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培训--市卫生局_第1页
埃博拉培训--市卫生局_第2页
埃博拉培训--市卫生局_第3页
埃博拉培训--市卫生局_第4页
埃博拉培训--市卫生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10.28,EBOLA:疫情与防控,.,2,主要内容,既往疫情与认知病原学临床特征流行病学全球疫情现状疫情概况国际响应目前我国应对策略,2,2,2,.,3,EBOLA的发现(/CN/10.3981/j.issn.1000-7857.2014.24.001),1976年,两起以“出血性呕吐、鼻出血、出血性腹泻”为特征的不明原因疾病报告1976年6-7月,苏丹南部、热带雨林首发病例、当地一家棉花厂、医院传播持续至1976年11月,约产生15代人传人病例,共报告284例病例,死亡151人。1976年8月底,从扎伊尔、热带雨林指示病例、疟疾、超过25%的续发病例与医院内注射有关。累计318例,死亡280人病死率高于苏丹疫情。,3,3,3,.,4,在病毒的世界里人类才是入侵者(,1976年,两个不同的团队分别在苏丹和扎伊尔对事件展开调查,并发现EBOLA病毒。两起EBOLA病毒型别不同;英国一名实验室人员因此感染;,4,4,4,.,5,1979年之后,埃博拉病毒在非洲消失15年之久。,1977,扎伊尔西南部、教会医院9岁女孩,EBOLA,感染途径不详1979,苏丹再次出现;34例病例,22人死亡美国科学家重返扎伊尔,一无所获1989-1990,美国康宁公司、莱斯顿镇菲律宾猴子、新型EBOLA1992,意大利菲律宾猴子,5,5,5,.,6,非人灵长类动物与EBOLA疫情(,6,1992年11月,西非,科特迪瓦,黑猩猩;1994年,瑞士女科学家,解剖猩猩尸体怀疑疟疾?最后发现塔伊森林型EBOLA新型EBOLA,6,6,.,7,灵长类-丛林-蝙蝠-EBOLA,1994-2012年新发国家(不含实验室感染)加蓬,1994,金矿工地;南非,1996,从加蓬输入后,院内感染;乌干达,2000,古鲁(Gulu)镇,葬礼;2007-2008年,本迪布焦型,新型EBOLA2001-2003,加蓬和刚果,大规模调查222个不同鸟类样品、129个小动物样品和679个蝙蝠样品,用抗体法和PCR法同时检测,这一次在三种蝙蝠样品中发现埃博拉病毒感染的迹象。(,7,7,7,.,8,果蝠与EBOLA(,8,29个样品阳性16个蝙蝠样品有埃博拉病毒抗体13个蝙蝠样品有埃博拉病毒基因片段相比采集的679个蝙蝠样品,只占4%没有两者兼有阳性没有从蝙蝠体内发现活病毒蝙蝠作为埃博拉病毒宿主的证据还不充分,之后科学家继续在非洲疫区抓蝙蝠,希望能分离到埃博拉病毒,始终没有成功。这次的结果具有里程碑意义,8,8,.,果蝠的分布,.,全球既往疫情概况,.,11,EBOLA-全球人与动物疫情分布(/csr/disease/ebola/maps/en/),.,12,EBOLA生态学假设(/CN/10.3981/j.issn.1000-7857.2014.24.001),病毒主要在果蝠间自然循环、传播偶尔可传播给黑猩猩、大猩猩等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以及森林羚羊和豪猪等哺乳动物,人类通过接触这些动物而感染发病;果蝠还可直接将病毒传播给人;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最终导致人类疫情暴发流行。,12,12,12,.,13,病原学特征(http:/visualscience.ru/en/projects/ebola/poster/)(:8080/kxtb/CN/abstract/abstract515440.shtml),埃博拉病毒属与马尔堡病毒属和Cuevavirus属同归为丝状病毒科埃博拉病毒为单股负链、不分节段、有囊膜的RNA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该病毒一般呈现线形结构,也可能出现”U”字、”6”字形、缠绕、环状或分枝状等多种形态病毒直径80nm左右,但长度变化很大,一般为1000nm,最长可达14000nm,病毒基因组大小约19kb.,13,13,13,.,14,病原学特征(http:/visualscience.ru/en/projects/ebola/poster/)(:8080/kxtb/CN/abstract/abstract515440.shtml),埃博拉病毒属包括5个种:扎伊尔型苏丹型塔伊森林型本迪布焦型莱斯顿型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条件下60min可被杀死对次氯酸钠和消毒剂敏感,主要靶细胞是血管内皮细胞、肝细胞、巨噬细胞等通过抑制天然和获得性免疫应答反应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肝脏为代表的多脏器损伤,引发严重的发热、出血、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症状,14,14,14,.,15,临床特征,潜伏期2-21天一般为8-10天尚未发现潜伏期有传染性,早期常见症状非特异性发热、厌食、虚弱无力,可伴寒颤、肌肉疼痛、精神萎靡等病后57天可在面、颈、躯干和手臂等部位出现弥漫性红斑样斑丘疹可出现胃肠道症状,如严重水样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等病程后期部分患者可出现内出血和外出血,15,15,15,.,16,流行病学认知,截止2012年,人间疫情局限在中非部分国家除实验室感染外,仅瑞士女科学家在非洲之外地区确诊,16,16,16,.,17,流行病学认知,传染源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狐蝠科的果蝠有可能为本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病毒含量。