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热手系列试题(含解析)第一卷(客观题:1-30单项选择,31-35判断)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 个人观念淡漠d. 专制王权强大【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姓氏、血脉和家族相联在一起,中国人将姓置个人名字之前反映出家族宗法观念浓厚,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人的姓和名的组合与西方不同,没有体现男尊女卑的思想和专制王权强大,故ad排除;材料强调个人对宗法观念的重视,故c项错误。2. 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a. 郡县制b. 分封制c. 井田制d. 宗法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据材料中“不与古同”可以排除先秦时实行的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bcd均错误。材料中“罢侯置守”指废除分封制,罢去诸侯,实行郡县制,设置郡守,答案为a。【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3.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农民形象:“普通农民大概一半是自耕农,一半兼做佃农。不管怎样,他和他的家人在相隔不远的三四块田地里劳动,带着锄头和镰刀来来回回,主要为他们自己的生存干活还可以种点卖钱的作物。”这反映了自耕农a. 在经济上实现了男耕女织b. 依赖于商品经济而生存c. 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自给,部分用于市场交换d. 生活富裕祥和的真实情况【答案】c【解析】从名字上来看,“自耕农”的生产方式是自我耕种,因此经济来源全部来源于自身,只有一部分投向市场,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并不是材料叙述的主要内容;b选项错误,商品经济主要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形式;d选项错误,小农经济是很脆弱的。4.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相结合。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加强中央集权的古代选官制度是a. 世袭制b. 察举制c. 科举制d. 九品中正制【答案】c【解析】科举制主要是按照考试成绩录取,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相结合,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正确;a是按照血缘关系选官;b是按照品德选官;d是按照门第。5.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布绳,此其分事也。”这句话直接反映了a.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 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 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d. 商品经济的不发达【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现象可知为男耕女织的分工模式,体现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故a项正确。b项,材料既有家庭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也有个体农耕模式,故b项表述不全面,排除。c项,材料无法证明妇女的地位提高,排除。d项,题干内容与商品经济无关,排除。6.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 贫富不均b. 莠民作乱c. 民性懦弱d. 吏治败坏【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解读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可知,耆英认为鸦片战争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官员无能、吏治败坏。故答案为d。7.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据此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a. 农具b. 礼器c. 食具d. 货币【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权力”可知青铜器主要用作礼器,用于祭祀,表示身份与权力,故选b。青铜器熔点较低,硬度不够,不适合用作农具,排除a;青铜器少量用作酒具,排除c;货币是经济的象征,并不是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排除d。【点睛】识记青铜器的主要作用,学生可结合一些典故或成语帮助理解,如禹铸九鼎、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8.某城市既是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港口,又是近代中国了解西方的窗口,还是现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这座城市是a. 长沙b. 广州c. 南京d. 武汉【答案】b【解析】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后,在后期下令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而实行改革开放后,在广州附近的深圳、珠海、汕头设立经济特区,所以答案是b。a、c和d不符合材料中含义。9.在有关惩治腐败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和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相吻合的思想是a. 儒、道、法、墨b. 道、儒、法、墨c. 儒、法、道、墨d. 道、法、儒、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甲的思想是无为而治,属于道家思想,乙主张严刑峻法惩治腐败,应该是法家思想,儒家思想强调:“为政以德”,主张“仁”和“礼”,与丙的说法相符,丁的说法符合墨家思想,所以答案为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点评:此题较简单,实际上是在考查学生对道、法、儒、墨四家主要思想主张的认识和掌握,并且要求学生能够灵活应用。10.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幕”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主要表明a. 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 坊和市的界限十分鲜明c. 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d. 官府直接监管交易活动【答案】a【解析】据材料中“通宵不绝”“夜市”“终日居此,不觉抵幕”反映了北宋时期市已经打破了时间限制,故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宋前坊和市有明显的界限,故b项排除;材料中叙述了夜市的繁华与市民的流连忘返,但没有对市的分布进行阐释,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官府进行直接阐释,故d项排除。点晴:宋前后对市的管理有着明显的区别,宋之前坊和市的发展受到时空的限制,而宋时市的时空界限就被打破了。11.如表反映出西方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趋势是时间事件思想主张1417世纪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1718世纪启蒙运动理性精神1859年达尔文进化论挑战封建神学创世说a. 神本化、人本化b. 理性化、科学化c. 宗教化、理性化d. 科学化、宗教化【答案】b【解析】理性即人的独立思考、科学判断,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提倡理性,达尔文进化论蕴含的同样也是理性和科学精神,故b项正确;从表格中的“理性精神”“挑战封建神学创世说”等信息可知神本化、宗教化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acd三项。点睛: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的变化是由人文主义向理性的转变,达尔文的进化论体现的是思想向科学化的发展。12.