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篇一】 1下列加点字注音准确的一项是() A.革灭殆尽(di)暴霜露(bo) B.思厥先祖父(ju)胜负之数(sh) C.弊在赂秦(l)为国者(wi) D.不得下咽(yn)洎牧以谗诛(z) 提示:A项中“暴”读“p”;C项中“为”读“wi”;D项中“洎”读“j”。 答案: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六国互丧互:交互。盖失强援盖:因为。 B.思厥先祖父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暴秦之欲无厌厌:讨厌。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分出,分清。终继五国迁灭迁:改变。 D.后秦击赵者再再:两次。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 提示:B项中“厌”应为“满足”。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至于*,理固宜然可谓智力孤危 然后得一夕安寝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联网B. C.D. 提示:“祖父”古义为“祖辈父辈”;“至于”古义为“到了地步”;“智力”古义为“智慧与力量”;“其实”古义为“那实际上”;“故事”古义为“旧事,先例”。 答案:C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不能容于远近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提示:B项为名词作状语,A、C、D三项为形容词作名词。 答案:B 5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城之破也,妇孺不存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A.B. C.D. 提示:被打破,被攻克;攻克;解除,破解;被攻占,被攻克;攻克,攻破。 答案:B 6下列句中“于”的用法与“其势弱于秦”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齐人勿附于秦B.至于*,理固宜然 C.吾祖死于是D.师不必贤于弟子 提示:A项中“于”为“和”的意思,B项中“至于”为一固定短语,C项中“于”是“在”的意思,D项中“于”与例句中“于”皆是“比”的意思。 答案: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2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不准确的一项是() 破灭之道也(规律)率赂秦耶(全都) 固不在战矣(所以)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 诸侯之所亡(灭亡)以有尺寸之地(才,从而) A.B. C.D. 提示:句中“道”为“原因,途径”的意思;句中“固”为“本来”的意思;句中“亡”为“丢失,失去”的意思。 答案:A 8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赂秦而力亏而秦兵又至矣 B.破灭之道也暴秦之欲无厌 C.不赂者以赂者丧秦以攻取之外 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则秦之所大欲 提示:A项,表顺承/转折;C项,因为/用;D项,表列举/那么。 答案:B 9第二段文字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引用论证 A.B. C.D. 提示:第二段大量使用对比的论证方式。秦之得、诸侯之失,子孙之不甚惜、祖父之艰难,秦之欲无厌、诸侯之地有限皆是对比论证。最后引用古人之言,自然是引证之法了。 答案:D 10翻译下列句子。 (1)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2)至于*,理固宜然。 参考答案:(1)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 (2)(六国)以至于灭亡,是理所当然。 11“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论断是以怎样的方式提出的?从哪几句话能够看出作者写此文的本意? 参考答案:第一问:文章开宗明义,起笔即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在阐述这个论点过程中,先用双重否定摒除了战争中强调客观因素(“兵不利,战不善”)的浅陋之见,既而又自为设问,针对“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论调实行了有力的驳解:“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从而使这个论断更加鲜明突出。 第二问:“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和“苟以天下之大在六国下矣”。 12作者在第二段中已把赂秦之害阐述清楚,为什么又引用一句古人之言作结? 参考答案:作者在第二段充分论述赂秦之害的基础上,巧妙引用战国时苏代(苏秦之弟)劝阻魏王时的一段话,比喻精当,一语击中了秦欲难填的要害,形象地说明了赂秦必致灭亡的道理,从而有力地支持了本文论点,在结构上也有收束之意。 综合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8题。 