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生物试题_第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生物试题_第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生物试题_第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生物试题_第4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生物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某同学在学习显微镜的使用后,记录了如下笔记,其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A双手握住镜臂,将显微镜轻放在桌面上,可安全取用显微镜B对光时,使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能方便找到目标物C镜筒下降时,要从侧面看着物镜镜头,能防止物镜镜头压到玻片D用右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闭上左眼,能清楚观察目标物2 . 下列关于小生态瓶设计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瓶制作完成后,应避免安放在阳光直射处B生态瓶中只放入河水和小鱼,也可构成一个微型生态系统C要经常给瓶中的小动物投放食物D制作好生态瓶要定期打开通入氧气3 . 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发现,视野过暗,看着不方便,应如何操作( )A将反光镜的平面镜换成凹面镜B将反光镜的凹面镜换成平面镜C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更低一些D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更高一些。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已经够模拟一个与生物圈相似、可长久供人类独立生存的生态系统B人类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大C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的年降雨量较多,植物比较高大5 .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是( )A烟草花叶病毒B枯草杆菌C葫芦藓D蝗虫6 .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b”字,观察的标本实际应是( )ApBbCqDd7 . 金龟子具有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这是(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环境对生物的影响D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影响8 . 生命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各种影响下列现象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A枯叶蝶静止时像一片枯叶B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C雷鸟的羽毛冬季为白色,夏季为灰色D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能加速岩石的风化9 . 在绿色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境条件是( )A动物B阳光C土壤D氮气10 .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A水体中过量的浮游生物会导致水质恶化B在寒冷地区栽种的橘,果实又小又酸C在阴暗环境中,人参生长得很好D干旱会使植物萎蔫11 . 下列显微镜操作中,转换镜头的正确操作是( )ABCD12 . 沙漠上植被稀少,影响植物在沙漠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B水C温度D空气13 . 生物体的最基本特征是( )A自由运动B都由细胞构成C生长和繁殖D光合作用14 . 鲫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对此最恰当的解释的(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改变环境C生物能适应环境D生物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15 . 青蛙冬眠体现了( )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适应环境D生物躲避敌害16 . 最早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A施莱登B达尔文C罗伯特 虎克D弗莱明17 .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乙丙分别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表示动物通过取食获得植物制造的含碳有机物C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空气中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D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18 . 下列哪种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A呼伦贝尔大草原B青海湖C人工蔬菜大棚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19 .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的所有非生物因素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着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D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20 . 下图分别是显微镜结构图及视野中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示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若实验室光线比较暗,应使用2上放大倍数较小的3和4的平面来对光B使用显徵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调节5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1C依据甲判断,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操作错误的步骤是染色D将视野由乙转换为丙时,向左上方移动临时装片后再转动2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21 .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设置对照实验B进行重复实验C控制单一变量D修改实验数据22 . 观察临时装片时,不能将显微镜向后倾斜的原因是( )。A对光效果不好B不利于调节粗准焦螺旋C装片里的液体溢出,污染显微镜D观察到的标本不清晰23 . 在稻田中,影响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 杂草 水分 土壤 田鼠 空气 蝗虫 稻螟ABCD24 . 在海洋的深处,我们没有发现绿色植物的踪迹,这是因为( )非生物因素影响了植物的生存A空气B水分C阳光D土壤25 . 