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博雅闻道联合质评)明代内阁无定员,品级也没有限制,其选派或出于皇帝“钦定”,或是储君在东宫时的旧僚,或由阁臣秘密推荐,或由吏部推荐,经皇帝批准使用。这说明明代内阁()a决策机制具有随意性b没有固定的职责权限c无法对皇权形成制约 d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解析:选d。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内阁成员选拔的随意性,即内阁无定员,品级无限制,据此可知内阁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故选d项。材料未提及内阁的决策机制,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内阁的职责权限,排除b项;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无法对皇权形成制约,但材料未涉及这一方面,排除c项。2(2020福建福州质检)据统计,明代监察御史共209人,其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者只有29人。实际充任给事中之职者,一般都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这表明当时()a科举是官员的主要来源 b君主专制空前强化c注重考查监察官员素质 d监察机构日益膨胀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明代的监察御史大多出身进士,并且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由此可知明代注重监察官员的素质,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明代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而不是突出科举制,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君主专制,排除b项;材料并未说明监察机构的膨胀,仅仅说明对监察官员的考核和选拔,排除d项。3(2020山东日照校际联合检测)明成祖朱棣规定,藩王不得干涉地方政治军事事务,不得擅自离开封地,不得结交地方官员。这一规定有利于()a建立权力制约机制 b保证吏治清正廉洁c维护皇室独尊地位 d保持中央政令畅通解析:选d。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对藩王权力的限制,这一规定有利于保持中央政令畅通,故选d项;材料未体现出权力制约机制,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对藩王权力的限制,与整顿吏治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对藩王权力的限制,没有体现出维护皇室独尊地位,排除c项。4明代规定:凡内官或内使(皇帝身边的官员或太监)传旨,内阁和各衙门必须覆奏皇帝,再次直接得到旨意后,才能施行。这一规定反映出明代()a皇权专制开始渗入各部门b注重政治权力规范化运行c内阁大臣的职权得到扩大d行政决策正确性得到提高解析:选b。据材料“凡内官或内使(皇帝身边的官员或太监)传旨,内阁和各衙门必须覆奏皇帝,再次直接得到旨意后,才能施行”可知,这一过程反映出明代注重政治权力的规范化运行,故选b项。5(2020山东临沂模拟)浙江、江西和苏松地区是明朝赋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基于此,明政府规定户部官员不得任用上述地区之人。这反映了当时()a选官任官注重地域间的均衡b限制地方官与宗族势力勾结c经济发展状况影响官员升迁d防范官员舞弊实行职务回避解析:选d。材料“浙江、江西和苏松地区是明朝赋税收入的主要来源明政府规定户部官员不得任用上述地区之人”,体现了官员任用中的回避制度,意在防止官员与地方势力勾结,徇私舞弊,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官员任用中的回避制度,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对中央户部官员任用的限制,而非对地方官的限制,排除b项;经济发展状况与官员升迁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6明代派遣监察御史分赴各省区巡察,考核吏治等,称为巡按。巡按的监察御史定期更换,有时还会被临时调换监察区。这表明明代()a监察体制具有动态性b监察权分散,独立性强c监察官员侵夺行政权d监察权混乱,腐败严重解析:选a。“巡察”“定期更换”“被临时调换监察区”,体现出动态监察,这说明明代监察体制具有动态性,故选a项。监察官员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监察权最终集中于皇帝,不能体现监察权独立性强、监察官员侵夺行政权,故排除b、c两项。从材料看不出监察权混乱,腐败严重,故排除d项。7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说:“初只承庙谟商戎略而已。”但以后事权逐渐扩大,“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据此可以获取关于军机处的正确信息是()a最初只负责宗庙和通商b雍正时可决策军国大事c乾隆朝最终取代了内阁d主要负责皇帝旨意传达解析:选d。据题干“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可知,军机处取代内阁,成为传达皇帝旨意的主要机构,故选d项。初期军机处的职责是处理西北军务,排除a项;军机处可以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但没有独立的决策权,排除b项;仅由材料信息不能直接得出军机处在乾隆时期取代内阁,排除c项。8雍正年间,担任过军机大臣的有怡亲王允祥(皇族)、大学士张廷玉(汉人)、大学士蒋廷锡(汉人)、贵州提督哈元生等,他们的官职高低不等。据此推测军机大臣的选任应取决于()a学问与才识的高低b军事素养的强弱c同皇帝关系的亲疏d是否是皇族成员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得出,军机大臣出身不同,地位相差悬殊,最恰当的解释是这些人可能都是皇帝信任的人,故选c项。从材料不能看出学问与才识的高低,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指出几人的军事素养,而且大学士是文官,故排除b项。依据材料知识可知,军机大臣既有皇族,又有非皇族,故排除d项。9康乾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奏事进言的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该制度()a不利于皇帝获取信息 b滋生因循守旧的风气c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 d弱化了对官员的控制解析:选c。