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病条辨叙,汪廷珍,2,【汪廷珍】(1757-1827)字玉粲,号瑟庵。淮安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中一甲第二名进士。嘉庆时直上书房,教导后来的道光帝读书。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卒赠太子太保。,博学多通,然不为著述。为人风裁严峻,立朝无所亲附。其著作后人辑为实事求是斋集。立朝30多年,以文章品谊闻于天下,被誉为“正人”。卒谥文端。,3,清史稿汪廷珍传卷364,汪廷珍,字瑟庵,江苏山阳人。少孤,母程抚之成立。家中落,岁凶,饘粥或不给,不令人知。母曰:“吾非耻贫,耻言贫,疑有求於人也。”力学成乾隆五十四年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大考,擢侍读。未几,迁祭酒。六十年,以事忤旨,降侍讲。嘉庆元年,直上书房。大考,擢侍讲学士。母忧归,服阕,补原官。七年,督安徽学政。任满,复督江西学政。累迁侍读学士、太仆寺卿、内阁学士,皆留任。,4,廷珍学有根底,初为祭酒,以师道自居,选成均课士录,教学者立言以义法,力戒摹拟剽窃之习。及官学政,为学约五则以训士:曰辨涂,曰端本,曰敬业,曰裁伪,曰自立。与士语,谆谆如父兄之於子弟。所刻试牍,取易修辞之旨曰立诚编。士风为之一变。十六年,授礼部侍郎。复直上书房,侍宣宗学。十八年,典浙江乡试,留学政,任满回京。二十二年,署翰林院掌院学士,擢左都御史,充上书房总师傅。二十三年,迁礼部尚书。二十四年,仁宗六旬万寿,庆贺期内遇孝慈高皇后忌辰,部臣未援故事疏请服色,坐率忽,降侍郎。逾年,复授礼部尚书。,5,道光二年,典会试,教习庶吉士。车驾谒陵,命留京办事。三年,宣宗释奠文庙礼成,临幸辟雍,诏曰:“礼部尚书汪廷珍蒙皇考简用上书房师傅,与朕朝夕讲论,非法不道,使朕通经义,辨邪正,受益良多。朕亲政后,畀以尚书之任,尽心厥职,於师道、臣道可谓兼备。今值临雍,眷怀旧学,加太子太保。”四年,仁宗实录成,赐子报闰主事,孙承佑举人。五年,回京,协办大学士。七年,卒,上震悼,优诏赐恤,赠太子太师,入祀贤良祠,命大阿哥赐奠,赐银千两治丧,谥文端。江苏请祀乡贤,特诏允之。,6,廷珍风裁严峻,立朝无所亲附。出入内廷,寮寀见之,莫不肃然。自言生平力戒刻薄,凡贪冒谄谀有不忍为,皆守母教。大学士阮元服其多闻渊博,劝著书,廷珍曰:“六经之奥,昔人先我言之,便何以长语相溷?读书所以析义,要归於中有所主而已。”服用朴俭,或以公孙弘拟之,笑曰:“大丈夫不以曲学阿世为耻,而徒畏布被之讥乎?”后进以文谒,言不宗道,曰:“异日恐丧所守。”属官有例送御史者,持不可,曰:“斯人华而不实,何以立朝?”后皆如所言,人服其精鉴。,7,温病条辨作者吴瑭(1758-1836),字鞠通,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其书完稿于1798年,出版于1813年。,8,温病条辨体例,卷首:原病篇(引经19条)卷一:上焦篇卷二:中焦篇卷三:下焦篇卷四:杂说卷五:解产难卷六:解儿难创立温病的三焦辩证学说,继承和发展了叶桂的卫气营血辩证,所创设的方药,很多沿用至今。是温病学的重要著作。,9,段落大意,第一段:介绍温病病多而方少的情形。第二段:世人对温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混同于伤寒。第三段:说明温病条辨的撰述原委及刊刻始末。,10,第一段,论述温病“病多”而“方少”的现状。六气皆可化温方书涉及温病者殊少,仲景之书不及温病,后世之士鲜能变通,11,人之所病,病病多医之所病,病方少,忧虑,苦恼,何人所云?,借说温病,甚于温病:介词,比更,12,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为阳邪兼温,与温相反,但可化热,君火,郁久可化热,兼有温邪,相火,皆可化热成温病,病多,13,仲景之书,方书之祖,专论伤寒,未及温病,方少,返回,14,其余五气,概未之及。,前置的宾语,如“下此以往,未之闻也”伤寒论序,作者谓圣,述者谓明。,创作的人创立新说,开山立祖成为宗师的人,阐述的人能阐发明白前人学说的人,礼记乐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15,知十,论语公冶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返回,阙如,论语子路“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16,按图索骥,按照图样寻找良马,比喻拘泥不知变通。语本汉书梅福传:“欲以三代選舉之法,取當時之士,猶察伯樂之圖,求騏驥於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17,重点内容,字:亡无。