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质量测试_第1页
鄂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质量测试_第2页
鄂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质量测试_第3页
鄂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质量测试_第4页
鄂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质量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质量测试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基础运用(26分) (共4题;共26分)1. (6分) (2017七上乐清月考)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A、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B、鸟儿将k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清风流水应和着。C、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缭亮地响着。(1) 给文段中划线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_k_酝酿_巢嫩叶(2) 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_改为_(3) 解释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呼朋引伴:_(4) 文段中有一个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请找出并解释。 2. (10.0分) 填空。 (1)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字_,_(朝代)_家、_家。文中表现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 (2) 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干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_,_”。(用文中相连的四字短语填空) 3. (6分) (2019九上合肥月考)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我且问你,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cho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这七个。却才那个挑酒的汉子,便是白日鼠白胜。却怎地用药?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du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叫人死心塌地。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走来饶他酒吃,把瓢去du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du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做智取生辰纲。(1) 以上文段选自小说_中第十六回,回目为_ 吴用智取生辰纲。 (2)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cho盖_ 冈子_ du半瓢 _(3) “计较”在文中的意思是_。 (4) 结合杨志押送生辰纲的相关情节,举出其做事细心谨慎的例子。_4. (4.0分) (2018滨州) 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中,富有浓郁民俗特色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五色斑斓。 (1) 请根据诗意填写上相应的传统节日,使诗句完整。A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_。B年年_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C爱_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D忆对_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2) 请写出一句描写重阳节的诗句,并指出诗句中涉及的节日风俗。 二、 阅读理解(44分) (共4题;共44分)5. (7.0分) (2019九下苏州模拟)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小题。 上秋居马戴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注】上:地名,位于长安东,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致此身:以此身为国君尽力。