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17,易感人群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特殊人群医务人员病人家属,17,17,.,.,19,流行病学认知,2012年以前非洲7个国家,共报告病例2300余例,其中死亡约1500人,病死率25%90%;扎伊尔型病死率(47%90%)苏丹型(36%65%)本迪布焦型(25%36%)塔伊森林型仅1例人感染发病疫情主要发生在相对封闭的偏远农村地区与野生动物暴露有关医院内感染传播,2014年中非-西非首次在非洲国家的首都等大城市出现疫情发病规模有史以来最大此次疫情却有几处是以往疫情爆发史上前所未见的,这是第一次在该地区短时间内暴发大量感染,也是首次蔓延至大城市地区的感染,同时还是第一个得到世界范围如此重视的一次疫情。,19,19,19,.,20,2014年西非EBOLA/csr/disease/ebola/situation-reports/en//report/guinea/ebola-virus-disease-outbreak-response-plan-west-africa,20,20,20,.,21,21,截至2014年10月25日/iris/bitstream/10665/137185/1/roadmapupdate25Oct14_eng.pdf?ua=1,21,21,.,22,截至2014年10月25日/iris/bitstream/10665/137185/1/roadmapupdate25Oct14_eng.pdf?ua=1,.,23,疫情进展(第16周-第37周)/map/liberia/west-africa-ebola-virus-disease-evd-outbreak-trend-9-sep-2014,23,23,23,.,24,24,波及的国家与地区(第43周)/map/liberia/west-africa-ebola-virus-disease-evd-outbreak-trend-220ct-2014,24,24,.,.,西非疫情流行原因及特点,疫情大规模流行原因首次在西非国家发生,缺乏处置经验当地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环境卫生、丧葬习俗及宗教信仰影响人口跨境流动频繁疾病在人口密集区域传播疫情特点持续时间长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城市和农村均有流行医务人员感染严重,.,西非三国重要疫情参数(截至8月28日),.,WHO对西非疫情难以遏制的解析/mediacentre/news/ebola/25-august-2014/zh/,8.15-有几个因素可以解释医务人员感染率较高现象。个人防护装备短缺或使用不当对付这么大规模疫情的医务人员太少充满爱心的医务人员远远超出所建议的安全工作时间在隔离病房工作。,8.11-快速遏制埃博拉疫情面临的障碍缺乏能力很难控制感染埃博拉管理框架人手问题:一个为70名患者提供治疗的机构至少需要250名卫生工作者。恐惧难以克服病毒的传播能力,28,28,28,28,.,疫情地区分布/iris/bitstream/10665/137185/1/roadmapupdate25Oct14_eng.pdf?ua=1,.,疫情地区分布/iris/bitstream/10665/137185/1/roadmapupdate25Oct14_eng.pdf?ua=1,.,EBOLA会不会走出非洲?(/outbreaks/article/assessing-the-international-spreading-risk-associated-with-the-2014-west-african-ebola-outbreak/),31,31,31,31,.,区域风险该病例的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在机上与该病例同排左右邻座各一人(含通道另一侧)及前后座位各一人;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接触该病例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的其他乘客和空乘人员。当留观病例转为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卫生计生部门应当将病例的上述接触人员信息通报至来华(归国)人员旅行目的地卫生计生部门,由后者对其进行追踪和隔离医学观察。,45,.,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密切接触者管理,密切接触者是指直接接触埃博拉出血热确诊或疑似病例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的人员,如共同居住、照顾痛人和未按规定严格采取防护措施进行诊治、转运患者及处理尸体等人员。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隔离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或污染物品等接触之日起至21天结束;医学观察期间,如果密切接触者出现急性发热、乏力、咽痛、头痛、关节或肌肉痛、呕吐、腹泻、出血症状等,按规定送定点医院治疗,采集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与排查工作。