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政治哲学第四课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 状态和趋势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小题总分80分)1、中国的历史建筑非常注意与环境的结合,充分利用周边环境来表达建筑的设计意图和功能。象北京的颐和园,凭倚西山和玉泉山,与环境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国园林里“借景”的重要概念。这种设计蕴含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是A、坚持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的观点B、以规律客观性为前提的观点C、坚持联系的观点D、坚持实践创新的观点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据此回答24题2、这种看法的合理之处在于A、承认外部环境对个人成长有重要作用B、否认外部环境对个人成长的作用C、肯定了外部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决定作用D、否认了内因的条件作用3、这种看法的不合理之处在于A、否认了内因和外因有一定的联系B、夸大了内因的作用C、夸大了外因的作用,并使之绝对化,否认了内因的作用D、否认了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4、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一个人的“赤”与“黑”关键在于A、意识的能动作用B、有利的外部条件C、周围环境是否有利于他的成长D、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5、质变与量变的根本区别是A、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B、事物能否在性质上发生根本变化C、事物在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D、事物产生时间的前后6、事物量变和质变的根源是A、质变是由内因引起的,量变是由外因引起的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贯通所引起的C、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引起的D、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引起的7、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A、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B、承认矛盾C、承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D、承认世界是变化发展的8、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分歧就在于A、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B、发展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C、全面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D、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9、下列表述,属于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是A、“力不若牛,走不如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D、“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我国的古语、诗词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审美价值,而且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回答1013题10、“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新雷(清张维屏)“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所体现的哲理是A、内外因的辩证关系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1、“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表明的哲理是A、要抓住机遇促成事物质的飞跃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C、要重视内因的重大作用D、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12、清朝诗人赵翼诗云:“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表明了的哲理A、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趋势C、事物之间都处在联系之中D、运动是物质的惟一特性13、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说明内因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重大作用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没有外因事物也不能发展A、B、C、D、14、下列符合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九层之台,起于垒土A、B、C、D、15、培根有句名言:“顺境中的美德是自控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蕴含的哲学道理是内因通过外因才能起作用注意矛盾的转化,强调内因的决定作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起来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A、B、C、D、饮茶对健康有益,但茶叶中含有相当量的氟元素,氟元素超过安全量,就会引起氟魔牙和氟骨病的生产。回答1617题16、材料表明的哲理是A、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D、矛盾双方只有对立没有统一17、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事情不能做得过了头B、将量变控制在一定程度C、做事情要坚持适度的原则D、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18、“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的根本性措施之一。”这一论断蕴涵的哲理是A、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顺序上的变化也会引进质变B、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C、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流才能解决矛盾和问题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9、在生活和工作中,有的人顺利时就盲目乐观,遇到困难时就从此一蹶不振。这些思想方法的错误在于了解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不了解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犯了一点论的错误不了解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和性的统一,犯了简单化的错误不了解认识是不断发展的A、B、C、D、20、“有的时候,为了前进必须后退。为了达到前进的目标,必须经过迂回曲折。在战争中有这种现象,在经济建设中有这种现象,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这种情形。”这段话告诉我们A、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B、整个世界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21、苏轼在范增论中说:“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之,而后谗入之。”其哲学寓意是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22、下列名言中,与“千里长堤,溃于蚁穴”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B.一叶落,而天下知秋矣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D.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23、1928年,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经过从动物实验到人体的长期反复过程,1942年,青霉素成为人类战胜病菌的有力武器。但是,青霉素不能治疗结核菌等病菌的感染。之后,人们又发现了金霉素等,形成了抗菌素家庭。这表明新事物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 新事物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新事物在与旧事物的斗争中成长 新事物发展要经历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A. B. C. D.24、近年来,中美首脑多次会晤,就反恐.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全球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发展。但美国政府在台湾等问题上经常制造麻烦,始终未停止对台军售,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反对。中美关系的发展过程说明当前世界格局朝着两极化方向发展 中美之间既有共同利益,又存在不同利益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再由质变到量变无限循环往复的过程A. B. C. D.25.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动力越来越大,运力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这表明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B.新事物是旧事物矛盾演变的结果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26.走进新时代的歌词(节选):“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上述歌词体现的哲学观点是事物的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 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特殊性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总方向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特征之一A. B. C. D.27.