据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导致服务网点锐减b. 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了北京服务业发展c. 经济体制改革极大激发了北京市场活力d. 加入世贸组织使北京商品供应更加多样【答案】c【解析】“三大改造”进行于1953年至1956年,a错误。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于19531957年,b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单一的经济体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这大大促进了市场的活力,c正确。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d错误。【要点解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85年开始,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国企改革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其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1986年为计划经济体制占主导地位前提下的放权让利改革阶段,主要目的是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和物质刺激,调动企业的生产经营积极性1992年至今,主要是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条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四大以后,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定,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13.下列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正确的是人类文明之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殖民掠夺之路欧洲发展之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角度不同,结论不同。所谓“人类文明之路”是指世界各大洲分散、孤立状态被打破,逐渐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人类文明开始交融;所谓“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是指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所谓“殖民掠夺之路”是指西方国家开始对外殖民扩张,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造成亚非拉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所谓“思想震撼之路”是指证实了“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理论。故选组合,故排除abc,选d。14.英国的君主制,究竟还能维持多久,谁也无法预料。但伊丽莎白二世对于成为平民似乎并不恐惧,她说:“到那时,我将悄悄走开。”英王“统而不治”的地位源于a. 权利法案b. 1787年宪法c. 人权宣言d. 独立宣言【答案】a【解析】【详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于权利法案,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到18世纪中叶,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最终使国王“统而不治”,故选a;b项是美国宪法,排除;c项是法国大革命中的法律文件,排除;d项是美国独立战争中发布的文件,标志着美国独立,排除d。15.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了a.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b.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c. 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d.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答案】b【解析】材料“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出家庭手工业的状况,但没有反映出规模的扩大,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经济政策,故d项排除。16.水浒传第七十七回写道:枢密院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泊镇压宋江起义军,中了十面埋伏,只身逃回汴京。宋代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a. 军政b. 民政c. 行政d. 财政【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枢密院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伯镇压宋江起义军”说明宋代规定,军政归枢密院掌管,行政 归宰相掌管,财政归三司掌管。因此a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汉代元政治制度演变宋代政治制制度17.海禁,系封建王朝禁止本国私人商船出海贸易并严格限制外国商船进口贸易的政策。“禁海”、“迁海”、“南洋贸易限令”、“一口通商”等政策对清代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破坏了小农经济的正常发展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海禁政策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妨碍了中国产品对海外市场的开拓,从而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正确;海禁政策保护了小农经济的正常发展,故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bcd错误。18.左传载:“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孔颖达疏:“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a. 分封制b. 井田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封建亲戚是指分封制,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井田制,故b项错误;郡县制是秦朝的内容,行省制是元代的内容,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故cd两项。19.秦国商鞅变法规定:“改帝王之治,除井田,民得买卖”。这实质上a. 从法律上确定土地私有制b. 禁止自由买卖土地c. 承认了井田制的合法性d. 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答案】a【解析】据材料“除井田,民得买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的史实,这实质上从法律上确定土地私有制,故a选项正确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可以自由买卖,故b选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废除井田制,故c选项错误;土地私有制的确立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故d选项错误。故选a。20.商鞅在秦国变法时规定:制止弃农经商,未经允许从商者罚作奴隶。此规定体现经济政策a. 海禁b. “闭关锁国”c. “重农抑商”d. 土地国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提示的信息“制止弃农经商,未经允许从商者罚作奴隶。”可知,对商业采取的是抑制的措施,故体现的就是重农抑商,故c项正确。a项材料中没有提及。b项是在明清时期,与商鞅变法无关,故排除。d项不符合商鞅变法的内容,故排除。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21.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共同点是a. 独立处理政务b. 直接管理地方政务c. 拥有官吏任免权d.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答案】d【解析】【详解】明代废丞相,皇帝把最高人事任免权,最高行政权都收归自己,强化了君主专制,内阁只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没有决策权,故ac错误。