六国论 苏辙 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能够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能够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能够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藉之以蔽其西() (2)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3)以阴助其急() (4)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 答案:(1)遮蔽(2)挺身而出(3)暗中(4)发展到 14对下面语句的翻译,准确的一项是() 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A.把韩、魏两国抛弃给秦国,而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暗中协助解决韩、魏的急难。 B.让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暗中协助解决韩、魏的急难。 C.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四国在国内休养生息,再让韩、魏用阴谋手段协助解决四国的急难。 D.把韩、魏两国抛弃给秦国,而四国在国内休养生息,四国有了急难,就让韩、魏背地里协助解决。 提示:本句中的“委”是“受委托而与秦作战”;“休息”即休养生息;“阴”是指暗地里。 答案:B 15文中举范雎收韩、商鞅收魏的例子用意是什么?选出分析准确的一项() A.为说明昭王出兵攻齐的做法不妥。 B.为证明范雎、商鞅有远见卓识。 C.为说明韩、魏战略地位重要,为天下所重。 D.为证明秦之所忌非韩即魏。 提示:这两个例子是对上文一个观点的论证,这个观点即前面一句“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所以作者的用意应该是论证“天下所重者”。 答案:C 16对本文和苏洵的六国论的内容和写法所作的比较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都把六国分为两类国家,并称赞其中的一类,抨击其中的另一类。 B.都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但一文认为弊在赂秦,一文认为未厚韩亲魏以摈秦。 C.都从六国灭亡立论,都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D.都是在宋王朝面临北方和西夏威胁的形势下发表议论的,都要求积极抗敌。 提示:本题考查对文章文意和写法的整体把握,而且是对两篇文章的对比分析,有一定的难度。两篇文章都对六国作了分类,但并没有赞扬一类,抨击另一类。作者仅仅对各自的弊端作了分析,任何一类都没有准确的做法,因而也不可能得到作者的赞扬。 答案:A 17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苏洵的六国论中表明全文中心论点的是哪一句话? 参考答案:诸侯及士人不明大势,见识短浅,策略失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18比较两篇文章,哪一篇见解更为精到? 参考答案:苏洵的文章在于借议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放弃斗争,屈从暴秦这个事实,以表达他关怀时务弹劾*的高尚情怀;而苏辙则立足六国“不知天下之势”这个点,从战略实行理论详明的辩论,意见扼要而中肯。这种明辨六国是非曲直的见解,显然有超越前人之处。【篇二】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宝说话”实现文化的轻传播 张焱 春节期间,此前大受好评的如果国宝会说话在央视重播。这部纪录片以5分钟一集讲述一件国宝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将国宝及其背后所承载的厚重文化,向广大观众实行富有温情的介绍。 “六千年,仿佛刹那间。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陶,出于土,而炼就生活。它需要摔,需要捏,需要烧。制陶如塑人,在经过这些磨难之后,陶土变成了器,完成涅槃。”“以小博大、不欺老幼、善于忍耐,这既是剑的品格,也是君子的信仰。”有网友点评,这些诗化语言的解说词是“心与历史的对话,文明与传承的写照”,而正是这样“心与历史的对话”,完成了一次文化的轻传播。 守成与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在这两点上,如果国宝会说话都可圈可点。 先说守成。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中介绍的国宝为代表的文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物质基因,体现了以器传道的重要文化传承路径,需要现代人读懂这些器物上的文字、解读这些器物上的密码、传递这些器物表现的价值,更需要我们守护这些器物代表的精神。因为在这些精神中,有圣人的教诲,有君子的信仰,有道法自然的境界,更有执两用中的智慧,它们构成了民族的灵魂,构成了民族力量的源泉。而我们今天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提倡,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无法一蹴而就,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经常的浸润,如果国宝会说话便是很好的尝试。 再说创新。让甲骨文变成流畅的白话文,让国宝文物的丰富意向层层体现,让年轻、青春的面孔演绎历史的现场,让古与今有了时间的隧道,这个从容又丰富的解读过程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完整性和不间断性。