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双周练试题一_第1页
高二历史双周练试题一_第2页
高二历史双周练试题一_第3页
高二历史双周练试题一_第4页
高二历史双周练试题一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巩义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历史学科诊断性测试 一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论语学而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并由此断定“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由此可见孔子()A依赖外在礼仪谋求社会协调有序 B通过推己及人实现人际关系和谐C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D借助人伦情感维系家国社会秩序2蔡元培赞扬孟子时说:“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D“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3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可见,道家()A反对掠夺,拯民疾苦B追求平等,无为而治C避世出尘,提倡包容 D遵循规律,和谐处世4南宋马端临在通考职役考指出:“秦人所行什伍之法与成周一也。然周之法则欲其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是教其相率而为仁厚辑睦之君子也。秦之法,一人有奸,邻里告之,一人犯罪,邻里坐之,是教其相率而为暴戾刻核之小人也。”这说明秦什伍制()A融合了儒家思想B体现了法家思想C是西周之制的传承 D是郡县制度的完善5董仲舒将天命史观加以整理发展,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目的在于()A探寻世界和人类的起源 B扼制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C把历史的发展变化归结到“天理”上 D为封建统治寻找理论根据6汉代桑弘羊认为:“春夏生长,利以行仁;秋冬杀藏,利以施刑。”其观点()A体现了汉初无为而治的理念 B表达了对独尊儒术的强烈不满C体现了重农抑商的经济观念 D反映了汉代法律儒家化的特点7下列各项为古代中国“学在官府”现象的演变,次序正确的是()时代三代东周秦朝汉朝发展盛衰盛衰A时代三代东周秦朝汉朝发展盛衰盛盛B时代三代东周秦朝汉朝发展衰盛衰盛C时代三代东周秦朝汉朝发展盛衰衰盛D8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认为:“汉代强调良好的政府是基于伦理的和谐,甚至将天候与政治混为一谈。如此将宇宙观及政治学混为一谈,笼统地称之为儒教,固然符合了某种目的,但其流弊则是一经摆布,今后两千年则再难以摇撼之。”造成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难以摇撼之”的主要原因是()A符合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B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C已经被广大民众普遍接受 D能够促进古代社会和谐9魏晋时期,名士喜好纵论以老子研究为核心的玄学,高谈佛道,写出了不少哲理诗。此现象()A对程朱理学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B反映了道佛两教的哲学化趋势C表明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已蜕变 D奠定了唐代诗歌的基本风格10从汉至唐,孟子一直被列入子部,到南宋时,孟子则被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的第十三部经书。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重文轻武观念渐趋兴盛 B民本思想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11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自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李贽也主张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并强调人的正当私欲。这说明他们()A否定传统权威,倡导个性自由 B没有辩证看待孔子的历史作用C反对盲信孔子,主张顺时而变 D批判了儒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12黄宗羲提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顾炎武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些言论()A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B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C说明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 D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13.“明清之际,旧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新的先进的价值理念发生了激烈的冲击和碰撞,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价值冲突和社会转向。”导致材料中“碰撞”“转向”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黄宗羲等人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B理学思想日益走向僵化C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加强 D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14有学者认为:“被满洲人征服的震惊,使中国知识分子重新思考政治合法性的整个基础。最惊人和富有创造性的是类似于西欧人民主权思想的发生。”下列各项,“类似于西欧人民主权思想的”是()A“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B“出而为帝王师,处而为天下万世师”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15梁启超说:“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吾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材料论述的是A君主立宪的理论基础 B夏商周的政治制度C对民权共和理论的宣传 D对君主专制的批判16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最常用的仍然是耗费人力的雕版印刷术;元代发明了转轮排字,资本投入是增加了,但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后来转轮也慢慢消失了。这表明了当时()A劳动力过剩 B轻视科技发明C雇佣制广泛存在 D文化需求低迷17宋朝是一个文化开放的时代,涌现出大量的才子、才女,他们在地域分布上都呈现出“东南最盛,京师其次,蜀地第三,其他地区则相当稀疏”的特点。这表明()A宋代才女与才子艺术成就相当 B宋代女子与男子社会地位相同C文化盛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D“重文抑武”促使社会文风兴盛18明代胡应麟在分析小说盛行的原因时指出:“古今著述,小说家特盛夫好者弥多,传者弥众,传者日众则作者日繁。”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A小说成为明代唯一受欢迎的书籍 B明代商品经济发达,市井生活丰富C明代社会精神追求日益下降 D明代小说呈现世俗化特征19文人画是士大夫思想、才情、与德行的自然流露,文人画审美以悟道、体道、践道为终极理想。