词:已、亡如、知十、阙如、按图索骥。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以阙如为耻,不能举一反三,惟务按图索骥。,返回,今译:无奈社会上缺少善于类推有才能的人,且往往把缺而不言当作可耻的事,不能举一反三,只是(不知变通地)追求按照图纸寻找骏马。,18,第二段,世人对温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混同于伤寒。,19,王叔和,撰写脉经,整理伤寒论,以为伤寒法可治一切外感病,故而影响后世。,御风以絺,以细葛布抵御风寒,喻方法不当,徒劳无效。,20,陶华,陶华,明初医家(1369-约1450年)。字尚文,号节庵、节庵道人,余杭(今属浙江)人。习儒精医,于伤寒尤有研究。著有伤寒六书(又名陶氏伤寒六书)六卷(1445年),流行较广,颇有影响。,21,亟,j,(1)副词。表示时间,相当于“急”、“赶快”。(2)急躁。(3)紧迫;紧急。,q,副词。屡次;一再。,返回,22,吴又可与温疫论,吳有性,字又可,江蘇吳縣人,明末清初著名醫學家,為溫病學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溫疫論是吳有性唯一一部傳世之作。共二卷。主要闡發溫疫之病因、病机、証候、治療,敘述溫疫的各种兼挾証治。17世紀中葉細菌學出現前,溫疫論提出了:“夫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气間別有一种异气所感”,這种异气即“戾气”。這种學說是十分先進的。,23,方中行,明末医家,名有执,字中行。著有伤寒论条辨、本草钞等。,喻嘉言,明末清初伤寒学医家。名昌,字嘉言。著有医门法律、寓意草、尚论篇。,刘河间,金代医学家。名完素,字守真。河北河间县人,号河间居士,故人称刘河间。金元四大家之首,寒凉派的创始人,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24,方中行,方有执(15231593?),字中行,明代医家,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因前后两妻及子女五人病死而发愤学医,四方游学。方氏推崇仲景之学,精心于伤寒论,认为治伤寒要“心仲景之心,志仲景之志以求之”。方氏认为伤寒论杂病论经王叔和编次,成无己的注解,多有改动窜乱。于是历经二十余年,对伤寒论逐条加以考订,在七十一岁时完成伤寒论条辨8卷。,25,喻嘉言,喻昌(1585-1664年),字嘉言,号西昌老人,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有寓意草、尚论篇、医门法律等。尚论篇(1648年),又名尚论张仲景伤寒论,全书共8卷。是书认为林亿、成无己过于崇信王叔和,只有方有执作条辨,得伤寒论之要旨,削去王叔和序例,然而犹未完备于是他重新编订,自抒己见。他在伤寒六经中以太阳为大纲;太阳经中又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大纲全书提纲挈领,条理分明。在“温病论”中主张温药治温病。,26,刘河间,刘完素(约1120-1200年),金代医学家,字守真,号河间居士。河间(今河北)人。提出了“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认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都可以化生火热病邪,认为人体致病皆为火热,治病需从寒凉法入手,以降心火、益肾水为第一要旨。刘氏一生著述较多,主要有黄帝素问宣明论方(1172年)15卷,素问玄机原病式(1186年),内经运气要旨论(即素问要旨论),伤寒直格(1186年)3卷,伤寒标本心法类萃2卷等。,27,【墨守】,1.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后因称善于防守为墨翟之守,简称“墨守”。2.谓固执保守,不思进取。,28,六经,伤寒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将外感疾病中错综复杂的证候表现,划分为以经脉命名的六种病,并以此解释疾病部位,证候性质、邪正盛衰、传变规律,以及立法处方等问题。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及其络属脏腑是六经辨证的物质基础。,29,中流一柱,黄河三门峡出口有三座石岛顶住黄河的激流,从北而南称为梳妆台、,炼丹炉和砥柱石。砥柱石是成语中流砥柱的出处。中流一柱即中流砥柱。喻担当重任,支撑危局的人。,返回,30,刘河间之学,朴而少文,论简未畅,方杂不精,承后乏人,下士怪訾,其学不明,其说不行,31,下士闻道,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高明的理论总不为下愚之人所理解,故而笑之。