而5分钟精短视频,集故事性、文学性、历史性、娱乐性于一身,高清影像画面干净、画质精美,既适合在传统大屏幕上多集播放,也适合现代人在地铁等地方,利用闲暇零碎时间观看。“微纪录”这种形式的创新,完成了将厚重的中华文明与互联网碎片化传播的结合。正如业内人士所评价的,此片“把文物的重量通过最现代、最流行的艺术方式传达出去,让纪录片尤其是短片成为文明传播的轻骑兵”。 十八大以来,从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到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元素的文化类节目陆续火爆荧屏、网络,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引起大家的注重和研究。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这个要求,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热爱和熟知了解。缺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就丢失了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没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与科学认知,就谈不上创造和创新。在这个意义上,如果国宝会说话既是一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也完成了某种水准的创造与创新,值得学习与效仿。 (选自2018年02月26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A.如果国宝会说话中体现了民族文化传承中“守成”与“创新”这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在“创新”方面的贡献更大。 B.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中介绍的国宝为代表的文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物质基因,它们借助文字密码传递器物的价值。 C.片中这些器物代表的精神,既有古圣先贤的教诲和信仰,又有为人处世的境界和智慧,它们构成了民族的灵魂和民族力量的源泉。 D.“微纪录”集故事性、文学性、历史性、娱乐性于一身,完成了将厚重的中华文明与互联网碎片化传播的结合,因而也被称为“轻传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章前两段介绍如果国宝会说话在央视重播的情况,以生动的解说词引出全文观点:“国宝说话”实现文化的轻传播。 B.第三段指出“守成”与“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最重要的两个方面,第四、五段分别对“守成”与“创新”实行深入的论证分析,这三段构成了典型的总分式结构。 C.在第六段中,作者将如果国宝会说话与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实行对比,论述了文化类节目对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D.第七段引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传统文化的论述,进一步论证了如果国宝会说话对实现文化轻传播、建立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如果国宝会说话将国宝以及背后所承载的厚重文化深入浅出、富有温情地介绍给广大观众,其大受好评的重要原因是解说词的巨大感染力。 B.如果国宝会说话之所以能完成一次文化的轻传播,是因力观众理解到我们今天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提倡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经常的浸润。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火爆荧屏、网络,一定水准上证明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引起大家的注重和研究。 D.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热爱和熟知了解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悠哉游哉 【德国】伯尔 西海岸的码头上,一个衣着寒伧的人躺在他的渔船里闭目养神。 一位穿得很时髦的游客迅速把一卷新的彩色胶卷装进照相机,准备拍下面前这美妙的景色:蔚蓝的天空、碧绿的大海、雪白的浪花、黑色的渔艇、红色的渔帽。喀嚓!再来一下,喀嚓!德国人有句俗语:好事成三。为保险起见,再来个第三下,喀嚓!这清脆但又扰人的声响,把正在闭目养神的渔夫吵醒了。他睡眼惺忪地直起身来,开始找他的烟盒。还没等找到,热情的游客已经把一支烟递到他跟前,虽说没插到他嘴里,但已放到了他的手上。喀嚓!这第四下喀嚓声是打火机的响声。于是,殷勤的客套也就结束了。这过度的客套带来了一种尴尬的局面。游客操着一口本地话,想与渔夫攀谈攀谈来缓和一下气氛。 “您今天准会捕到很多鱼吧?” 渔夫摇摇头。 “不过,听说今天的天气对捕鱼很有利。” 渔夫点点头。 游客激动起来了。显然,他很注重这个衣着寒伧的人的境况,对渔夫错失良机很是惋惜。 “哦,身体不舒服?” 渔夫终于从仅仅点头和摇头到开腔说话了。“我的身体挺好,”他说,“我从来没感到这么好。”他站起来,伸展了一下四肢,仿佛要昱示一下自己的体魄是多么的强健,“我感到自己好极了!” 