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的视觉优势及沟通训练作业(1)_第1页
孤独症儿童的视觉优势及沟通训练作业(1)_第2页
孤独症儿童的视觉优势及沟通训练作业(1)_第3页
孤独症儿童的视觉优势及沟通训练作业(1)_第4页
孤独症儿童的视觉优势及沟通训练作业(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孤独症儿童的视觉优势及沟通训练一、孤独症儿童的视觉特点是什么?孤独症儿童,常通过视知觉较快的掌握环境,他们喜欢观看发光的或旋转的物体,如旋转的车轮、锅盖、伞等。另外,还过分关注细节,他们能看到地上十分微小的东西,或者看图画书时只把注意力放在图画的某个细小的角落而忽视了画面整体,这都是他们过分关注细节的表现。所以,在视知觉上发展良好的孤独症儿童,其整体学习效果更好。二、请简述图片沟通系统的六阶段在进行训练前,先进行强化物评估,找出孤独症儿童最喜欢、喜欢和最不喜欢的食物和玩具。阶段一:以图片为交换物体,用图片交换表达需要1、目标(1)当孤独症儿童看见某件很想要的物品时,能拿起唯一的图片,递向训练者,并把图片放在训练者手中。(2)第二训练者在孤独症儿童身后,负责提供身体提示。2、方法(1)将孤独症儿童的喜欢物体放在第一训练者身边,第一训练者伸出手。(2)第二训练者在孤独症儿童身后用手协助他拿起图片,递给第一训练者,并放在他手中。(3)第一训练者接触到图片时,便回馈道“啊,你想吃薯片”跟着将食物交给孤独症儿童。阶段二:提高自发性:提高沟通及适用沟通簿的自发性1、目标:当孤独症儿童看见想要的物体时,能走到沟通簿那里,从板面撕下唯一的图片,然后走到沟通者面前,将图片交给他。2、方法(1)先让孤独症儿童自由拿去训练物,在十至十五秒后,将训练物移走。(2)孤独症儿童需在沟通簿上取走图片,走进训练者并将图片交给他以换取训练物。(3)稍后再增加孤独症儿童和训练者的距离,要他拿着图片走到训练者处。(4)跟着又增加他与沟通簿的距离,要他先走到沟通簿处拿取图片。(5)若需协助,可使用身体协助或开手提示。阶段三:辨别图片;分辨图片以进行要求1、目标:当训练者出示物体,学生能从数幅图片中找出该物体之图片,并且交给训练员。2、方法(1)在沟通簿上贴上很喜欢物体和不喜欢物体的图片各一张,再向孤独症儿童出示他的喜欢物体。(2)当他交出适当的图片时,便将喜欢物体交给他。(3)在沟通簿上贴上很喜欢物体和次喜欢物体的图片各一张。(4)当孤独症儿童选出其中一张图片交给训练者后,训练者向他说:“好,你取吧!”后,孤独症儿童便选出与图片相应的物体(相对检查)(5)稍后,在沟通簿上贴上五张喜欢物体的图片,孤独症儿童选出其中一张图片进行交换,在自行选出相应的物体。(6)然后,训练孤独症儿童在看不见喜欢物体的情形下,自己拿出图片来与训练者换取物体。(7)如果孤独症儿童拿错与图片相应的物体,可以向孤独症儿童做出提示。例如:孤独症儿童拿起薯片的图片,但却伸手去拿巧克力,训练者可以用手指指着薯片及说“你想要薯片”,然后等候约五秒钟,让孤独症儿童自己做出反应。重复直至孤独症儿童能正确辨认该图片。阶段四:组织句子:用图片组成句子条以进行要求1、目标:孤独症儿童能在要求物体时,走到沟通簿前,从板面中选取适合的图片,从左到右将图片拼成句子:“我要+(物体)”,并将句子条撕下,走到沟通者前,将句子条交给他。2、方法(1) 在贴有“我要”图片的句子条上,贴上物体图片,拼成句子,交给训练者来进行交换。如:撕下“饼干”贴在句子条上撕下句子条;(2)在接过句子条后,训练者将图片逐一指出,并问:“你说,我要XX。”(3)或将句子条递给孤独症儿童,教他在训练者说出图片内容后指出图片。阶段五:回答问题:回答(你想要什么?)1、目标:孤独症儿童能自发要不同的物体,以及正确回答问题“你要什么?”2、方法(1)先确定沟通簿内有“我要”图片和句子条。(2)向孤独症儿童出示一件他想要的物体。(3)训练者指着“我要”图片,同时问:你要什么?(4)然后孤独症儿童撕下“我要”图片和适当的物体图片贴在句子条上进行交换。撕下“我要”撕下“薯片”撕下句子条递给训练者。(5)稍后问他“你要什么?”相隔几秒后再指出“我要”图片。(6)当他熟悉后,训练者只发问“你要什么?”而不再指出图片,然后等他撕下“我要”和物体图片砌成进行交换。阶段六:响应和评述:响应问题、评述事物,(我看到、我听到)1、目标:孤独症儿童能回答随机的三种问题:“你要什么?”“你看见什么?” “你有什么?”2、方法(1)预备“我要”“我看见”“我有”以及孤独症儿童较不喜欢的物体图片。(2)把“我看见”图片放在“我要”图片之下。(3)向孤独症儿童出示一件他较不喜欢的物体,训练者问他:“你看见什么?”并指“我看见”图片。(4)孤独症儿童需把“我看见”图片和适应的物体图片撕下贴在句子条上。完成后训练者做出口头回馈:“是的,你看见XX。”并以训练物无关的物体作奖赏。(5)稍后在随机向孤独症儿童发问“你看见什么?”和“你要什么?”。(6)另外,在开始训练回答“你有什么?”时,把“我有”图片放于“我要”和“我看见”图片之下,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训练。(7)最后,随机向他发问这三个问题。学习后,要进行延伸训练:学习新词汇、自发地评述事物、可以提问是、否问句。 具体方法是:(1)每天训练最少二十次,并增加学生自发使用的次数。(2)进行定期测试,巩固前六阶段所学。(3)有需要时便进行分阶段训练,例如训练自发性,句子条运用等等。(此题只要把每个阶段的方法说清楚就可以,不用一定要按照这个体例)三、请为班里的一名孤独症儿童做一张句子练习的版面设计。(请介绍学生的基本情况、训练内容、训练目的)个案:男,7岁,自闭症,无语言。时常伴有情绪问题的出现,一旦得不到满足或者他人不明白,就会出现自伤的行为问题。训练目的:(1)能够操作红雀,即能够完成录音和放音开关、音量和关闭开关、切换版面开关的操作。(2)能够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意图;训练内容:表达需求上厕所、洗手、拿勺子、吃午饭。版面设计:(这是4幅图,还可以1幅、2幅、8幅)四、请为班里的另外一名孤独症儿童编写一个社会故事。(文字、插图配文字、图画形式均可)社会故事的主题:上课铃声响起个案基本情况:男,9岁,儿童孤独症。具备一些简单的认知能力,行为刻板。极端地以自我为中心,触觉敏感,不喜欢身体接触。不能判断“社会距离”,开始和维持谈话的能力很差,不能理解社会互动中的复杂的线索。形式一:描述句:“当上课铃声响起,请同学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等老师来上课。” 观点句:“老师看见大家安静地坐在座位上会很高兴。”肯定句:所有学生在上课铃想起时,都要做好,保持安静,这是学生的基本要求。” 指导句:“当铃声响起,我可以试着停下我正在做的事,坐好等老师来”。形式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