据题干中康乾时期的奏折制度“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可知,该制度可减少中间环节而提高效率,故选c项;密封报告本身就是一种信息获取,排除a项;奏折制度可以较好地反映真实情况,与因循守旧无关,排除b项;奏折制度有利于强化皇帝对官员的控制,排除d项。10(2020广东清远质检)雍正帝发布圣谕:“地主事务皆发端于州县,头绪纷繁,情伪百出,而膺斯任者,类皆初登仕籍之人,未练习于平时,而欲措施于一旦,无怪乎彷徨瞻顾,心志茫然。”此圣谕的直接目的是()a加强对知县的惩戒b以法律治理地方官c重视知县、加强对知县的“指导”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地主事务皆发端于州县而膺斯任者,类皆初登仕籍之人,未练习于平时心志茫然”可知,知县均是初入官场之人,对于复杂情况的处理,会有茫然、彷徨和瞻前顾后等情况,这是雍正对知县的理解,正因存在这种情况更需要加强对知县的指导,故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均排除。11康熙在评论明朝政治得失时处处都显得小心翼翼,对其制度、文化的态度也相对温和。康熙的评论与是时士人的反思与检讨相比较,其主要分歧在于,前者坚守明太祖开创的政治传统,而后者却欲重返历代君主,尤其是明太祖“施暴”前的“三代之治”。这反映出康熙()a重视历史经验总结 b反对儒家的历史文化c与士人的矛盾尖锐 d坚持专制主义的立场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前者坚守明太祖开创的政治传统”可知康熙加强君主专制的主张,这反映出康熙坚持专制主义的立场,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康熙坚持君主专制的立场而非总结经验,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儒家文化,排除b项;与士人的矛盾是现象而非本质,排除c项。12(2020江苏淮南二模)清代司法实践中经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是律,因时所需,皇帝谕旨,内外条奏,均可定为条例,三到五年修例一次,因而旧例不断修改,新例不断增加。清代司法实践()a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 b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c缺少严格的司法程序 d违背以人为本的精神解析:选b。材料“清代司法实践中经常起作用的是例三到五年修例一次,因而旧例不断修改,新例不断增加”,说明清代司法实践中的例是不断更新的,因而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故选b项。13清史稿载:“世谓(内阁)大学士非兼军机处,不得为真宰相。胜此任者,非以其慎密,则以其通敏。慎密则不泄,通敏则不滞,不滞不泄,枢机之责尽矣。”该记载()a体现军国大权尽归内阁b显示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c证实清朝中央集权强化d说明军机大臣需敏锐严谨解析:选d。材料“胜此任者,非以其慎密,则以其通敏”表明军机大臣需要慎密通敏,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军机大臣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故a项错误;同理,题干与经世致用无关,故b项错误;清代军机处实际上反映的是专制皇权的强化,故c项错误。14(2020北京东城区期末)下图是中国古代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分布比例示意图。其变化的原因是()a中央官制的变革 b政治中心的转移c经济格局的变化 d统治疆域的扩展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宋以后,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得南方地方行政区划分布比例在不断地上升,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发展对行政区划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重心的南移而非政治中心的转移,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统治疆域的扩展,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初承袭的是晚唐五代藩镇支郡县的政区统辖模式,藩镇之长官节度使是事实上的高层政区首脑。太祖立国之初,即罢诸强藩典中央之兵,次则集天下精兵于京师,以削弱藩镇之力量。太宗时所有统县政区都直属中央。取消高层政区的后果,是中央难以因地制宜地处理数以百计的统县政区的行政事务,中央政策在地方之执行又缺乏有效监督。此后,转运使成为高层地方行政组织。摘编自余蔚宋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材料二大明政权建立之初,地方上承袭了元代的行中书省制度。明初承袭了元代行省权大且集中的基本特点,“举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朱元璋认为这无疑会对其新王朝构成潜在的威胁,便把元代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即以承宣布政使司管理地方政务,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司法狱政,都指挥使司掌地方军权。但其不可克服的缺陷也日益凸显:地方最高权力向三司分流,从而使地方明显缺乏自己的政治“中枢”,严重影响了地方行政管理的效力,并且过于分权与钳制也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督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监察官的面目出现,并在实际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迅速成为地方政权的最高中枢,弥补了这一“真空”,并凌驾于“三司”之上,总领一省、数省的军政、民政,从而日益走向封疆大吏。摘编自史云贵承袭与变异:明清督抚制度述论(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宋、明改变前朝地方制度的相同原因。分别采取了什么对策,效果如何?