内阁与宰相是中央的行政官职,不涉及地方官制与地方政务的直接管理。故b错误。丞相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明朝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也只是皇帝的侍从,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故d正确。22.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 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b. 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c. 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d. 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业及其的特征,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官府对手工业的管理相当严格,而且官营手工业的技术分工细,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项错误,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不走向市场;b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提及“效率低下”问题,排除; d项错误,官营手工业的生产成本往往比较高,排除。故选。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及其的特征23.周恩来强调,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与苏联结盟是有必要的,但不能因此“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毛泽东也提醒说,必须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腿走路。这表明指导新中国外交的核心思想是a. 和平共处b. 独立自主c. 平等互利d. 一边倒【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不能因此“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 必须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腿走路”表明建国初期虽然与苏联结盟,但是仍然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因此选b。acd都不符合对题干核心意思的准确解读。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24.史学界一般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50年代的中国农民在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双重加深刺激之下的激烈反映,虽然其斗争矛头是指向清王朝,但也有适应世界历史“发展资本主义”潮流的先进内容。太平天国运动能体现“适应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是a. 天京变乱b. 定国是诏c. 海国图志d. 资政新篇【答案】d【解析】【详解】资政新篇是中国第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迎合了当时的世界潮流,故选d项;天京变乱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故排除a项;定国是诏和海国图志都和太平天国运动无关,故排除b、c项。25.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属于公民范畴的“男人”是a. 温杜德男,35岁,没有读过书,大脑中度智障,居住在雅典的自由民b. 麦克卡男,28岁,满腹经纶,文武全才,来自波斯帝国,现暂住在雅典c. 索斯丹男,33岁,武艺超群,因无钱给父母治病,被迫卖身为奴d. 艾梵德男,11岁,雅典自由民,公认的神童【答案】a【解析】本题设问雅典公民范畴的“男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按照雅典传统,凡父母祖籍均属于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才享有公民资格,而广大的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被排除在民主之外,故a项温杜德是公民,选a。b项麦克卡是外邦人,不属于公民,排除。c项索斯丹是奴隶,不属于公民,排除。d项艾梵德是未成年人,不属于公民,排除。26.北宋四川地区通行的铁钱体重值小。大铁钱每十贯重120斤,小铁钱每十贯重65斤。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达130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政府发行了a. 钱引b. 交子c. 关子d. 会子【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北宋四川地区通行的铁钱体重值小”,可知,交子是铁钱不便于流通的产物,故选d;-钱引是北宋的一种官方发行的钞票,排除a;关子 亦称“现钱关子”,南宋纸币名,排除c;会子是南宋由政府官办、户部发行的货币,排除d。27.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人在传习和引用时,把后一句概括为a. “三人行,必有我师”b. “天下健,君子自强不息”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答案】c【解析】“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人梁启超把之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故c正确;a是孔子思想;b是孟子思想;d是屈原诗词。28.16世纪,来自美国的玉米、烟草,亚洲的香料、茶叶,非洲的黄金、象牙等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市场。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a. 新航路的开辟b.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c. 汽船的出现d. 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答案】a【解析】【详解】新航路开辟之后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商业革命,其中表现为商品数量的增多,世界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故项正确;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18世纪,故b项错误;汽船的出现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故c项错误;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是17世纪,故项错误。29.如图是外交史上著名的“乔的笑”,乔冠华开怀大笑是因为a. 中美关系正常化b.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合法席位c. 中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 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答案】b【解析】【详解】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23国提出的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材料反映中华人民大和国联合国代表乔冠华在联合国会场的喜悦瞬间,故选b;材料没有直接反映中美关系,排除a;cd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30.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演说中说:“2年前,我们当时在军事上是世界第一。当然,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处于世界第一。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现在美国已不再是唯一的世界第一流国家,世界上也不再只有两个超级大国”。据此可知,在20世纪70年代a. 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军事强国b. 