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南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题(含解析)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 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副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a. 郡县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内外服制【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重人伦体现的是对宗族人伦道德的重视,这与宗法制相关,故本题选c。a、b、d属于行政制度。2.下图是北京蓟城柱。礼记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材料所体现的制度是a. 王位继承制b. 分封制c. 三公九卿制d. 郡县制【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体现的是分封诸侯的分封制,故b项正确;王位继承制是继承王位的制度,故a项错误;三公九卿制是秦朝的中央官制,故c项错误;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错误。3.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周朝a. 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b. 周天子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c. 周公取代周天子实行分封d. 总共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王【答案】a【解析】【详解】“(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体现出分封制以同姓为主,即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故a项正确;秦朝的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周公没有取代周天子,故错误;“立七十一国”是虚数,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不止71个,故d项错误。4. 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 )a. 分封制度b. 世袭制度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 宗法制度【答案】c【解析】【分析】略【详解】根据“政府组织”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朝设置的规范指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选c项;分封制度、世袭制度和宗法制度在秦朝以前就已经存在,排除abd项。5.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是a. 制定各种律例b. 实行郡县制度c. 强化中央机构d. 建立各地宗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反对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的背景,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秦朝制定各种律例,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强化中央机构,故c错误。秦朝也没有建立各地宗庙,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名师点睛】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6.与秦汉丞相制度相比,隋唐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主要在于a. 通过分散相权达到集权的目的b. 用六部牵制宰相的权力c. 通过加强相权达到集权的目的d. 取消宰相,加强皇帝权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秦汉时期设丞相一职,辅助皇帝处理政务,丞相位高权重;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互相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通过分散相权达到集权于皇帝的目的。故选a。考点:三省六部制。点评:还可以把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和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进行比较,但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三省六部制是封建君主专制,三权分立制度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7.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谏官的职能由评议皇帝变为评议宰相,这说明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提高,故d正确;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这说明唐代君主的权力受一定的制约,故a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宋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故b排除;宋代谏官向皇帝负责,故c排除。8.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令(中书省的官员),为挫败北方游牧民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会怎么做a. 交唐太宗裁定b. 交兵部出兵c. 交门下省封驳审议d. 交尚书处理【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三省六部的运行过程是:中书-门下-尚书-六部。由此可知,中书令起草了皇帝的诏令后,应该交给门下省封驳审议,故c项正确,abd错误。9.“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该机构设置表明a. 君主专制制度确立b. 中央集权加强c. 君主专制制度强化d. 中央机构的完善【答案】c【解析】从材料“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中可以分析出,这一机构是指军机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按照皇帝意旨办事,因此体现了皇帝集权,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与中央集权加强无关,故c项正确,b项排除;a项是秦朝确立的,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央机构的完善,故d项排除。点睛:首先通过“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分析出该机构是军机处;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10.“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表述与该制度相关的是a.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b.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c. “立嫡以长不以贤”d. “举孝廉,父别居”【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反映的是科举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排除;b项反映的是科举制,故选b;c项反映的是宗法制,排除;d项反映的是察举制,排除。【点睛】首先明确“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所反映的选官制度;然后结合所学分析四个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学习结束后,几位同学画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一幅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权是不断加强不断上升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错在皇权并不是不断加强不断上升的,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错在皇权并不是不断加强不断上升的,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错在皇权并不是不断加强不断上升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12.