,46,.,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密切接触者分为四种情形:医疗机构内的密切接触:(治疗+陪护)无防护家庭或社区的密切接触:共同生活史+接触病人口岸卫生检疫发现密切接触者:可疑人员+评估其他密切接触情形:如在我国境内交通工具上发现可疑病人。密切接触者的追踪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涉及跨区域的密切接触者通报协查;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日报告+消毒+防护;隔离医学观察期为21天;居家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应相对独立居住,尽可能减少与共同居住人员的接触;集中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应保障分室居住;疑似病例排除埃博拉出血热诊断+医学观察期满时,如未出现上述症状,解除医学观察。,47,.,实验室检测:样本送省CDC检测(P3实验室)定点医院物资准备国境检疫演练与培训,广州市防控工作,.,28家定点收治医院,目前我省定点收治医院重症医学科、感染科、急诊科共有医生1171人、护士2822人病床2762张(其中负压/层流病床130张)呼吸机594台床边X光机58台负压救护车27辆,49,.,截至10月22日16时,全市累计登记来自埃博拉疫区在穗(归国)入境人员9563人,其中5902人已解除健康监护,解除健康监护人数比例为61.7%(5902/9563),目前有3661人仍在健康监护期内需要进行健康监护,经公安部门追踪核实,疾控部门成功纳入健康监测管理累计724人,未发现发热病人和密切接触者。,广州防控,.,累计隔离留观34人,均排除埃博拉出血热感染,其中来自尼日利亚24例、刚果(金)3例、几内亚、塞拉利昂、坦桑尼亚、刚果、肯尼亚、科特迪瓦及广州市各1例。由口岸检疫发现移送24例,医疗机构监测发现报告9例,学校监测发现报告1例。目前尚未发现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对医院要求,密切接触者是指直接接触埃博拉出血热确诊或疑似病例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的人员,如共同居住、照顾痛人和未按规定严格采取防护措施进行诊治、转运患者及处理尸体等人员。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隔离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或污染物品等接触之日起至21天结束;医学观察期间,如果密切接触者出现急性发热、乏力、咽痛、头痛、关节或肌肉痛、呕吐、腹泻、出血症状等,按规定送定点医院治疗,采集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与排查工作。,53,.,医疗机构预防埃博拉出血热通用原则,(一)医疗机构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及飞沫隔离措施。(二)医疗机构应当开展临床医务人员培训,要求医务人员掌握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标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和技术,做好个人防护。(三)医疗机构应当针对发热病人做好预检分诊工作。临床医师应当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进行排查,对留观、疑似和确诊病例按照相应规定报告。(四)严格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不同情景下的预防对策,标准预防:常规诊疗活动,贯穿始终!接触隔离:留观病例、疑似和确诊病例接触呼吸道预防:一般适用于实验室气溶胶?综合评估:防控资源、服务对象、诊疗环境、风险!,.,严格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护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个人防护配置(PPE),口罩:外科口罩vsN95口罩乳胶手套:何时需要2付?隔离衣或防护服:防水很重要护目镜或面罩鞋套或胶鞋,.,那些病例需要转运,对于普通医疗机构:在诊疗中,发现符合留观、疑似病例标准的病例时,通知区CDC,征求市CDC意见后,联系急救中心;安排负压救护车将病人转运至定点医院。等待转运时,病例单间隔离,除非病情必要,一般不做检查和治疗。,.,暴露紧急处理,医务人员暴露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当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皮肤,再用0.5%碘伏消毒液或75%洗必泰醇擦拭消毒;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发生锐器伤时,应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