以下各项与文人画体现的“精神境界”相通的是()A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B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C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D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20有学者指出,昆曲在获得它的崇高地位时,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却并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充分认可,它是千百年来雅文化传统在表演艺术领域里最集中、最典型的结晶,而在演出市场上,民众比起文人士大夫群体来,却是更具有发言权的群体。由此可见,京剧在晚清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是因为京剧()A艺术审美价值更高 B内容贴近民众生活C符合晚清政治潮流 D迎合民众文化需求21“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永恒的,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这段话较为突出地反映了()A基督神学的内在理念 B人文主义的哲学主张C启蒙思想的理性精神 D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22苏格拉底说:“我是一只牛虻这个国家好比一匹硕大的骏马,可是由于太大,需要一只牛虻叮叮它,使它的精神焕发起来。”这表达了怎样的人生价值观()A人格独立,思想自由B民主意识,参政意愿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批判精神,社会责任23“在这一群优秀的人物中间所主张的学说是:这个有形的世界是上帝以爱来创造的,是在上帝心中先有的一个模型的仿制,上帝将永远是它的推动者和恢复者。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以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中的幸福。”“这一群优秀的人物”是指()A古希腊先哲B人文主义者C宗教改革家 D启蒙思想家24现代学者称达芬奇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在绘画、人体解剖、机械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伟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达芬奇()A创立了以实验为依据的近代科学 B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C反教会特权和君主专权 D成为时代艺术和科学领域的巨人25宗教改革家路德强调“因信称义”,认为在上帝和个人之间不存在人为隔离,提出了人只要信仰上帝,“所有的信徒都是牧师”的新理论。旨在()A肯定教皇的中介作用 B巩固民众的宗教信仰C否定教会的神学权威 D丰富基督教教义教规26路德认为,“信”不是外在修炼的结果,而是与之俱来的、是深深地植根于人的内在经验之中的东西。路德把最基本的宗教信条直接建立在个人内心之中,也就是说他在人的内心世界中发现了宗教。这一主张()A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B把人从外在的善功和圣事的枷锁中解放出来C使天主教会及其神职人员失去了存在的必要D与宋明时期“陆王心学”的思想本质上一致27从伏尔泰的自由和法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卢梭的人民主权到康德的道德有限理论,这些观点()A来源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践 B构建了系统的民主思想体系C没有解决民主制度的运作问题 D实现了德治和法治的统一28“它击碎了一个权威,却又树立了另一个权威。它用知识的力量反抗了迷信,但是却陷入了对知识的重新迷信之中。”这段话适合用来评价()A智者学派 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29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则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这三者都()A着重强调人的平等自由 B推进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C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特征 D促进欧洲思想的彻底解放30学者杨晓东认为:“启蒙并不是告诉你如何思考,而是启发人说,你原本就已经有充分的理智,只是精神上被管制的习惯使你既懒惰又没有勇气使用你的理智。”基于这种分析,他认为“启蒙”主要是()A知道应该怎样思考B彰显人性的尊贵价值C自主开拓精神家园 D追求自由平等的理想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31题21分,第32题19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其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顺德,集小以高达。周易大传材料二朱熹玉山讲义载:盖闻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缉言语,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张载在西铭中提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材料三清代末年屡次对外战争失利,中国人民遭遇了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时刻,传统文化更处在动摇之中。经过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人们发出了“新文化”的号召。于是儒学、经学、理学三位一体居于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基本结束了,中西文化的异同优劣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主要论题。新的文化传统虽然没有建立起来,但已开始酝酿了。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演变及其发展规律(1)根据材料一,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体现的时代精神。(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朱熹、张载思想的主要特点。(9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传统文化发展的认识。(6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清商人笃信儒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信条,形成了“重义轻利、贵理贱利”的主导思想,功利行为严格受传统道德的约束。在经营过程中恪守儒家“诚实守信”的原则,个别商人如有背信弃义的事情发生,就会受到其他商人与顾客的谴责和冷落,最终被排除出局,从此无颜归故里面对父老乡亲。贯穿他们业务及生存之道的仍是“以商致财,以财守本”的儒家观念,他们向往的最佳典范是“陶朱事业”“修建宅院,光显门楣,是晋中商人最终的归途”。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对晋商兴衰的影响材料二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它强调,要想成为上帝的选民,除了靠上帝预先安排之外,还必须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作为。新教伦理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一个人是虔诚的信徒,首要条件就是他必须做好自己的世俗工作劳动,只有努力完成好自己的工作,才可以更好地荣耀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