游客的表情显得愈加困惑了,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问,这疑问简直要使他的心都炸开了: “那么,为什么您不出海呢?” 回答是干脆的:“早上我已经出过海了。” “捕的鱼多吗?” “很多,所以也就用不着再出海了。我的鱼篓里已经装了四只龙虾,还捕到差不多两打鲭鱼”渔夫总算彻底打消了睡意,气氛也随之变得融洽了些。他安慰似地拍拍游客的肩膀。在他看来,游客的担忧虽说多余,却是深切的。 “这些鱼,就是明天和后天也够我吃了。”为了使游客的心情轻松些,他又说:“抽一支我的烟吧?” “好,谢谢。” 他们把烟放在嘴里,又响起了第五下“喀嚓”。游客摇着头,坐在船帮上,他放下手中的照相机,好腾出两只手来增强他的语气。 “当然,我并不想多管闲事,”他说,“但是,试想一下,要是您今天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出海,那您就会捕到三打、四打、五打,甚至十打的鲭鱼。您不妨想想看。” 渔夫点点头。 “要是您,”游客接着说,“要是您不光今天,而且明天、后天,对了,每逢好天都两次、三次,甚至四次出海您知道那会怎样?” 渔夫摇摇头。 “顶多一年,您就能买到一台发动机,两年内就能够再买一条船,三四年内您或许就能弄到一条小型机动渔船。用这两条船或者这条机动渔船您也就能捕到更多的鱼有朝一日,您将会有两条机动渔船,您将会”他兴奋得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您将能够建一座小小的冷藏库,或者一座熏鱼厂,过一段时间再建一座海鱼腌制厂。您将驾驶着自己的直升飞机在空中盘旋,寻找更多的鱼群,并用无线电指挥您的机动渔船,到别人不能去的地方捕鱼。您还能够开一间鱼餐馆,用不着经过中间商就把龙虾出口到巴黎。然后”兴奋又一次哽住了这位游客的喉咙。他摇着头,满心的惋惜把假期的愉快几乎一扫而光。他望着那徐徐而来的海潮和水中欢跳的小鱼。“然后”他说。但是,激动再一次使他的话噎住了。 渔夫拍着游客的脊背,就像拍着一个卡住了嗓子的孩子。“然后又怎样呢?”他轻声问道。 “然后,”游客定了一下神,“然后,您就能够悠哉游哉地坐在码头上,在阳光下闭目养神,再不就眺望那浩瀚的大海。” “不过,现在我已经这样做了,”渔夫说,“我本来就悠哉游哉地在码头上闭目养神,仅仅您的喀嚓声打扰了我。” 显然,这位游客受到了启发,他若有所思地离开了。此时,在他的心里,对这个衣着寒伧的渔夫已没有半点的同情,有的仅仅一点儿嫉妒了。 (选自徽型小说鉴赏辞典,雷夏鸣译)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 A.小说善于使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渔夫两次“点点头”“摇摇头”的典型动作表现了他对游客不耐烦的心理状态。 B.“我感到自己好极了!”“这些鱼,就是明天和后天也够我吃了”,从渔夫的语言描写中,能够推知他满足于当下的逍遥生活。 C.殷勤惋惜疑惑热情嫉妒,游客对渔夫情感态度的变化增强了情节的曲折性,使人物形象逐渐丰满。 D.这篇小说取材于日常生活,蕴含了一定的人生哲理,它通过游客与渔夫的思想碰撞,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价值及人生追求的命题。 5.结合全文,分析文末两处“悠哉游哉”含义是什么。 6.小说第一、二段叙述了渔夫与游客的邂逅,以此开篇,有什么艺术效果?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认为,我国食品安全当前总体稳定向好,但仍要努力让监管工作始终“跑”在风险前面。 “我每天第一件事是检测鸡蛋质量。”江西省某养殖公司总经理说,“鸡吃的是东北运来的精选饲料,喝的是山泉水,为的就是从源头上保证鸡蛋的质量。” 某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其公司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包装上印有二维码,消费者只需扫一扫,产品信息、配料信息就一目了然。企业也可通过产品二维码追踪至成品生产厂、基料粉生产厂,甚至追踪到牧场,掌握生产过程每个环节的信息。 食药监总局要求,除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增强风险严控: 严控潜在风险。当前,新技术、新原料、新品种层出不穷,未知风险增多,一些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仍然游离于监管之外。比如,近年来网络销售、网上订餐等新业态的普及给监管带来了新挑战。 严控社会风险。随着人们生活条件改善,公众对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注重度越来越高。今年,食药监总局要继续增大信息公开力度,每周公布食品抽检信息。对总局发布的不合格产品抽检信息,企业所在地省局要在一周内向社会公开风险控制措施并报告总局,三个月内公开案件处罚结果并报告总局。 严控管理风险。基层专业技术力量、检验检测手段和经费短缺,个别地方还存有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也存有乱作为的问题。监管部门首先要对自己从严要求,严守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持续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摘编自跑在风险前面确保舌尖安全,原载人民日报2017年1月17日 材料二: 2015年中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样场所分布情况图 注: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相关抽检数据统计 (选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项目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6) 材料三: 当今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政府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大体能够分为单一部门管理和多部门管理两种类型,这其中又可分为分类管理和分段管理两种形式。