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体。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强调了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 政治文明受地理环境左右【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代希腊文明诞生因素,考查考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a项,先是通过对自然环境“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进行描述,接着对“文化渊源”、“民主制度的发展”进行合理推测,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故a项正确。b项、c项,材料中只是说这样的自然环境容易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并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只能”一词过于绝对,故b项、c项错误。d项,由材料中“倾向”、“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可知“完全”一词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13.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下图中几篇文章(书籍)。据此判断,该研究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a. 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政治文明b. 古希腊城邦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c. 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d. 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答案】d【解析】【详解】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包括地理环境因素、城邦制传统、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等,d符合题意;a和b只是强调了题干某一文章(书籍)涉及的内容,并不全面,故ab不符合题意;从题干所列书籍中可知,其研究与地理环境、城邦制度、社会环境、民主政治有关,分析选项,题干没有涉及近代文明,c不符合题意。14. 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的受到群众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对此,柏拉图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群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这说明a. 群体决策感情用事影响政治素质b. 雅典民主政治的原则逐渐遭到破坏c. 集体决策有利于维护雅典城邦安全d. 雅典的民主只是少数贵族的民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群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可以看到苏格拉底强调的是雅典民主制的弊端,群众因缺乏相应的专业素质,会产生决策失误的事实,故此题应选a项考点:古希腊的民主点评:雅典民主制度的缺陷:(1)民主范围非常有限,而且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少数男性公民的奴隶主专政,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政治权利;(2)小国寡民体制下造成直接民主的泛滥,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如抽签选举有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最大的弊端)(3)狭隘的城邦体制,最终无法容纳政治和经济的迅速发展。15.“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材料中的“法律”指的是a. 罗马法b. “陶片放逐法”c. 人权宜言d. 德意志帝国宪法【答案】a【解析】这一题中指的是罗马用法律征服世界,而这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根据所学这是指罗马法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故选a;b是古希腊的,c是法国的,d是德国的,都与罗马无关,故排除bcd。16.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a. 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b. 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c. 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d. 法典明文公示,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制定是罗马平民与贵族斗争胜利的结果,是古罗马成文法的开端。它的出现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权力,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罗马平民权益不受贵族的损害,故d项正确;a项体现不出“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故错误;雅典梭伦改革中的减负令,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故b项错误;c项也体现不出“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故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的主要理由。a项和c项虽然正确,但是不符合题干的要求,故排除。17.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虽然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在治国方面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a. 发展经济b. 武力掠夺c. 科技强国d. 制度创新【答案】d【解析】【详解】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影响了资本主义代议制方式,秦国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都属于制度创新,d正确。治国方面不是发展经济,也不是武力掠夺,科技强国也不是材料主旨,排除a、b和c。18.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b. 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c. 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d. 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并无实权,国家一切军政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内阁的出现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经过“光荣革命”后,建立内阁,并形成君主立宪制,内阁成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象征,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明朝最高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内阁并无实权;英国内阁行使最高行政权,是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c选项错误,明初丞相制度已被废除,不存在丞相;英国内阁的长官称为首相;d选项错误,中国内阁的设立使皇权得到空前强化;英国内阁的成立使国王权力被架空。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9.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变革,这是因为a. 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b. 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c. 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d. 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议会改革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英国议会改革的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所以选c。