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海洋——21世纪的希望》优秀教案范文_第1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海洋——21世纪的希望》优秀教案范文_第2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海洋——21世纪的希望》优秀教案范文_第3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海洋——21世纪的希望》优秀教案范文_第4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海洋——21世纪的希望》优秀教案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海洋21世纪的希望优秀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3、初步了解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二、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很多说明文麋鹿、神奇的克隆、恐龙,这些说明文咱们一读题目就知道了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今天我们学的课文也是一篇说明文,齐读课题。这篇说明文要说明对象是什么的?(海洋)这里有一个破折号,起到了解释说明的作用,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二、品读感悟,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关系。 1.过去,人类对海洋怀着怎样的情感?打开书,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找出两个关键的词语(热爱、敬畏)。 2.人们为什么热爱海洋却又敬畏海洋呢? 生交流: 人们热爱海洋(“提供”“慷慨”“丰富”“每日不可缺少”)我们体会到海洋的无私、博大的胸怀。指导朗读。 “慷慨”是什么意思?这个词是用来形容人的,这里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人们敬畏海洋(因为它发起脾气来很可怕)哪些词语能体现出来?(无情地、掀翻、冲垮、毁灭)读着这句话你想起了什么?(赤潮、飓风、海啸等)指导朗读,即时评价。(老师感受到海啸的来势凶猛,令人望而生畏、毛骨悚然。) 瞧,海洋既能提供给人类协助,又直接影响和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可见它与人类的关系怎么样?(密切) 3.小结:这个自然段通过总写海洋和人类的关系密切,从正反两个方面实行对比。为了避免语言的枯燥无味,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形象描述,这样就生动、有趣多了。这样的写法下文中也有。 师生配合引读。 4.过渡,正因为这样,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什么叫“望洋兴叹”?“兴”在字典上的解释有:1、兴盛、流行;2、发出、发动、创立;3、起,起来;指名选择。 人们会发出怎样的叹息呢? 三、合作交流,深入了解海洋。 1.时代在前进,科技在发展,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的我们对海洋还是只能“望洋兴叹”吗?出示第4小节。(齐读) 2.快速浏览58小节,思考:21世纪的人类,生活将面临哪些困境?用直线划出,人们又是从哪几方面开发利用海洋的?用波浪线划出,在书上找找画画,有什么想法能够写下来,做做批注。21世纪的人类生活将面临哪些困境?我们来交流一下。能源危机 (近30年来,人类消耗了地球上三分之一的可利用资源。与此同时,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在30年内增长了一倍,并继续增长。陆地资源紧缺。) 食物匮乏 (“急剧”是什么意思?世界人口增长怎样急剧呢?1999年世界总人口已突破60亿,平均每年增长7800万人,2050年人口达到90亿,世界贫困人口已达13亿,约有8亿人缺粮。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已相当严重,除南极洲大陆外,地球上没有遭到污染的“净土”很难寻觅。) 电力紧张 出现干旱 空间狭小 面对这些危机,人类是怎样开发和利用的海洋的?(交流) 板书:能源危机 开发矿产资源 (读句子,海洋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希望,读出我们的自豪。指导读) 食物匮乏 索取高蛋白食物(读句子,海洋保健深海鲨鱼肝油、海参活宝,提取海洋生物基因能制成特效新药,那时,艾滋病、高血压、白血病早已不是不治之症。海洋怎么不是我们人类的希望呢?) 电力紧张 利用水能发电 出现干旱 淡化海水、缓解水荒 空间狭小 建设海底城市 当然,我们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远不止这些方面,这仅仅是作者列举了一些典型的情况来实行说明,这也是说明文的一种常用方法。 六、拓展延伸 1.海洋,以前孕育了生命,如今,又将解救人类于危难之中。不过,我们人类又是怎么对待这个蓝色希望的呢? 图片一:油船泄漏,海上漂满了数以万计的海鸟、海鱼尸体。 图片二:赤潮日益严重,数万公里海洋的鱼虾蟹大量死亡,成为死海。 视频日本海啸。 2.同学们,看着这些图片和视频,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让我们高声向全人类呼吁(生齐读最后一节)。 只有这样,海洋才会(生读:乐于做出它的奉献。) 4、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话(海洋二十一世纪的希望);万语千言只为大家谨记(海洋二十一世纪的希望)。 板书设计: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开发 利用 保护 珍惜 能源危机 开发矿产资源 食物匮乏 索取高蛋白食物 电力紧张 利用水能发电 出现干旱 淡化海水、缓解水荒 空间狭小 建设海底城市 篇二目标预设 1、阅读课文的语言文字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激发学生探究海洋的兴趣。 