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的修订过程中,中国食品安全管理模式调整为两段式的食品安全监管,主要是两大主体:农业部负责农产品生产环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则承担食品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的监管责任。过去分管部门多、职责不清,分段、分类两种管理形式交叉混杂的情况,在新法中得到了改善。 新法增添了很多新的监管内容,尤其是对有重要民生影响的产品实行了专门规定。从处罚力度来看,新法规定:出现问题后,罚款的金额达到30倍货值;累计三次以上被罚款、警告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就会面临停业停产乃至吊销许可证。“最严食品安全法”名不虚传。 (摘编自新食品安全法最严固定两段式食品安全监管,原载北京青年报2015年5月27日) 材料四: 德国将食品安全工作交由联邦食品与农业部统一监管,下设风险评估研究所和食品安全局两个机构。风险评估研究所主要负责食品安全相关风险的评估,并提交评估报告和政策建议。食品安全局负责风险管理,应对突发事件,协调国内各州食品安全事务以及与欧盟相关机构的联系。 法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主要由农业部、财经工业部和卫生部三个部门承担。农业部负责从生产到销售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包括制定相关技术规范。财经工业部负责市场交易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诚信监管。卫生部负责调查食品安全事件,并对违法行为实行处罚。 (摘编自罗云波等著国外食品安全监管和启示)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准确的一项是? A.AB.BC.CD.D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样工作涉及生产、流通、餐饮三大环节的各种场所,其中尤以对餐饮环节的抽检力度。 B.网购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样不合格率,这说明食品流通新业态的普及给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新挑战。 C.根据材料二可知,在生产环节的各个场所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抽检次数越多的场所,抽检样品不合格率越高。 D.新闻媒体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注重,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促使新的食品安全法增添了监管内容、增大了处罚力度。 9.中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如何?中国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与德国、法国有什么不同?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廷和,字介夫,新都人。父春,湖广提学佥事。廷和年十二举于乡。成化十四年,年十九,先其父成进士。改庶吉士。廷和人美风姿,性沉静详审,为文简畅有法。好考究掌故、民瘼、边事及一切法家言,郁然负公辅望。乾清宫灾,廷和请帝避殿,下诏罪己,求直言。因与其僚上疏,劝帝早朝晏罢,躬七庙祭祀,崇两宫孝养,勤日讲。复面奏开言路,达下情,还边兵,革宫市,省工作,减织造,凡十余条,皆切至。帝不省。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帝方猎宣府,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因请回銮,不报。复与大学士蒋冕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帝令谷大用扼关门,乃归。帝命回銮日群臣各制旗帐迎,廷和曰:“此里俗以施之亲旧耳。天子,不敢渎献。”帝再使使谕意,执不从,乃已。江左比岁不登,中官请遣官督织造。工部及给事、御史言之,皆不听,趣内阁撰敕。廷和等不奉命,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帝趣愈急,且戒毋渎扰执拗。廷和力争,言:“臣等与举朝大臣、言官言之不听,顾二三邪佞之言是听,陛下能独与二三邪佞共治祖宗天下哉?宪宗、孝宗爱民节财美政非一,陛下不取法,独法其不美者,何也?”因请究拟旨者何人,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帝因谢不审,顾戒所遣官毋纵肆而已,不能止也。廷和先累疏乞休,其后请益力。三年正月,帝听之去。明年六月卒,年七十一。居久之,帝问大学士李时太仓所积几何,时对曰:“可支数年。”帝慨然曰:“此杨廷和功,不可没也。” (节选自明史杨廷和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准确的一项是 A.