至汪精卫叛变即1924年至1927年7月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此可见,教材的目录标题隐含着丰富的知识,学习时要善于挖掘和思考。 二、跨章节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因教材的编写体例,或隐形于背景,或隐形于因果,或隐形于时限,或隐形于补述,或隐形于删简。如战国时的长平之战隐形于秦统一的背景;曹操及官渡之战、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东汉史实隐藏于三国鼎立一节;司马睿给祖逖刺史空衔的西晋史实隐形于东晋教材;916年阿保机建国契丹隐形于五代时限之内;北宋末年钟相提出等贵贱、均贫富口号隐形于南宋农民战争;蒙古政权的耶律楚材劝止窝阔台汗破坏农业隐藏于元世祖劝课农桑;春秋的皮囊鼓风冶铁、突厥、契丹兴起于北魏等知识隐形于后面章节的补述。东周的后期是战国,但东周的后期即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56年,并不等于全是战国,因战国止于公元前221年,比东周时间要长35年,这段史实被隐没于教材的删简之列了。于是,学生在学习时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三、插图中的隐形知识 通过图案插于课本,形象生动地强调该史实的重要,减少了课本的冗长文字表述,因而也造成了学生所忽视的隐形知识。如隐形于扉页彩图中的自由引导人民,就反映了法国七月革命;隐形于书中的人物插图达?芬奇自画像,就使人不易觉察到课本举出了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有3个;隐形于书刊手迹之类的插图,更暗示了很多知识,大总统誓词中的民国元年,就是指1912年,严夏和他的主要译著图中除天演论之外,还有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书名相异的法意等等。学习时,对插图的隐含的知识不可忽视。 四、地图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课本的历史地图之中。如元朝疆域图和漕运图上,都明白告诉人们因为水患,黄河改道入淮的史实。中国历史课本中历史地图下面附的古今地名注释,更是潜藏着很多重要知识点,如今天的开封,战国时称大梁,北宋叫东京;宋代名港明洲,在明代却叫宁波,北京的叫法仅在两宋时就有幽州、南京、中都等几种。世界历史课本的地图上隐形的重要知识点更多得惊人:如美国独立形势图上表明1783年英国在承认美国独立的条约中,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土地划归了美国。在19世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图上,明白告诉学生,在拉丁美洲,除了西班牙、葡萄牙两个殖民国家外,还有荷兰、英国和法国。在美国的领土扩张图上,一个阿拉斯加,1867年从俄国购得的说明就暗示了俄国在19世纪前期曾地跨欧亚美三洲;一个夏威夷,1898年吞并,反证了孙中山不是在美国建立了兴中会。在帝国主义瓜分下的非洲图上,表明了19末世纪末非洲只有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这两块干净的土地。所以,学生在对教材的学习中,应该结合地图加以分析和消化。 五、注释中的隐形知识 注释是对教材部分内容的补充说明,按说没有多少必记知识。不过高考不排除在这出题,一些出人意料的题往往就出在注释上。如1993年试题的榷场,一般答法都是宋代的边境市场。可这不行,非得答成注释的收税贸易市场不可。所以注释成为不可忽视的知识点:铜器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开始制造;哈雷是英国近代天文学家;禁军,在南北朝是指皇帝亲兵,在北宋是指国家正规军;调,指户税,实质上是人头税;周髀算经,可不能据算经二字或载有勾股定理就确认为数学专著,因中国古代史选修本就明白注释为天文学著作;阿蒙神庙,就是卡尔纳克神庙,等等。这些知识都是通过注释表述出来的,所以在学习时不能忽视。 六、年表中的隐形知识 年表中的隐形知识隐蔽于课本后面的大事年表中,本来大事年表中的时间史实,是每一个学生非死记不可的重点。但因为课本编排失误,造成了不应存有的隐形知识点,或是正文未讲,或是讲而未明,或是文表相左。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清朝建于1636年,止于1912年,年表中却是始于1644年,没有个终了年代。年表上说1688年英国政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言下之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可教材正文却不这么结论,教材在讲1689年的权利法案后才结论说:经过半个世纪斗争,英国终于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专政。表述本无可厚非,但在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时限上却把人搞懵了。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9世纪60至90年代,是中国洋务运动时期;1917年3月,发生了俄国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1919年3月至8月,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上述均是课本未见而年表明确的知识点。 七、跨教本中的隐形知识 以高九四级文科生为例,他们初中使用中外历史课本共4册,高中又使用了世界史3册。中国近现代史讲座1册。中国古代史选修本1册,共计9本书,除近现代史讲座不考外,也还有8册教材,有些知识点就是隐形于不同年级的教材中或隐形于同一教材中的不同章节中。如一册战国的司南放到二册宋元文化中讲;一册唐时的华侨放到了二册明朝的对外关系中讲;中古的虎门销烟摆在了二册近代史的开章讲。所以,同学们在复习中特别注意掌握跨教本的隐形知识。 八、文字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文字表述技巧上,稍不注意,就谬之千里。如春秋时期,铁器已经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上使用。一个已经否定春秋开始用铁的观点。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的,具体哪朝哪代?没有讲,否定了唐时发明火药的说法。