,32,温病的认识演变史,晋王叔和,伤寒法治一切外感,明陶华,杜撰伤寒法治六气,明吴又可,温疫论治时疫,明清方中行,明清喻嘉言,列温病于伤寒之外治法未离伤寒之中,金元刘河间,独知热病,学说未行,33,重点内容,字:词:疴、御风以絺、迨、困、亟、中流一柱。句:盖自叔和而下,大约皆以伤寒之法疗六气之疴,御风以絺,指鹿为马,迨试而辄困。,返回,今译:从王叔和以后,大致都是用伤寒的方法治疗六气造成的外感病,这种治法就像用细葛布挡风一样,混淆了伤寒病与温病,等到临床运用就感到行不通了。,34,1、而世之俗医遇温热之病,无不首先发表,杂以消导,继则峻投攻下,或妄用温补,轻者以重,重者以死。,返回,今译:而社会上一般的医生遇到温热病,都是首先发汗解表,并且用消积导滞的方法搀杂其中,接着就用猛药攻下,或者乱用温补药,轻的病人因此加重,重的病人因此死亡。,35,第三段,说明温病条辨的撰述原委及刊刻始末。,36,溯:说文“逆流而上曰溯洄”,溯:(异体:泝、遡)s(1)逆流而上。(2)往上推求;回想。,逆流而上,往上推求,推究探求,37,返回,句:我朝治洽学明,名贤辈出,咸知泝原灵、素,问道长沙。今译:我们清朝政治和谐,学术昌明,名医一批批出现,都知道从灵柩、素问中探求医学的本源,向张仲景的书籍求教。,38,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又号上律老人。江苏吴县人,清代康乾时的著名医家。有临证指南医案十卷,后附幼科心法及温热论治各一卷;叶天士医案存真三卷。皆为门人及后人整理。,39,40,犹且各是师说,认为正确意动用法,叶天士温病论,好学之士,粗工,贪常习故者,咸知向方,未达精旨,各是师说,41,哲:说文“知也”,知通智,即智慧。,异体:喆zh(1)明智。(2)贤明的人。(3)通“折”。折狱。(4)哲学的简称。(5)姓。,42,多音字:y,yn,yn,yn,y繁体:【厭】(一)y(1)压;倾复。(2)镇压;抑制。(3)迷信,又称“厌胜”。(二)yn(1)饱;满足。后作“餍”。(2)憎恶;嫌弃。(3)通“嬮”。美好。(三)yn(1)闭藏。(2)梦惊;做恶梦。后作“魇”。(3)沉溺。(四)yn安闲,安稳。后作“懕”。(五)y(1)厌浥潮湿。(2)通“撎”。长揖。,厌,43,希:仰慕,後汉书王畅传:“府君不希孔聖之明訓,而慕夷齊之末操,無乃皎然自貴於世乎?”晋左思咏史之三:“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吾慕魯仲連,談笑却秦軍。”,44,贸贸:目不明貌,引申为不明方向,礼记檀弓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郑玄注:“貿貿,目不明之貌。”,45,况乎心理无异,大道不孤,人们的内心是相通的,没有不同,高深的理论,旦暮:早晚。喻短时间内。史记魏公子列传:“吾攻趙旦暮且下,而諸侯敢救者,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46,折杨皇华,庄子“大声不入于里耳,折杨、皇,则嗑(xi)然而笑。”,听然,史记司马相如传“亡是公听然而笑。”听然:张口笑貌。,夭札,遭疾病而早死。夭本指短命而死,札指众人大批死亡。,47,听:笑貌,48,知我罪我,孟子滕文公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后用“知我罪我”表示别人对自己的毁誉。,49,繁体:【騭】zh:公马升评定,骘,50,劝说吴瑭急出其书,社会急需:拯溺救焚,不待整冠知音必遇:心理无异,大道不孤得失毋计:知我罪我,一任当世,51,尔雅释天,正月为陬,二月为如,三月为窉(bng),四月为余,五月为皋,六月为且,七月为相,八月为壮,九月为玄,十月为阳,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52,重点内容,字:溯、秉禀、华。词:当名辨物、向方、是、秉、哲、厌、抗志、希、贸贸、摅、笥、亟、夭札、听然、评骘、梓、壮月。,53,2.好学之士,咸知向方,而贪常习故之流,犹且各是师说,恶闻至论。其粗工则又略知疏节,未达精旨,施之于用,罕得十全。译文热爱医学的人都知趋向正道,但是墨守常规的医生仍旧各自认为自己老师的学说正确,厌恶听取高明的理论。那些技术不高明的医生又只稍微了解一些粗浅的内容,不能明白精辟的含义,并在医疗实践中加以运用,因而很少能取得满意的疗效。,54,3、吾友鞠通吴子,怀救世之心,秉超悟之哲,嗜学不厌,研理务精,抗志以希古人,虚心而师百氏。,返回,今译:我的朋友吴鞠通吴先生,怀有拯救社会的心愿,具有超过一般人悟性的智慧,喜欢学习而不满足,研究理论追求精通,立志高远而希翼追步古人,虚心地向各位医家学习。