(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明后来调整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同原因,并请说明宋、明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解析:(1)第一小问相同原因,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信息从前朝地方权力威胁中央集权角度回答;第二小问对策,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归纳;第三小问效果,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了宋代“积贫”“积弱”的局面,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回答明朝对策的效果。(2)第一小问相同原因,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从二者共同目的回答。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可知,宋、明前面改革均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后面的调整均是为了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二者都在加强中央集权与地方提高行政效率间寻求平衡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者均实现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的目标。答案:(1)相同原因:前朝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对策:宋,削夺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做知州;通判监督知州;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编选禁军。(任答两点即可)明,地方实行三司分权;实行督抚制度。效果:宋,防止了藩镇割据局面重演,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带来了“积贫积弱”的弊病。明,防止了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2)相同原因:提高行政效率。特点:统治者在加强中央集权与提高行政效率之间寻求平衡点;总的趋势是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强化。16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代部分王朝的国号国号来源秦周天子封秦人祖先为附庸,邑于秦汉项羽封刘邦为“汉王”;萧何认为“语曰天汉,其称甚美”隋北周时,杨忠受封为“随国公”,忠子杨坚晋爵“随王”。及杨坚篡周,以“随”意不祥而改为“隋”唐北周时,李虎受封为“唐国公”。其孙李渊在太原起兵后称“唐王”,后来建国,国号“唐”宋后周末年,赵匡胤升任宋州节度使。篡周建宋后,诏曰:“唐开基,因始封而建国,宜国号大宋。”大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国,其汉译名为“大蒙古国”。1271年忽必烈颁布建国号诏:“可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大明旧说朱元璋曾“为明教徒”“因明教而建国,故以明为国号”。现多认为出自易经乾卦“大明”之文:“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大清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号“金”;1636年,皇太极易国号为“大清”。“清”可以表达天、太平、广大之义,也可以表示王者风范,王政理想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国号”这一主题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解析:据表格中各个朝代命名的方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总结,其一,强调国号的继承性,如秦朝、汉朝、隋朝、唐朝,国号来自建国前的封国、封邑及爵名,这是从全局的共同性方面来考虑的;其二,强调国号的变化,如元朝国号不再采用建国前的封国、封邑及爵位,而是以文义建国号;其三,我们可以从单个的朝代“国号”来考虑,如清代,清王朝最初的国号是“金”,然而皇太极时期,“金”国号已不利于安抚其已统辖的汉、蒙民族,特别是金灭北宋的“靖康之耻”,时刻刺激着汉人民族主义思潮,因此改国号为“清”。总而言之,对国号的思考和看法实际上考查了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历史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能否正确地进行历史分析。答案:示例一(从全局共同处着眼)看法:国号往往具有鲜明的继承性。说明:秦朝、汉朝、隋朝、唐朝,国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适应前照灯随动转向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跨境返程投资管理办法
- 专项债券绩效管理办法
- 职务发明作为知识产权出资的科技成果转化协议
-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折价入股合作经营协议
- 古典园林门窗定制制作与安装工程承包协议
- 水面承包经营权流转与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合同
- 文化产业项目合作保密及版权保护合同
- 部门级安全管理办法
- 退伙协议书合同范本:创业团队成员退伙合作协议
- 连锁餐饮学生管理办法
- 铁路信息技术课件
- 房屋市政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指南
- 小学冠词教学课件
- 工程造价咨询绿色施工支持措施
- 大模型时代:生成式AI发展与科技创新范式
- 法律法规师德师风培训内容
- 江苏欧立可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石油添加剂N-甲基苯胺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黄浦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上海新教材沪教版)
- 《中国尖锐湿疣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解读
- 2025安全注射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