(1)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的画面。 (2) 诵读“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一句时,你会重读哪个字?请说说你的理由。 (3) 全诗抒发了作者哪些丰富的感情?请简要概述。 6. (13.0分) (2011宁波)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选自世说新语,有删减)【注】王右军:王羲之。减:不足。大将军:王敦。钱凤:人名,字世仪。孰:熟。从:纵。(1) 根据辞海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划线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屏人论事_A当门的小墙 B忍住 C退避 D除去乃阳吐污头面被褥_A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B与“阴”相对 C外露的 D通“佯”(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之”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大将军甚爱之A . 怅恨久之 B .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C . 小大之狱D . 宋何罪之有(3) 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用自己的话回答。(4) 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7. (9分) (2019八上柯桥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满架秋风扁豆花丁立梅记不清是从哪天起,我回家,都要从一架扁豆花下过。扁豆栽在一户人家的院墙边。它们的藤蔓缠缠绕绕地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顺了院墙,爬。顺了院墙边的树,爬。顺了树枝,爬。又爬到半空中的电线上去了。电线连着路南和路北的人家,一条人行甬道的上空,就这样被扁豆们诗意地搭了一个绿篷子,上有花朵,一小撮一小撮地开着。秋渐深,别的花且开且落,扁豆花却且落且开。紫色的小花瓣,像蝶翅。无数的蝶翅,在秋风里翩然舞蹈,欢天喜地。花落,结荚,扁豆成形。四岁的侄儿,说出的话最是生动,他说那是绿月亮。看着,还真像,是一弯一弯镶了紫色边的绿月亮。我走过时,稍稍抬一抬手,就会够着路旁的那些绿月亮。想着若把它切碎了,清炒一下,和着大米饭蒸,清香会浸到每粒大米的骨头里这是我小时候的记忆。乡村人家不把它当稀奇,煮饭时,想起扁豆来,跑出屋子,在屋前的草垛旁,或是院墙边,随便捋上一把,洗净,搁饭锅里蒸着。饭熟,扁豆也熟了。用大碗装了,放点盐,放点味精,再拌点蒜泥,滴两滴香油,那味道,只一个字,香。打嘴也不丢。这里的扁豆,却无人采摘,一任它挂着。扁豆的主人大概是把它当风景看的。于扁豆,是福了,它可以不受打扰地自然生长,自然凋落。也终于见到扁豆的主人,一位整洁、干练的老妇人。下午四点钟左右的光景,太阳跑到楼那边去了,她家小院前,留一片阴。扁豆花却明媚着,天空也明媚着。她坐在院前的扁豆花旁,膝上摊一本书,她用手指点着书,一行一行地读,朗朗有声。我看一眼扁豆花,看一眼她,觉得他们是浑然一体的。此后常见到老妇人,都是那个姿势,在扁豆花旁认真地读书。视力不好了,她读得极慢。人生至此,终于可以停泊在一架扁豆花旁,与时光握手言欢,从容地过了。暗暗想,真人总是不露相的,这老妇人,说不定也是一个高人呢。像郑板桥,曾流落到苏北小镇安丰,居住在大悲庵里,春吃瓢儿菜,秋吃扁豆。人见着,不过一乡间普通农人,谁知他满腹诗才?秋风渐凉,他在他居住的厢房门板上,刻了一副对联“一帘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几百年过去了,当年的大悲庵,早已化作尘土。但他那句“满架秋风扁豆花”,却与扁豆同在,一代又一代,不知被多少人在秋风中念起。清代学者查学礼也写过扁豆花:“碧水迢迢漾浅沙,几丛修竹野人家。最怜秋满疏篱外,带雨斜开扁豆花。”有人读出凄凉,有人读出寥落,我却读出欢喜。人生秋至,不关紧的,疏篱外,还有扁豆花,在斜风细雨中,满满地开着,生命不息。(有改动)(1) 本文标题“满架秋风扁豆花”有何妙处? (2) 赏析文中画线句。 无数的蝶翅,在秋风里翩然舞蹈,欢天喜地。(3) 结合语境,说说第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4) 回答下列问题。 文章结尾说“人生秋至,不关紧的”,请分析“人生秋至”在文中的含义。文中深秋时节扁豆花的生长状态和老妇人、郑板桥在“人生秋至”时的生活态度有何相通之处?(5)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至段按时间顺序,生动地描述了扁豆从藤蔓攀援到花朵盛放直到结荚成形的生长过程,间接抒发了作者对扁豆的感情。B . 第段末尾写吃凉拌蒸扁豆的两句,全用短句,高度口语化,看似平淡,实则耐人回味。C . 第段末尾,作者之所以“觉得他们是浑然一体的”,是因为老妇人就坐在扁豆花旁。D . 第段中,作者对查学礼写扁豆花的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深秋的斜风细雨中,还有扁豆花在满满地开着,诗人为此而欢喜。