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 B.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 C.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 D.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庶吉士”,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 B.“七庙”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后泛指帝王的宗庙。“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七庙”也是这个意思。 C.“宫市”,旧制,宫廷里需要的日用品,由官府承办,向民间采购。中唐以后,宫市改由太监直接办理,成为皇帝直接掠夺人民财物的一种最无赖的、最残酷的方式。 D.“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起的名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宪宗、孝宗都是庙号。庙号起源于秦朝。 1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杨廷和善于钻研,志存高远。他喜欢考察研究国家的旧制旧例、民情、边防事务及一切法家理论,志向远大,有成为宰辅重臣的愿望。 B.杨廷和注重礼制,讲究孝道。父亲去世时,他再三请求允许自己奔丧,皇上终于答应了;还劝武宗要参加七庙祭祀、孝顺供养两宫太后。 C.杨廷和不畏权势,敢于直谏。他极力劝谏皇上不要听信邪恶小人的话,要效法宪宗、孝宗爱护人民的做法。后来追究了拟旨人的责任。 D.杨廷和体恤民情,爱惜民力。因江东一带连年歉收,杨廷和等人不愿派官员督促织造,且趁机极力劝说不要派遣,但皇上没有听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因请回銮,不报。 (2)廷和等不奉命,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帝趣愈急,且戒毋渎扰执拗。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宋】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徙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注】张孝祥(1132-1169):南宋词人。此词作于作者请祠侍亲获准后,乘舟沿江东归途中。沉累:指屈原。虞舜:虞是传中远古部落名,就是有虞氏,舜为其,故称虞舜。杜若:一种芳草。 14.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A.词的上阕由自身遭际写起,继而描写登岳阳楼所见景象:日落君山,云气蒸腾,沅水、湘水两岸的草木表现葱绿,一弯残月,如帘钩高挂。 B.“西风千里”两句,承接上意,写湖海倦游的自己经过长途的江面飘荡,终于来到了游览胜地岳阳楼上;用比喻手法,于苍凉中给人以安慰。 C.“雄三楚”五句,写岳阳楼雄于三楚、吞吐七泽、隔绝九州的地势并发出感叹,以夸张、反问手法,极写所见景象气势的壮阔,词气跌宕飞动。 D.“沉累”,指无罪而沉于湘水的屈原。作者欲吊屈原而不知其处所,目力所及,只有渔儿樵子,他们为此而哀伤地写下与屈原同调的“离忧”。 E.结尾“回首”两句,用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回首叫虞舜”句和离骚辞语,抒发深沉的情怀。“杜若满芳洲”,以景结情,意味深长。 15.这首词借登楼远望、吊古伤今,表达了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 (2)荀子在劝学中,为了证明“学不能够已”的道理,使用了“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土地整治与开发项目用地承包合同样本
- 大学宿委会年终总结
- 水粉地球课件
- 网络销售技巧培训
- 水稻机插秧课件
- 二上标点符号讲解
- 食品中氢氧化钠含量检测分析
- 林业生物质能源利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儿科护理专业组长竞聘
- 无人机智慧停车管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DB61T-建设项目使用草地现状调查技术规范
- 安徽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应用BIM技术招标投标评标办法实施导则(2025版)
- 急诊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 (高清版)DG∕TJ 08-207-2008 房屋修缮工程技术规程
- 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修订稿)
- 国家智慧中小学教育平台应用培训
- 青少年无人机课程大纲
- 2025-2030中国耳鼻喉外科手术导航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剪彩仪式方案超详细流程
- 2024年二级建造师考试《矿业工程管理与实物》真题及答案
-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料的燃烧第2课时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合理调控化学反应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