“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的观点,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反映了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D唯心论与形而上学的联系28.当今世界,一国的安全问题不完全局于一国之内。随着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社会正成业务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国安全问题解决得好可能惠及别国,反之,则可能殃及他国,国家安全在一事实上程度上显现出“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以下选项中与上述特点无关的哲道理是: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D事物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2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这句话的哲学依据是量变的积累可以引起质变 恶与善本身是不同质的事物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可以相互转化A. B. C. D. 30.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实施这一战略的哲学依据是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ABCD31.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许多人对此提出疑义。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在四月登庐山实地考察,亲眼见到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于是在梦溪笔谈中指出:“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有四月花,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根据高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便降低0.6。白诗中的大林寺位于庐山香炉峰顶,海拔约1200米,比平地气温约低7左右,因此,在农历四月上旬,当庐山脚下的九江市已是“芳菲尽”的时候,山顶上的大林寺则是桃花盛开,一片春色。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色表明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不同的发展阶段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事物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事物存在的发展的状况受具体条件制约A. B. C. D.32.江苏华西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华西村发展的重要经验是“吃透两头”、“两头一致”。“吃透两头”就是“吃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吃透”本地工作实际。“两头一致”就是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与老百姓保持一致。这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综合与分析的辩证统一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A B C D33.右边的漫画表明A前者是经验主义,后者是教条主义B前者是教条主义,后者是经验主义C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D要在矛盾特殊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的普遍性34.北京农业在借鉴全国农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依靠大城市辐射,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和休闲农业,从而走在全国前列。这说明A. 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联系 B.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C. 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D. 外因通过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35.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36.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地区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都把GDP最大化增长作为唯一目标,但随着时问的推移,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在发展观问题上的历史教训主要是:A没有把握好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 B没有抓住主要矛盾C. 没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没有很好地贯彻全局观念37.蟾蜍有毒,蟾衣却可入药。某青年农民偶然看到了蟾蜍蜕变的过程,于是开始了巧获蟾衣的探索。经过反复 观察、实验、总结,发现蟾蜍蜕皮是其生长过程的自然现象,一般在黑夜发生,过程很短,然后马上吃掉;还发现蟾蜍的眼睛对运动的物体敏感。根据这些情况,他发明了通过控制光线、在水中获取、用光照引吸幼虫喂养等技巧获取蟾衣的方法,终于闯出了低成本、省劳力、不破坏生态平衡且有巨大经济效益的致富道路。巧取蟾衣之所以可能的哲学依据是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 认识规律及其实现条件才能利用规律客观事物发展有自己的特殊规律 规律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A.B. C. D.38.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都必然要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五个不同发展阶段。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但是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则众说纷纭,争论不已。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几乎都卷入了这场被称为“古史分期”的学术大讨论中,相继出现了“三论五说”:西周封建论、战国封建论、魏晋封建论和春秋封建说、秦统一封建说、西汉封建说、东汉封建说、东晋封建说。上述材料说明:所有争论都无法推翻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人类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解释具有历史性与自然科学相比,历史学作为人文科学不具有客观性和精确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须抛弃这些毫无意义的历史纠葛A B C D39.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A.否认了事物的客观性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40.国泰民安是中国人历来的社会理想,而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因为“思所以危则安”。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则安是因为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不同质的事物 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同质的事物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包含 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A B C D二、非选择题(20分)41.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国家决定从2020年起每年将安排103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农村税费改革;鼓励、支持金融组织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继续对农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进行调控;继续坚持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20分)参考答案http:/www.DearEDU.com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1-5.CACDB 6-10.CBDDA 11-15.ABBCB 16-20.BCACC21-25.DDCBD 26-30.DCABC 31-35.CACBB 36-40.DBACC二、非选择题(20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包钢集团考试题型及答案
- 临床遴选试题及答案
- 大气干旱试题及答案
- 大班棋力考试题及答案
- java多态方法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 2025年材料物理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 2025年科学是美丽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增灯光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交警招录考试题库
- 碳纤维、粘钢加固施工方案
- 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单元测试卷
- DB23∕1270-2019 黑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浅谈地下室底板无梁楼盖设计
- ISO14001内部审核检查表
- 立柱桩施工汇总
- 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 管理会计知识点整理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治疗
- 工程进度款支付申请书
- 我国常见的草坪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