其它是错误的。20.“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 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b.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 市民的整体素质d. 革命的彻底性【答案】b【解析】【详解】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要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因此如何防止专制的产生,是资产阶级政体建立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因素,所以他们采用了用分权制衡的办法以防止专制的产生和保持政权的稳定。据材料“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可知,材料符合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原则,故选b;据上分析可知,材料没有体现公民的参与程度和市民的整体素质,a、c错误;据材料强调的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如何保证实现民主,而不是革命的彻底性,d错误。21.某历史教科书描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议会:“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这说明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a. 权力重心在议会b. 权力重心在国王c. 议会权力受国王限制d. 议会是国家的象征【答案】a【解析】【详解】“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这说明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议会成为权力中心,故a项正确;“光荣革命”中国王是被议会邀请来的,因而权力重心不在国王,故b项错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君主立宪制逐步确立,国王权力逐步受到议会限制,国王逐渐成为国家的象征,故cd错误。22.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a. 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b. 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c. 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d. 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作用。材料“须用法律来巩固”“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说明法律能够起到维护统治的作用,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材料主要说的是用法律来维护皇帝的权威,并非强调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排除a。b、c本身说法错误。答案为d。考点:罗马法点评:罗马法是历次考试的重点内容。罗马法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作为完备阶段,罗马法在维护罗马的统治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同时对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罗马法的影响如罗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对现在影响深远。23.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四条规定“在行窃时当场被捕的奴隶,则鞭打之,并把他从悬崖上抛下”;第二十三条规定“伪证被揭穿者,应从塔尔贝斯山崖上抛下”;第二 十四条规定“如暗地毁灭庄稼,则处以比杀人还严重的死刑”。这些规定反映出罗马法a. 重视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b. 注重运用法律调节社会矛盾c. 强调法律内容应具备广泛性d. 具有原始简朴和野蛮特点【答案】d【解析】材料中“崖上抛下”“严重的死刑”说明罗马法对于犯法者处理的刑罚严重,方法独特,显示出原始和野蛮的特点,故d正确;伦理道德没有体现出,故a错误;材料只是涉及处罚,没有调节的信息,故b错误;材料没有说明法律内容的很广泛,故c错误。24.在秦灭六国过程中,以丞相为首的中央官僚体系不断壮大;随着秦国不断占领六国土地,秦国原有地方官僚体系随之不断扩张。这些变化a. 提供了中央集权的有利条件b. 加剧了地方官僚的割据纷争c. 消除了王室贵族的政治影响d. 暴露了传统分封制度的弊端【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随着秦国不断占领六国土地,秦国原有地方官僚体系随之不断扩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吞灭六国后对地方采取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选项排除,a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封建社会本质上仍然属于贵族政治,c选项排除。材料与分封制无关,d选项排除。25.如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a.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汉景帝时,王国与郡一样成为国家的直接辖区。结合所学可知,发生这一变化是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为了削弱王国势力,将王国变为朝廷直辖区,汉武帝时朝廷直辖郡国数量大幅度增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王国控制区域缩小,诸侯国与朝廷的内部矛盾逐渐缓和,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逐渐缓和,不是激化;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地方行政体制的调整,不是中央行政体制的调整;d选项错误,王国控制区域缩小。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6.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a. 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b. 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c.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明朝内阁距皇帝寝宫有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皇帝寝宫只有50米”信息可知,这说明军机处受到皇帝的控制更强,从而在本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因此d选项正确。a、b选项是表面上的理解,不是本质;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专制皇权的强化,并非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27.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a. 汉朝的刺史b. 宋朝的通判c. 明朝内阁d. 清朝的军机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根据梁启超的描述,这一机构是十分机械化的,只负责跪受笔录,传达命令,因此这一机构指的就是清朝的军机处。这是明清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具体体现,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28.清朝前期,乾嘉学者继承顾炎武考据学的方法,博古不通今,论史不议政,涌现出吴派、皖派、扬州学派和浙江学派等各具特色的学术流派。他们都以考订实证为基本特征,标榜“汉学”,以别于官学、“宋学”。这反映了当时a. 经世致用深入人心b. 程朱理学遭受动摇c. 社会剧变思想活跃d.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清朝前期,乾嘉学者继承顾炎武考据学的方法,博古不通今,论史不议政”结合所学可知,乾嘉学者继承考究实践的方法,其背景就是因为清朝前期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d项正确。“深入人心”无法体现,排除a。程朱理学依然是统治思想,排除b。当时的进步思想只是局限于少数人,并未发动广大群众,也谈不上社会剧变,c项错误。29. 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 )a. 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b. 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c. 