2、讨论发现“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感受文本内容的纲目与条理。 3、品味体会文本说明方法与语言特色,模仿文本语言实行表达。 重点、难点 感受文本的说明方法与语言特色,理解海洋真正是21世纪的希望。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所以在教学中,不但要抓住知识要点,更要引导学生注重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等。虽然这篇说明文文体简洁、通俗易懂,但同样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使用语言、感悟形象、晓悟情趣,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教学过程 一、生字词引文本,感对比说明 1、课文预习了吗?出示三个生字:“慷”“蕴”“胁”,指名读读,选择你认为难写的字写一写,注意提醒学生“慷”下面不是“水”。 2、这三个字课文中是怎么组词的? (威胁 慷慨地给予 蕴藏 ) 3、预习了课文,你能联系文本内容,用其中的一个词说说话吗?适机指导学生读读相关段落。 预设一:人们受到生态环境恶化、食物的匮乏的威胁,海洋慷慨地给予我们高蛋白食品。适机理解“匮乏” 预设二:世界受到能源危机的威胁,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预设三:人类受到电力缺乏的威胁,海洋蕴藏着海浪、潮汐等的无穷无尽的能量, 预设四:海洋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水资源,能够慷慨地给予人类以空间。 设计意图从词语入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理解词义。“慷慨地给予、蕴藏”是从海洋这个方面讲的,而“威胁”却是从人类现状方面说的,海洋“慷慨地给予我们了什么?它蕴藏了什么?人类的现状受到了什么威胁?这两个问题涵盖了文章内容的全方面,在这样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自不过然地理解了这三个词的意思,还进一步加深并拓展了文本内容的理解:人类面临的困境威胁,“慷慨地给予、蕴藏”突显了开发、利用海洋的美好前景,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关键句析段落 明文本结构 1、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用几句话简单地概括文本的内容,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归纳的。 预设一:找出文中的关键句,组合在一起。 预设二:将各段内容合理组合。 2、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读一读,在文本中找到与之相呼应的句段,师生对话交流,明确它们在文本中的作用。(中心句总起、过渡段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不同于别的学科,既有语言内容的学习,也需语言形式的掌握。本板块训练学生概括归纳文本内容的水平,明晰概括归纳的方法:能够逐段叠加整理段意,能够找出文章中关键句段。在读思议的基础上,文本的内容与框架便能够了然于心。 三、表达中品情感 悟语言特色 、读“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的段落,体会语言表达的特色。 读读文章的13自然段,作者是怎么表达人与海洋的关系密切的,找出的相关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预设一:从内容上谈。作者从两方面来说明这关系的密切。海洋对人类的利与弊,人类对海洋的敬与畏。引导学生读好关键短语:“航行的便利、丰富水产、不可缺的食盐、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城镇。”(出示与短语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预设二:从形式上注重。 1、说明文一般没有华丽的词句,也没有动人的情节,语言也平实朴素,所以会让一些读者觉得枯燥没意思,但是课文的语言特别的生动有趣,试着找一找。 2、在找的基础上出示以下句子: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 (2)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 (3)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聪明的你,发现了这些句子的特点了吗?注重加横线的字词,小组讨论交流,说说你的体会。(这些字词的使用使句子变得活泼生动了,海洋就像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会有人的动作和神情,海洋的形象一下子丰满、鲜活了起来。) 3、适机理解“望洋兴叹”及引号的用法。 (1)请课前查过字典的同学说说“望洋兴叹”的意思或者老师出示故事: 秋天的雨水使河水全部上涨,众多大川、小溪的水都流入黄河,水流汹涌而宽阔。于是河神洋洋自得,认为自己就是天下的了。他顺着水流向东而去,一直来到北海边。向东望去,却看不到水的边际。于是河神才改变自己先前得意洋洋的脸色,望着汪洋大海对北海神感叹说:“原来我自高自大,以为谁都不如自己,现在看来我是多么渺小。” 典故中的“望洋兴叹”是什么意思?叹什么?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我们课文中的“望洋兴叹”是什么意思?叹什么?为什么还加上双引号呢? (2)课文中还有一些加上双引号的句子,看看它们又隐含着什么秘密。 A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水球”。 B当前,陆地上的煤、石油等矿藏,因为长期开采,已越来越少,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思维的点,一点一得。引导学生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表达效果,以及注重引号的用法。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在说明的语言表达上有其独特的精彩之处,说明不是干涩的无情物,人有情,物亦有情。把这些精彩之处聚合在一起让学生实行整体的悟读,实现一课一得。 