,55,一、选择题1“抗志以希古人”中“希”意思是()A羡慕B仰慕C仿效D胜过E学习2“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中“如”意思是()A到去B像C词尾D奈E如何,练习,56,3“六气之中,君相两火无论已”中“已”意思是()A.完B过C通“以”D通“矣”E停止4句中“以”与“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中“以”义相同的是()A.所谓温者,寒中之温,以其书本论伤寒也B父以授子,师以传弟C推而行之,以治六气可也D以阙如为耻,不能举一反三E抗志以希古人,57,5“且惧世之未信之也,藏诸笥者久之”中“诸”意思是()A.之B各C之于D众多E于6“咸知溯原灵素,问道长沙”中“问道长沙”谓()A询问到长沙的路B向张长沙(仲景)问路C向张仲景请教D向张仲景的著作求教E向长沙问路,58,7“子云其人必当旦暮遇之”中“旦暮”意思是()A.早上B晚上C早晚D很快E一会儿8“穷源竟委,作为是书”中“穷源竟委”意思是()A探究流派B探究源流C探究根源D不分源委E分清本末,59,二、填空题1“虽然,作者谓圣,述者谓明”中“作者”谓_,此指_;“述者”谓_,此指_。2“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以阙如为耻”中“亡如”意思是_,其中“亡”通_,“阙如”意思是_,其中“阙”通_。3“若夫折杨皇,听然而笑”中“听”应读_;“听然”意思是_。4“嘉庆十有七年壮月既望”中“有”通_;“壮月”指阴历_;“既望”指_。,60,三、词义解释题1吾友鞠通吴子,怀救世之心,秉超悟之哲。秉:哲:2抗志以希古人,虚心而师百氏。抗志:希:3述先贤之格言,摅生平之心得。摅:4使夭札之民咸登仁寿者。夭札:仁寿:5遂相与评骘而授之梓。评骘:梓:,61,课外阅读1夫立德立功立言圣贤事也。瑭何人斯。敢以自任。缘瑭十九岁时。父病年馀。至於不起。瑭愧恨难名。哀痛欲绝。以为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閒。遂购方书。伏读於苫块之馀。至张长沙外逐荣势。内忘身命之论。因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越四载。犹子巧官病温初起。喉痹。外科吹以冰硼散。喉遂闭。又徧延诸时医治之。大抵不越双解散。人参败毒散之外。其於温病治法。茫乎未之闻也。後至发黄而死。,62,瑭以初学。未敢妄赞一词。然於是证亦未得其要领。葢张长沙悲宗族之死。作玉函经。为後世医学之祖。奈玉函中之卒病论亡於兵火。後世学者无从倣效。遂至各起异说。得不偿失。又越三载。来游京师。检校四库全书。得明季吴又可温疫论。观其议论宏阔。实有发前人所未发。遂专心学步焉。细察其法。亦不免支离驳杂。大抵功过两不相掩。葢用心良苦而学术未精也。又徧考晉唐以来诸贤议论。非不珠璧琳琅。求一美备者。葢不可得。其何以传信於来兹。瑭进与病谋。退与心谋。十阅,63,春秋。然後有得。然未敢轻治一人。癸丑岁。都下温役大行。诸友强起瑭治之。大抵已成坏病。幸存活数十人。其死於世俗之手者。不可胜数。呜呼。生民何辜。不死於病而死於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因有志采辑歷代名贤著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閒附己意。以及考验。合成一书。名曰温病条辨。然未敢轻易落笔。又历六年。至於戊午。吾乡汪瑟庵先生促瑭曰。来岁己未。湿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标准)裁定书撤回协议书
- (2025年标准)材料买卖协议书
- 初中物理常见实验教案与操作指导
- 大数据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二零四年度高科技项目美元融资合同
- (2025年标准)贝壳认购协议书
- 2025年度冷链物流仓储配送一体化服务合作协议
- 2025年度生物医疗耗材全国代理销售及市场推广服务合同
- 2025新型LED节能路灯产品开发与制造合同
- (2025年标准)保障供应协议书
- 有理数计算试卷
- 文档管理系统方案
- 运用PDCA降低I类切口感染率模板课件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课件-电梯安全知识
- 车辆转让合同电子版下载可打印
- 深圳填海工程施工实施方案
- BB/T 0023-2017纸护角
-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
-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教材
- 疫苗运输温度记录表
- logopress3培训视频教程整套模具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