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d. 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古希腊是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与古罗马不符,a项错误;对后世民主政治影响较大的是古代雅典,不是古罗马,b项错误;罗马法的某些原则为欧洲法律的制定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罗马帝国最终衰亡,d项错在“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影响30.美国老报人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说,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这些史实表明。a. 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b. 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主张实行贵族政治c. 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d. 雅典的民主政治保护了全体公民的利益【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因作战失利受到惩罚”,反映的是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这体现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a、b项材料并未反映。d项说法本身错误。所以答案选c。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二、非选择题提醒:请同学们多一点耐心,认真审题,阅读材料,注意答题格式。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的教训,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将全国军政大权独揽自己手中。为处理政务,明成祖时期正式设立内阁,命令解缙等人并值文渊阁,参预机务,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1)中国古代丞相制度始于什么朝代?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朝内阁的职能是什么?材料二 公元前431年雅典居民人数约为40万,而享有公民权的只有4.2万,只占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左右。 世界上古史纲编写组世界上古史纲(2)依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的局限性?据所学知识,在当时雅典哪些人被排斥在民主殿堂之外?材料三 第3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十二铜表法(3)材料三体现基本原则是什么?十二铜表法的历史地位如何?(4)左图漫画反映英国确立了新的资本主义政体。该政体最早是通过哪一部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该政体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答案】(1)秦朝;参预机务;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2) 雅典民主是少数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外邦人和奴隶、他国公民被排斥在外。(3)原则:维护私有财产。地位: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4)权利法案。从人治转向法治,促进了英国的长期稳定发展。【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丞相制度信息的理解,结合所学,得出中国古代丞相制度开始于秦朝;由材料“明成祖时期正式设立内阁参预机务,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概括得出明朝内阁的具体职能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2)由材料二“公元前431年雅典居民人数约为40万,而享有公民权的只有4.2万,只占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左右”,概括得出雅典民主是少数男性公民的民主的局限性;结合相关的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妇女、外邦人和奴隶被排斥在外。(3)由材料三“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概括归纳出维护私有财产的基本原则;联系所学的知识,概括说明十二铜表法的历史地位,即罗马成文法的诞生。(4)依据材料四图片中的具体信息,理解其中限制王权、国王“统而不治”的状况,据此概括指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结合所学,指出该政体最早是通过英国权利法案而确立的;进而分析概括该政体所起的积极作用,即从人治转向法治,促进了英国的长期稳定发展等。32.材料一:鸦片战争爆发前,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于1840年1月16日到议会发表了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演说。议会中对战与不战争辩十分激烈。在工商业主、东印度公司的利益获得者、鸦片贩子支持下的自由党在议会中占多数,从而通过了要求政府对中国使用武力的决定。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材料二:1842年6月道光皇帝发了一道密谕,命令有关大员赶快与英国议和。这一密谕直接由皇帝口授,军机章京抄录而下达,朝中大员几乎无人知晓。紧接着,林则徐被革职,清廷大员伊里布等人与英国议和。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英国和中国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2)分别列举两国建立上述政治制度的重大事件。(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国王和中国皇帝在权利和地位上的不同。【答案】(1)英国君主立宪制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 (2)中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英国1688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3)英国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的象征,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利。中国皇帝至高无上,个人独裁,总揽行政、司法、军事等一切大权【解析】(1)政治制度:根据“自由党在议会中占多数,从而通过了要求政府对中国使用武力的决定”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根据“道光皇帝发了一道密谕,命令有关大员赶快与英国议和”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是君主专制制度。(2)重大事件:根据所学可知,中国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英国1688光荣革命胜利后颁布168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提升试题B卷-附答案
- 药品管理制度相关试题(附答案)
- 中外建筑艺术漫谈知到智慧树答案
- 导尿相关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新版《药品召回管理办法》培训试题及答案
-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知到智慧树答案
- 口腔护士四手操作流程试题(附答案)
- 2025年车辆挂名权抵押担保服务协议
- 2025年度汽车烤漆行业市场调研与咨询合同
- 2025年度城市污水处理设备采购安装及运营合同
- 中小学教师岗位安全工作指南培训
- DB14T 1596-2024玉米间作花生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 2025-2030坚果炒货市场发展分析及行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厨房安全知识培训
- 刑事撤案申请书
- 小学数学作业与核心素养的培养
- 2023年山东临沂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80篇试题及答案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范培训
- 企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制度
- 税务助理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国企)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