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在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办了一些和民用相关的工业……作为军工业的辅助。一个同时加辅助,否定了洋务运动60年代的军事工业为主,70年代以民用工业为主的说法。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向中国大量倾销工业品的同时,还向中国输出资本,教材用一个同时加还字,准确地表明在中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的商品输出并未为资本输出所取代,否定了帝国主义时期,列强的侵华手段主要是资本输出的论点。辛亥革命*了清朝政府,清亡于何年?辛亥年,1912年,这两个答案都对。辛亥年、一般指1911年,所以清亡于辛亥年决不等于亡于1911年。因为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退位时,还是辛亥年腊月25日。 九、悟性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点,紧扣大纲,对教材若即若离,全凭学生对所给信息的领悟,对教材活的理解。如1914年,欧洲爆发了帝国主义大战,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教材的这类表述,你看出中日交战了吗?没有。日德之间呢?实际上打了的,打败了德国人,才能把德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里的铁路和地盘占为己有。又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侵占了香港、马来西亚、缅甸等地,处于军事优势。根据教材这段话,你能判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参与过对日作战么?回答当然是肯定的。19世纪初期美国利用欧洲对拿破仑战争的机会,加紧在北美实行领土扩张。那么欧洲对拿破仑的战争对拉美独立革命产生过积极影响么?你能否肯定回答? 十、大纲教参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或配给教师使用的教学参考书,有的知识点,大纲中有明确要求,而课本中只字未提。有的知识,大纲上未要求,课本上未提到,是教师用的教学参考书中讲的,不讲也行,但讲了更完善,更有利于高考中的材料分析。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这个段经济恢复和过渡时期,教材上虽然放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编内,但又定1957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那么这个恢复过渡叫什么社会呢?教参上补充了叫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也算对中学生熟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个完整的交待。又如意大利的统一,课本交待的外来势力中没有说西班牙,教参补充了西西里王国是西班牙的属地,这样也照应了世界古代史15世纪的意大利图上标明的那不勒斯王国是西班牙属地这个史实了。又如雅典卫城里的奉祀雅典娜的神庙,课本未交待名字。而老师手中的教参书明白称之为帕德嫩神庙。 高中历史的问题评价的方法 (1)坚持准确的立场。人民的立场、进步的立场、爱国的立场、世界利益的立场等等,就是准确的立场。比如说希特勒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在拉历史的倒车,他违背了人性,企图从根本上抹煞人类文明。所以,希特勒是整个人类的公敌,为人不耻,遭人唾弃。 (2)坚持历史评价而非道德评价。这条原则涉及到的主要是人物的评价。对历史人物,应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作用来实行评价,不能用道德来衡量一个历史人物。 (3)评价历史应坚持阶级分析方法。一般来说,历史人物生活在阶级社会,客观上都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所以,只有使用阶级分析方法,才能更深刻地揭示其活动的本质。使用阶级分析方法,首先,在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时,应给历史人物以阶级定位,注意确定阶级属性的标准不是观其出身而是观其言行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如康有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自幼饱读四书五经,一生从未当过资本家,但其思想主张和行为却符合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所以他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其次,对一定历史人物或社会集团,应该用其阶级属性来解释其言行。如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从主观原因来讲,是因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另外,在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下第五单元数学试卷
- 母婴年终活动策划方案范文(3篇)
- 工地特大溶洞施工方案(3篇)
- 小学守护戎装活动方案策划(3篇)
- 轻钢房施工方案(3篇)
- 零配件活动策划方案(3篇)
- 消防相亲联谊活动方案策划(3篇)
- 中基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 北京市昌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题库及答案
- 秋季肌肤护理课件
- 磁粉检测培训课件
- 骨科总论教学课件
- 大单元教学培训
- 公墓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成都新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混合痔护理教学课件
- 罐式专用运输管理制度
- 石家庄供暖管网规划方案
- 2025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英语试题(解析版)
- 2025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