美国经济规模逐渐被日本超过c. 世界格局已经呈现多极化趋势d. 世界上出现了更多的超级大国【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现在美国已不再是唯一的世界第一流国家”“世界上也不再只有两个超级大国”等信息可知,在20世纪70年代,西欧、日本等国都开始崛起,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力量,促使世界格局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军事强国,而是强调世界格局已经呈现多极化趋势,排除a。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经济实力位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排除b。20世纪70年代,世界只有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西欧、日本等国力量不断壮大,但不是超级大国,排除d。31.宋代“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政,各不相知”的变革,反映出相权不断削弱,君主专制不断加强。a.正确b.错误【答案】错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宋代君主专制的加强。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宋代中书门下为行政机构,枢密院掌管军事,三司总理财政,即中书主政,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所以题意说法不准确,故选错误。【点睛】宋代以中书门下为行政机构,长官为“同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但为了分散宰相权力,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设枢密院掌管军事,设三司总理财政。反映了相权不断削弱,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32.科举制将读书、考试、做官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成为秦汉以后历朝沿用的选官制度。a.正确b.错误【答案】错误【解析】科举制的创立是在隋朝时期,题中说自秦汉以后是错误的。结合所学知识秦代开始打破世官制,官员有了任期。汉代实行察举制选拔官吏。3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法国总统掌握行政大权,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经参议院同意可解散众议院。a.正确b.错误【答案】a【解析】【详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可以连选连任。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故选a。34.西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都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故题目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35.下表反映了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逐步发展,这主要是因为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民国时期雇佣30名工人以上的工厂数年份19131920192519291933工厂数279808145725323450a.正确b.错误【答案】错误【解析】1913年到1927年中国政府是北洋军阀政府,1927年后到1933年中国政府是南京国民政府,故材料反映的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不是南京临时政府政策的原因,故本题说法错误。第二卷(主观题)36.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材料二 诸侯王,高帝初置,金玺绶,掌治其国。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武帝改汉内史为京兆尹,中尉为执金吾,郎中令为光禄勋,故王国如故。损其郎中令,秩千石。改太仆曰仆,秩亦千石。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省内史,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东汉)班固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材料三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疆,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史百官志材料四 在史学里,制度本属一项专门学问。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则是断无可疑的。纵然事过境迁,后代人都不了解了,即其在当时也不能尽人了解得,但到底这不是一秘密。在当时,乃至在不远的后代,仍然有人知道得该项制度之外在需要与内在用意,有记载在历史上,这是我们讨论该项制度所必须注意的材料 。否则时代已变,制度已不存在,单凭异代人主观的意见和悬空的推论,决不能恰切符合该项制度在当时实际的需要和真确的用意。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诸侯王国政治地位发生了怎样的演变?(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行省的性质及创立的目的。(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四中“任何一个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答案】(1)内容: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命;郡县官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郡县官吏须服从中央统一调动;定期实行分级考核。(2)演变:汉初诸侯王实际统治其封国,分官设职大致模仿朝廷;后来诸侯王完全失去军政权力(诸侯国成为相当于郡一级的行政单位)。(3)性质:具有地方行政机构和中央派出机构的双重性质。目的:便利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4)外在:时代的变化。内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维护君主专制统治。【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郡县官吏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中央考课郡守”,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任命权、分工职责、考核权等方面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内容。(2)本题根据材料二“诸侯王,高帝初置掌治其国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武帝改汉内史为京兆尹损其郎中令如郡太守”,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诸侯王失去军政权力角度指出汉代诸侯王政治地位发生了怎样的演变。(3)本题根据材料三“行中书省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地方行政机构和中央派出机构等方面指出元朝行省的性质。再从中央集权的角度回答其创立的目的。(4)本题据材料四“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时代背景的角度分析“外在的需要”。再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等角度分析“内在的用意”。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等史实,再紧扣材料关键信息“郡县官吏任免权集中于中央诸侯王,高帝初置掌治其国行中书省与都省为表里”,抓住每一小题的设问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别以规范语言作答。37.读下列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图一唐朝中央机构 图二明朝中央机构 图三清朝军机处内景(1)图一体现的唐朝的哪一政治制度?请分别说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职责。