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笔记 (2)_第1页
教育笔记 (2)_第2页
教育笔记 (2)_第3页
教育笔记 (2)_第4页
教育笔记 (2)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学啦 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我班幼儿从一开始哭闹着入园到现在大部分已经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基本上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经过一个月的集体生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会自己动手吃饭,自觉午睡,在老师的提醒下正确的喝水、洗手、上厕所。幼儿在园能听从老师的口令,遵守规则,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感跟着老师学习,和小朋友一起玩,认真听老师讲故事,学唱歌、念儿歌、玩玩具等。新生能在短的时间里适应幼儿园集体的生活,我们也很开心,这离不开我们班上三位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开学前做的一些准备工作。开学前我们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到每一个幼儿家去家访,了解幼儿情况,熟悉幼儿,让幼儿也熟悉老师,同时让家长开学前带幼儿到班上来玩,让幼儿熟悉环境。有了这样的前期准备工作,幼儿在第一个星期里哭闹现象不是很严重,有的幼儿从入园到现在都没有哭闹过,在园玩得开心。但是在第3个星期时,出现了一些情况,有几个家长反映幼儿不想上幼儿园,我们分析了一下,有一些幼儿存在着对幼儿园或多或少的不适应,一般那些在家里比较娇惯的宝贝表现得更为强烈一些,说不想上幼儿园的都是男孩子。有的大人对幼儿的培养不够理性,以为爱就是替幼儿做事,就是立刻满足幼儿的一切要求,不管是否合理,结果造成宝贝自理能力弱,过度自我中心。从家里的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宝贝转,到幼儿园里三个老师带三十个小朋友,幼儿得到的关注锐减,这对幼儿是个考验。在幼儿园里幼儿要学着自己照顾自己,又要学会和别人相处,每天有一定的活动安排,想玩的东西也不一定马上能拿到手,这又是一种考验。幼儿每天遇到的小挫折增多,自然变得不开心。这些孩子在家家里人宠着,任性,吃饭有人喂,一边走一边吃饭,睡觉有人陪着,玩有人陪着玩,可到了幼儿园就要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吃饭、喝水等,要遵守一些规则,如:吃饭要坐好来吃,不能到处走等,所以他们就不习惯了,就不愿意上幼儿园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跟家长沟通,当幼儿在家哭闹,不想上幼儿园时,如果您确信这只是幼儿不适应的反应时,可以淡然处之。可以简单向幼儿说明:“宝贝长大了,该上幼儿园了,就像妈咪上班一样。”然后就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对上幼儿园的问题不再讨论,也不深究。这样的态度,会让宝贝认识到,妈妈的决心不是哭闹可以改变的。这种处理方式反而能缩短宝贝哭闹的时间。又经过两个星期的幼儿园生活,幼儿很快就适应了,喜欢上幼儿园了。 孩子,我爱你(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个月又过去了,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又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生活常规方面,小朋友学着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鞋子,自己上厕所,自己吃饭,懂得吃饭前要洗手,要讲卫生;会自觉午睡,在老师的提醒下会自觉喝水。在礼貌方面,小朋友能大方主动问好,早上见到老师能向老师问好,离园时会跟老师说:“再见。”,见到其他人也会大方问好。学习方面,小朋友在课堂上能坐好专心听老师和同伴说话;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围绕主题谈话,能用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愿意在集体面前谈话。在这个月里,幼儿学会唱好多首歌曲,学会念一些儿歌,还学着讲故事,语言表达能力和跟人交往能力明显提高。在这期间,轩轩小朋友在生活和纪律方面没有进步,可能是前几天生病没有上幼儿园了,这几天他在幼儿园不到厕所去拉尿,站着拉,教育他要到厕所里拉尿,但他好象故意似的,仍然是我行我素。吃饭吵着要人喂,有时用手碰一碰、拍一拍小朋友,经常让小朋友给打小报告;上课坐不住,动来动去;做操走来走去,注意力不集中。后来,我们想了个办法,当他表现稍好一点,就及时表扬他,发小红花鼓励他。比如:当他说要拉尿,然后自己去到厕所里拉完回来,我就表扬他,帮他把裤子提好。吃饭时先顺着他的意思喂他吃几口,然后再鼓励他自己吃,这样效果反而很好。同时我们跟他的妈妈沟通,让家长和老师一致,共同教育幼儿。当郑豪有一点进步 ,能跟着老师做操了,学会讲故事了,我们就及时表扬他,让他懂得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到现在郑豪已有明显的进步了,他妈妈也很高兴。“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纯洁的、善良的,喜欢调皮的孩子也不例外。“一切为了孩子”是我们的教育宗旨,爱是我们的教育手段,只要我们多一点爱心,多一些赏识,多关爱一下调皮的孩子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们一起玩(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交往范围小,人物关系少,摈除年龄特点不谈,在入园前,孩子都是“自我中心”的。家里玩具随意玩,孩子是个“小霸王”。而到了幼儿园里,教玩具需要轮流分享,因此,在托班教室里时不时的发现书撕烂或是发生两个小家伙你争我夺玩具的情景也不足为奇了。最近班上发现有这不好的现象。那么托班的孩子到底会不会分享?如何让他们学会分享?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做了这样的尝试:一、图书、讲故事的魅力。以故事、儿歌的形式让孩子感受分享,他们很容易接受。通过故事和儿歌,让孩子明白“分享”并不意味着失去。如在故事玩具一起玩中,“大家一起玩,你玩一会,我玩一会。”让孩子明白了怎样分享,孩子通过故事情景感受一起玩的快乐。二、游戏的乐趣。对小班孩子来说,游戏是学习分享的主要途径。我鼓励孩子进行结伴游戏,如,搭积木时你放一个我放一个,让孩子亲身体验一起玩的快乐。三、随机教育。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随机教育幼儿,如:好吃的好玩的和同伴一起分享;秋游时幼儿带来的食物大家一切分享;或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四、大方的家长造就大方的孩子。和家长沟通,向家长宣传“分享”带给孩子的“财富”。请家长配合,经常与孩子玩分享游戏,或以身作则,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熏陶环境。五鼓励表扬很重要。 多谢理解,多谢包容(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我班幼儿萱萱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她对于老师所教的内容,如歌曲、儿歌、游戏等她都会,但是当大家一起唱歌、念儿歌、做游戏时,她不唱、不念。老师请她,她也不愿意来表演。但是在与小朋友一起时,又说又笑,由此看来其实她不内向。在活动中我有意的经常提问她,请她来表演,以为多提问多鼓励她就会回答的,但是恰恰相反,还是不起作用。遇到这样的幼儿,经过仔细分析,我实施了如下方法: 首先搞好师幼关系 ,只有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使幼儿心目中产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做幼儿的知心朋友,形成良好的教育基础,幼儿就会喜欢老师,并愿意与老师沟通。其次,正面引导幼儿,让幼儿获得自信心,让幼儿在支持、鼓励中去创造表现,相信更适宜。用自己的一颗爱心,一双慧眼,及时发现像睿睿这样内隐、带有某种自我抑制孩子的表现欲。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胆怯心理。例如老师说:“没什么,试一试,错了也没关系。”如对幼儿说:“你真棒,回答的真好。”“你唱得很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