、读“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从语言中感受海洋的魅力。 自由读文章的58自然,每一段都尝试填一填。 海洋是个 ,人类 。 预设一:海洋是个聚宝盆,人类便把目光转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 1、你从聚宝盆看出了什么?课文中哪些语句能够看出我们在致力开发海洋? 2、比较朗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出示: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如今,一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3、小结:作者将海洋比作“聚宝盆”,让我们形象地感受到海洋内矿产资源的无穷无尽。你能像作者这样形象地表达吗?读读其它的段落,试一试。 预设二:海洋是个“食物柜”,人类向海洋索取高蛋白的食品。 预设三:海洋是个“能源站”,人类能够向海洋索取价格低廉。 预设四:海洋是个“家园”,人类能够在海底拓展生存空间。 预设五:海洋是个“淡水库”,人类用海水淡化的方法解决水荒。 设计意图语文的学习不但仅是理解,还要让自己的语言美起来。课文中形象的表述海洋是一个聚宝盆,本环节利用文本的内容,让学生实行创新的模仿,海洋是个“食物柜”、海洋是个“能源站”、海洋是个“家园”、 海洋是个“淡水库”,扎扎实实实行语言训练。 4、学到这儿,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你还想抛什么问题给大家思考? 海洋还是个 ,人类 。 设计意图读出理解是收获,读出问题也是收获。读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更是收获。此环节,旨在训练学生处理、概括信息的水平。 5、深入思考:海洋对于人类来说,是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呢?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说话训练,不但引导学生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到保护海洋、合理开发和应用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同时也理解到作为一名小学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积极探索海洋的奥秘,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作业中重迁移 达读写目标 你心目中未来的海洋是什么样子的?结合课文内容与搜集到的资料,写一篇短文,用上“慷慨地给予、蕴藏、威胁”等词。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把握使用语文的规律。此处是读写结合,与开篇理解前后呼应。意在趁热打铁,积累使用,把语言训练做得更扎实、有效。 板书设计: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聚宝盆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食物柜向海洋索取食物 能源站利用海洋发电 淡水库淡化海水 新家园建设海底城市篇三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生词,会用“因为”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2、 通过搜集课外资料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你亲眼见过海洋,了解海洋吗? 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密切的关系? 2、板书课题,读题: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3、质疑: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二、初读课文: 1、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通顺、读准确,理解生词 2、学习生词: 低廉威胁索取敬畏大显神威望洋兴叹喜怒无常 无穷无尽匮乏干旱回眸蔚蓝色 (1)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3)理解词义: 回眸:眸:指眼睛。是回过头来看的意思。 敬畏:又敬重又害怕。 匮乏:缺乏、贫乏的意思。 慷慨:本课指很大方,不吝惜的意思。 低廉:(价钱)低,便宜。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望洋兴叹:本课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3、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准确、流利) 4、指导分段: 全文可分几部分?哪部分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1)生读文分段(2)交流分段及段意 三、精读训练: 学习第一段: 1、找出这个段中的中心句: (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2、课文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 (读一读,画出相关语句) 3、交流: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食盐。”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热爱海洋) (2)“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敬畏海洋) 4、师生接读第一段: 生说说对“喜怒无常”和“望洋兴叹”的理解。 四、作业: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精读课文,从文中找答案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检: 1、默写词语 2、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