(2)图一中国古代王朝中央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与图一相比,图二所反映的中央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图三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分别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4)综合上述图示,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答案】(1)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起草诏令(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2)特征:皇权高度集中。变化:丞相制度被废除,皇权加强。(3)雍正。职能是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作用是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图一中唐朝中央机构可知是三省六部制。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中书省是起草诏令;门下省是负责审议;而尚书省则负责执行。(2)第一小问依据图一中皇帝位于中央权力的最上面可知代王朝中央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是皇权高度集中。第二小问变化:依据图二中明朝的中央机构可知丞相制度被废除。(3)第一小问依据图三并联系所学可知军机处设置于雍正时期。第二小问军机处的职能结合所学可知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第三小问依据所学可知军机处设立的作用是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4)依据图中的宰相制度的变化可知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3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先生承接了太平天国的革命的正统,而淘洗了他们的帝王思想、宗教思想。整理了三合会、哥老会一类的民间的民族的结社,改进了他们的思想,使入于革命的正轨。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材料二、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只赶走了一个皇帝,剪了一条辫子,革命失败了”。材料三、从这时候起(注: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请回答问题:(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辛亥革命的组织形式、领导阶级、斗争目标有哪些新发展?(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哪种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1920年前后的几年里在扭转“沉沦”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答案】(1)新发展:组织形式:从旧式的宗教组织“拜上帝教”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领导阶级:从农民阶级发展为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斗争目标:从追求空想的“人间天国”到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答案一:成功。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答案二:失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3)成果: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共一大,标志着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推动中国近代化。【解析】【详解】(1)从材料“先生承接了太平天国的革命的正统,而淘洗了他们的帝王思想、宗教思想 ”“整理了三合会、哥老会一类的民间的民族的结社”,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在组织形式方面,从旧式的宗教组织“拜上帝教”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在领导阶级上,从旧式的农民阶级发展到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在斗争目标上,从追求空想的“人间天国”发展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该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以分别从辛亥革命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入手作出辛亥革命成功或失败的判断。认为辛亥革命成功,原因在于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等。认为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在于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其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等。(3)根据时间提示,只要列举出从1920年前后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事件,适当加以说明即可。结合教材可知,这期间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扭转“沉沦”方面做出的努力应该有:五四运动,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共一大,它标志着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也属于此类努力的表现。3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中国古代经济史纲材料二: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论南洋事宜材料三: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1)根据上述材料概述对外贸易的有益之处。(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海禁政策的原因及其危害。【答案】(1)有益之处:互通有无;增加居民收入;稳定社会秩序。(2)原因:自然经济为主;防止沿海居民与外敌联系,形成海患。危害:阻隔中外贸易;造成人民贫苦和社会不安;沿海港口城市走向衰落;影响商品经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茂名市化州市播扬镇敬老院招聘1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贵州金沙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经理层高级管理人员(财务总监)1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合同修订协议书范本
- 2025辽宁能源控股集团所属辽能股份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版融资租赁合同样式
- 2025年广州市合同范本
- 福建速写考试题库及答案
- 儿科中级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 邮政基金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审计考试题库及答案山东
- 2024年诗词大赛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全国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素养竞赛题库及答案
- 第1-2课时Listening Speaking Unit 2 Transportation-课件 -【中职专用】高一学年英语同步课堂(高教版2023修订版·基础模块1)
- 07FJ01~03 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2007年合订本)
- CJJT 164-2011 盾构隧道管片质量检测技术标准
- 监控验收单完整版本
- DL-T-5743-2016水电水利工程土木合成材料施工规范
- JT∕T 860.8-2023 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 第8部分:高模量剂
- 口腔种植技术课件
- QBT 2959-2008 钢板网行业标准
- (正式版)YST 1682-2024 镁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