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课青春的证明,青春有格,(1)由“格”你会联想到什么?(2)格律、格调、风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你如何理解这些句子中的“格”?,格是正确(符合)规范、范式、规矩、界限的意思。放飞梦想的青春时代,我们可以张扬、放纵、探险、自由、任性、哭闹,但是做起事来我们要守规矩,我们要让青春有格调。,对“格”的认识,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2体会“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能够在学习、生活中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荣辱意识,“至善”的追求,能够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够“见贤思齐”,端正自己的行为,追求理想的境界。,自主学习1青春并不意味肆意放纵,总有一些不能违反,一些不能逾越。2我们要知,懂;有所为,有所不为。3“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在行动之前,;在行动之中,;在行动之后,反思。4“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意识,触碰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的事情坚决不做。5“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拒绝,不断。6.“止于至善”是一种,是一种的精神状态。7“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的习惯,“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8.榜样不仅是,而且是。榜样昭示、的基本态度,给予我们力量。,一、行己有耻出处:论语子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1.“行己有耻”的含义,孔子曰:“行己有耻”,简单地说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正如朱熹所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这就告诉我们人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释文解义,2.行己有耻的要求,需要我们有羞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行动之前,审查愿望;行动之中,监督调解;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能力。,二、止于至善,1.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典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光明正大的品德,鼓励天下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2.止于至善的要求,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在生活中寻找“贤”并将他们作为榜样。,榜样的作用?,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而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国家才会变得更好。,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身行为。,一,探究一:行己有耻,新课探究,很多时候,公交车上年轻人们“镇定”地坐在老弱病残孕的座位上,丝毫没有意识到身旁站着的老人,如果换成是自己的爸爸妈妈或是爷爷奶奶呢?,图中学生行为如何?你会成为其中的一员吗?,教材P28阅读感悟“卢梭的忏悔”和P31相关链接1学生分享卢梭的忏悔录部分内容(见教材P28),体味其中的道理。2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例如:不伤害别人;不说谎,不欺骗;遵纪守法;相互尊重;信守承诺(1)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2)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也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做人要有自己的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说谎、欺骗是一种不良的道德品质,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探究二:君子慎独,变形题:今天我们实行无人监考的考试方式考数学,考完后排名。老师发完卷子走了,刚开始大家在认真做题。一会儿,我遇到一道难题怎么算也不行,看到邻座的同学已经做出来,而老师又没在,我就想抄袭他的。我心里还是纠结“这是考试,不管老师在不在,都要遵守考试纪律”“这次考试完,老师排名次,如果这道题写错了,名次我有可能就排在后面,回家妈妈又得唠叨我”。“我”该怎么办?帮“我”出出主意?,不看,不管有没有老师我们都要遵守考试纪律。,小明这学期又被选上“三好学生”,这是他连续三次当选了。当有同学问他时,他说:我每天晚上都要对自己今天的行为进行思考、检查,看看是否有不足之处,今后注意自己的言行。,小明的话对你有什么启发?,平时我们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小明做到了“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探究三:三省吾身,教材P30阅读感悟“微尘”及探究与分享1学生分享教材P30“微尘”的事迹,体味爱的奉献。2学生分享教材P30童小勇事迹,并探讨:(1)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2)看到这封感谢信,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探究四:见贤思齐,(1)上述同学的议论说明了少数同学心目中“对做公益事业能否长期坚持下去”持怀疑的态度;但更多的同学是赞赏童小勇同学的行为,并能从中受到感染、鼓舞,体现了榜样的力量。,(2)我会被童小勇同学的行为感染,为他点赞,并打算在学习中生活中以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去帮助他人、关爱他人。,相关链接:大学中说:“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探究五:胸怀天下,1、你是否赞同上述观点?2、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哪些品质?,诚实、自信、善良、宽容、勇敢、坚毅、关爱他人、爱国,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礼记学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慎独”与“三畏”“四知”,故君子三畏、四知,以慎其独。勿谓暗室可欺,屋漏可愧,一动一静,神明鉴察,十目十手,理所必至,况报应昭昭,不爽毫发。关圣帝君觉世真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后汉书.杨震传: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又传赞:震畏四知。后多用为廉洁自持,不受非义馈赠的典故。,拓展提升,思考1:面对“中国式过马路”,有网友说:半夜回家,即便在没有行人和车辆的路口遇到红灯,我也会耐心等待。对此现象展开讨论。一方观点:“遵守法律必须依靠强制力”一方观点:“内心自觉是遵守法律的根本”你怎么看?思考2:君子“三畏”“四知”,到底在“畏”什么?,青春不可负,去经历,去体验,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这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寄语:,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谚语:人无耻,无自立。这是说()A.因为有羞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B.人只有无耻,才能自立自强C.人要没有任何廉耻心,才能自立D.没有了羞耻心,就不能独立,2.成功人生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反思,学会自省。下列名言能体现自省的有()A.吾日三省吾身B.小信成,则大信立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2016年9月份开学后,发生了多起针对学生的诈骗案。古人云“行己有耻”,人应该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有羞耻之心,而在这些诈骗分子的眼里,受骗人的死活不会触动他们,良心和耻感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列。“行己有耻”要求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能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