8. (15.0分) (2019南昌模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小千世界林清玄安迪台风来访时,我正在朋友的书斋闲谈,狂乱喧嚣的风雨声不时透窗而来,一盏细小的灯花烛火在风中微明微灭,但是屋外的风雨愈大,我愈感觉得朋友书房的幽静,并且微透出书的香气。我常想,在茫茫的大千世界里,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有一个自己的小千世界,这小千世界是可以思考、神游、欢娱、忧伤,甚至忏悔的地方,应该完全不受到干扰,如此,做为独立的人才有意义。(A)因为有了小千世界,当大千世界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际,我们可以用清明的心灵来观照;当举世狂欢、众乐成城之时,我们能够超然的自省;当在外界受到挫折时,回到这个心灵的城堡,我们可以在里面得到安慰;心灵的伤口复原,然后做一次比以前更好的出发。这个“小千世界”最好的地方无疑是书房,因为大部分人的书房里都收藏了无数伟大的心灵,随时能来和我们会面,我们分享了那些光耀的创造,而我们的秘密还得以独享。我认为每个人居住过的地方都能表现他的性格,尤其是书房,因为书房是一个人最亲密的地点,也是一个人灵魂的写照。我每天大概总有数小时的时间在书房里,有时读书写作,大部分的时间是什么也不做,一个人静静的让想像力飞奔,有时想想一首背诵过的诗,有时回到童年家前的小河流,有时品味着一位朋友自远地带来给我的一瓶好酒,有时透过纱窗望着遥远的点点星光想自己的前生,几乎到了无所不想的地步,那种感应仿佛在梦中一样。有一次,我坐在书桌前,看到书房的字纸篓已经满了出来,有许多是我写坏了的稿纸,有的是我已经使用过的笔记,全被揉皱丢在字纸篓里,而到后来我已经完全忘记了内容,我要去倒字纸篓的时候灵机一动,把那些我已经舍弃的纸一张张拿起来,铺平放在桌上,然后我便看见了自己一段生活的重现,有的甚至还记载着我心里最深处的一些秘密,让自己看了都要脸红的一些想法。后来我体会到“敬惜字纸”的好处,丢掉了字纸篓,也改正了从前乱丢字纸的习惯。书房的字纸篓都藏有这么大的玄机,缘着书架而上的世界,可见有多么的海阔天空了。安迪台风来访那一夜,我在朋友家聊天到深夜才回到家里,没想到我的书房里竟进了水,那些还夹着残破树叶的污水足足有半尺高,我书架最下层的书在一夜之间全部泡汤,一看到抢救不及,心里紧紧的冒上来一阵纠结的刺痛,马上想到一位长辈:远在加州的许芥昱教授,他的居处淹水,妻儿全跑出了屋外,他为了抢救地下室的书籍资料,迟迟不出,直到儿子在大门口一再催促,他才从屋里走来,就在这时,他连人带房子及刚抢救的书籍资料一起被冲下山去,尸体发现在数十哩英里的郊野。许齐昱生前好友甚多,我在美国旅游的时候,听到郑愁予、邓清茂、白先勇、于崇信、金恒炜都谈过他死的情形,大家言下都不免有些怅然。一位名震国际的汉学家,诗书满腹,却为了抢救地下室的书籍资料而客死异域,也确要叫人长叹;但是我后来一想,假如许芥公逃出了屋外,眼见自己的数十年心血、自己最钟爱的书房被洪水冲走,那么他的心情又是何等的哀伤呢?这样想时也就稍微能够释然。我看到书房遭水淹的心情是十分哀伤的,因为在书架的最底层,是我少年时期阅读的一批书,它虽然随着岁月褪色了,大究分我也阅读得熟烂了,然而它们曾经伴随我度过年少的时光,有许多书一直到今天还深深的影响着我;不管我搬家到哪里,总是带着这批我少年时代的书,不忍丢弃,闲时翻阅也颇能使我追想到过去那一段意气风发的日于,对现在的我仍存在着激励自省的作用。这些被水淹的书中,最早的一本是一九五八年大众书局出版吕津惠翻译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是我的大姊花五元买的,一个个看下来,如今传在我的手中,我是在初中一年级读这本书的。随手拾起一些湿淋淋的书,有史怀哲的非洲手记、英格玛柏格曼的野草毒、安德烈纪德的刚果记行、阿德勒的自卑与生活、叔本华的爱与生的苦恼、田纳西威廉的青春之鸟、赫胥黎的瞬息的烛火、沙林杰的麦田守望者、梅立克和普希金的小说,以及艾斯本的遗稿,总共竟有五百余册的损失。对一个爱书的人,书的受损就像农人的田地被水淹没一样,那种心情不仅是物质的损失,而是岁月与心情的伤痕。我蹲在书房里看劫后的书,突然想起年少时展读这些书册的情景,书原来也是有情的,我们可以随时在书店里购回同样内容的新书,但书的心情是永远也买不回来了。(B)“小千世界”是每个人“小小的大千”,种种的纪录好像在心里烙下了血的刺青,是风雨也不能磨灭的。但是在风雨里把钟爱的书籍抛弃,我竟也有了黛玉葬花的心情,一朵花和一本书一样,它们有自己的心,只是做为俗人的我们,有时候不能体会罢了。(1) 文章以“书房”为线索叙事抒情,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充恰当内容,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_想到书房是最好的“小千世界”。_忆长辈为教书丧失。_抒写对“小千世界”的感悟。(2) 作者在第段中插叙许芥显教授为教书而牺牲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3) 请从画线A、B两句话中任选一句自选角度进行赏析。 (4) 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小千世界”最好是书房。 三、 作文(60分) (共1题;共60分)9. (60分) (2017七上澄海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冰心说过:真正的朋友,给人以温暖,给人以警醒;给人以目标,给人以方向。给人以辽阔的大地,给人以飞翔的天空。朋友,可以是同学,也可以是长辈;可以是书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