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能力训练题_第1页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能力训练题_第2页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能力训练题_第3页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能力训练题_第4页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能力训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能力训练题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飞鹰太空育种基地占地约800亩,游客到现场可以参观难得一见的垒球大的西红柿、篮球大的太空茄子等。下列哪些品种培育所依据的原理和上述作物类似( )A.人工栽培选育出矮秆抗锈病的小麦品种B.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番茄雌蕊柱头获得无子番茄D.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获得八倍体小黑麦2.二倍体水稻高秆对矮秆为显性,在矮秆品种田中发现了一株高秆植株,用这一高秆植株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了多个植株,这些植株有可能是( )A.不能开花结籽的矮秆植株 B.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C.能开花结籽的高秆和矮秆植株 D.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3.人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乙种生物生产甲种生物的一种蛋白质。生产流程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原料是A、U、G、CB.要用同种限制酶切割质粒DNA和目的基因,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在一起C.如果受体细胞是细菌,可以选用枯草杆菌、炭疽杆菌等D.过程中用的原料不含有A、U、G、C4.现有A、B、C三个番茄品种,A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B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C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若要利用上述品种培育获得aabbdd植株,至少需要几年( )A.2年 B.3年 C.4年 D.5年5.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根据图示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由花粉培养到植株A,体现了植物的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B.植株A一定为单倍体植株,其特点之一是高度不育C.在植株B的细胞中,每对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都是纯合的D.由花粉培养到植株B,经历了两年的时间6.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 )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人工诱变育种 D.细胞工程育种7.下列关于作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把两个小麦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常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B.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常采用单倍体育种C.培育无子西瓜可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三倍体西瓜雌蕊柱头D.袁隆平培育的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是基因突变的结果8.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和纯合子各占5/8、1/4B.后一种方法所得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引起的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9.(18分)如图为四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回答:(1)图中AD途径表示杂交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种,这是因为_。(2)若亲本的基因型有以下四种类型:两亲本相互杂交,后代表现型为31的杂交组合是_。选乙、丁为亲本,经ABC途径可培育出_种纯合植物。该育种方法突出的优点是_。(3)E方法最不易获得所需品种的原因是_。(4)下列植物中,是通过图中F方法培育而成的植物是( )A.太空椒 B.无子番茄 C.白菜-甘蓝 D.八倍体小黑麦10.(16分)通过DNA重组技术使原有基因得以改造的动物称为转基因动物。运用这一技术可使羊乳中含有人体蛋白质,如图表示这一技术的基本过程,在该工程中所用的基因“剪刀”能识别的序列和切点是-GGATCC-,请回答:11.(18分)假设A、b是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新品种AAbb,可以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品种AABB、aabb经过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_。经过过程产生的表现型符合育种要求的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将A_bb的玉米植株自交,子代中AAbb与Aabb的比是_。(2)过程常采用_得到Ab幼苗。与过程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的育种优势是_。(3)过程是用射线处理获取新品种的方法,处理对象常选用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这是因为_。(4)通过过程培育基因型为AAbbC的植株,采用的生物工程技术有_,与过程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育种的优势是_。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能力训练题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南水北调工程可能导致南方水系中的血吸虫随水北上,专家担心血吸虫会在北方水系中形成新的亚种或物种,对北方人民的健康形成新的威胁。假如南方的部分血吸虫来到北方,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 B.会因定向变异形成新的亚种或物种C.可能与南方的血吸虫之间形成地理隔离 D.可能与南方的血吸虫之间形成生殖隔离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共同进化是生物和生物之间生存斗争的结果B.生物个体的多样性组成了生物多样性C.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生物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3.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C.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4.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理解是( )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变异是不定向的 变异是定向的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遗传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A.B.C.D.5.中国有三个豹亚种:华南豹、华北豹和东北豹,三者有形态的差异。这三个豹亚种形成的原因是( )A.地理隔离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和生殖隔离的结果C.自然选择和地理隔离及生殖隔离的结果 D.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结果6.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 )A.黄色黄色、绿色 B.红眼果蝇中出现了白眼 C.猫叫综合征 D.无子西瓜7.小鼠种群经 X、Y、Z环节后,产生了新的物种,下列关于新物种形成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经过X、Y、Z过程后,小鼠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B.X表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Y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D.Z表示生殖隔离,阻断了种群间基因的交流,导致新种产生8.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物种是形态上类似的,彼此能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生物个体的总和B.物种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的,与其他类群有生殖隔离的类群C.区分物种有多种依据,但主要是看有无生殖隔离D.具有生殖隔离的种群未必存在地理隔离,具有地理隔离的种群也未必存在生殖隔离9.科学家对某地一种蟹的体色深浅进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不同蟹体色差异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中间体色适应环境,不易被天敌捕食 B.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生殖能力弱C.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食物来源太少 D.中间体色是一种适应性更强的新物种10.普氏野马是目前地球上惟一存活的野生马。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精心挑选出了两个家族的25匹普氏野马放归到自然环境中去。有人预计,数年后,这些野马将发展成为一个野生种群。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野外的普氏野马的基因突变频率将不断增加B.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还是一个种群C.野外的普氏野马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其某些基因的频率可能会发生变化D.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因环境不同而产生了生殖隔离11.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B.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C.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D.两岛上鸟类的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12.如图,某种群自由交配,获得F1,F1自由交配获得F2,整个过程中没有自然选择以及基因突变等使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种群A.F1和F2基因频率不同 B.F1和F2基因型频率不相同C.整个过程没有发生进化 D.F1和F2纯合子比例不同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52分)13.(24分)某生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1)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_。(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足够大、没有基因突变、没有自然选择、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_(会、不会)发生改变。(3)假如该生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个类型的个体,并且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4)假定该生物种群是豌豆,则理论上该豌豆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_、_。14.(28分)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其中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选择、基因重组、遗传漂变、生物个体的迁入、迁出等。某中学生物研究小组为证明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选用了纯种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进行实验。已知果蝇的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a.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雌性残翅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b.让子一代果蝇连续自由交配5代,同时在每一代中要除去残翅果蝇;c.当子六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统计子七代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分比;d.根据残翅果蝇的百分比计算出B、b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得出结论。请分析回答:(1)如果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在子三代长翅果蝇中纯合子占_。(2)如果在每代中不除去残翅果蝇,在子三代长翅果蝇中纯合子占_。(3)请判断该实验过程的设计是否科学?_。你的理由是 。(4)若让你对此实验过程进行改进,请设计出改进后的步骤。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雌性残翅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_;_;_。(5)请预期这种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育种参考答案1-8 CABBD/BCC9.(1)从F2开始出现性状分离 (2)甲乙 4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基因突变频率低且不定向 (4)D10.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3)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有互补的碱基序列) 细菌质粒或病毒(4)人体蛋白质基因在羊体细胞内控制合成人体蛋白质(5)安全;因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没有改变,控制合成的人体蛋白质成分没有改变(或不安全,因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可能由于羊细胞中的某些成分的影响,合成的人体蛋白质成分可能发生一定的改变)11. (1)杂交育种 2/3 32(2)花药离体培养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3)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细胞分裂旺盛,发生基因突变的几率较大(4)基因工程、植物组织培养 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进化参考答案1-12 BCABA/ABBAC/CC13. (1)0.5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