生长激素是一种蛋白质,某同学为探究生长激素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请根据表格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A组B组C组实验步骤选取同样大小且健康的3只小白鼠,分成A、B、C三组定期注射适量生长激素定期饲喂与A等量的生长激素不做处理每天按时饲喂等量的食物,一段时间后,定期测定体重增重情况实验结果增重40%增重25%增重25%A该实验的不足之处是小白鼠太少,实验结果可能具有偶然性,不能令人信服B改正后,若他想探究生长激素能促进小白鼠的生长,应选择B组与C组对照CB组与C组实验结果相同的原因是B组饲喂的生长激素被幼鼠消化失去作用D根据实验结果,对生长缓慢的小鼠可采取的措施是定期注射适量的生长激素26 . 小芳某天的生物作业是自制生态瓶,她准备了小鱼、石头、容器和池塘水,如果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补充( )A分解者B生产者C消费者D非生物部分27 . 龟卵的孵化往往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为探究温度对某种龟卵孵化时间、孵化成活率及孵出性别的影响,研究者将数目相同的五组龟卵分别置于不同温度下孵化,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如果想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高的孵化成活率,龟卵孵化的最佳温度范围为2931B25时孵化成活率最高,所用时间最短C该种龟在不同温度下孵化出的幼龟雌雄个体比例不同D只想要雌性龟,应在33条件下进行孵化28 . 用目镜放大倍数是10,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的显微镜观察物体,那用这台显微镜所观察的物像和原来相比放大了( )A40倍B400倍C10倍D50倍29 . 保护色是自然界的常见现象,下列现象不属于保护色的是( )A冬天的雷鸟羽毛全是白色的B绿色草地的昆虫体色一般是绿色的C比目鱼的体色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D眼镜蛇颈部竖立时,显露出眼镜状斑纹30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的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的特征B影响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C自然灾害是破坏生物栖息地的主要因素D在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的生物类群是不同的二、填空题31 . 被称为“遗传学之父”的科学家是_32 . 识图填写。根据下图将下列生物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鱼 青蛙 蚯蚓 蝴蝶 细菌 龟 蜻蜓 燕子 蝗虫A _ B _ C _D _ E _ F _G _33 .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_,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_。34 . 不施加任何影响,用感官直接观察,如实记录研究对象的科学探究方法叫_法。35 . 将下列生活现象与其生物学概念搭配起来。变色龙随环境改变体色_A拟态箭毒蛙具有鲜艳的体色_B警戒色竹节虫的体形像竹节_ C保护色36 .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还要_。三、连线题37 . 连线题(1)把下面常见的现象与对应的生命特征用线连起来(2)把下列细胞的各个结构与其功能连接起来四、判断题38 . 判断题(1)染色体中含有遗传物质。(_)(2)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做生物学。(_)(3)生态因素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_)(4)只有动物才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一定的反应。(_)(5)生物体能适应各种环境,并影响环境。(_)(6)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_)(7)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的实验中,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亮度变亮,细胞数量减少。 (_)(8)科学探究中,提出的假设总是与实验结果相一致。(_)(9)在设计对照实验时,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均不相同。(_)39 . 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常见的是竞争关系、合作关系。(_)40 . “蚁穴溃堤”这句成语主要揭示了生物可对环境造成影响。(_)41 . 只要给生物空气和阳光,生物就能成活。(_)42 . 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就要修改实验数据_43 .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_)44 . 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正确的方法是用左眼观察右眼闭合_45 . 蚯蚓的运动要靠身体的肌肉收缩、舒张和刚毛的相互配合来完成。46 . 仙人掌为了适应干旱的沙漠,叶子变成了刺。_47 . 大树底下好乘凉是生物影响环境。(_)五、综合题48 . 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器具之一,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1)取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右手握住 _,左手托 _。(2)观察过程中,将10的物镜换为40的物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变_(填“多”或“少”或“不变”)(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若在视野的左下方,要想将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向_移动。(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光线太暗,应选用_A大光圈、凹面镜B大光圈、平面镜C小光圈、凹面镜D小光圈、平面镜(5)某同学将一张写有字母“b”的玻片标本片放在了载物台上进行观察。调节显微镜后,如果在视野中看到了物像,但是不够清晰,他可以转动 _使物像更清晰。六、实验探究题49 .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3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丙标签。在甲、丙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丙瓶中同时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根据实验回答问题:(1)请推测:一段时间后,_瓶中(甲、乙、丙)的蚯蚓蠕动会明显减弱。(2)该实验中,甲和乙可为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因此可说明:环境中的_能影响蚯蚓的生活。(3)为进一步探究光照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选择将甲瓶放在明亮处,那么应将_瓶放在黑暗处。(4)若仿照上述实验,设计一个探究土壤中农药对蚯蚓生存有没有影响的实验:可以取甲乙两瓶,甲瓶中放入_的土壤,乙瓶中放入_的土壤;放入等量且生活状况一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