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 教案_第1页
红军长征 教案_第2页
红军长征 教案_第3页
红军长征 教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文库14红军长征(初稿) 主备人:陈玲 参备人:王华成 吴邦彤 代明月 李娇娇 周梦宇 何英 李慧 安坤林 吴龙贤【教学目标】课标要求: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1、识记与理解记住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和三路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时间;掌握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和主要内容;理解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的原因;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2、能力与方法通过分析遵义会议前后红军所面临的不同革命形势,把我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让学生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并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发展的艰难历程,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的感情。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认识“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体会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危机关头力挽狂澜的伟大魄力,感受伟大的人格力量。欣赏毛泽东诗词长征,体会一代伟人文韬武略的风采。【教学重难点】1、重点遵义会议,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2、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教学方法】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 请一位同学朗诵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描写的是红军长征。(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呢?在长征过程中战胜了怎样的艰难险阻呢?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和气概呢?下面让我们走进长征。中共苏区反“围剿”敌我力量对照表 次数 国民党 红军 人数比例 指挥者 战略战术第一次10万 4万 约2.5:1 毛泽东 制定和执行符合根据地特点的战略战术, 第二次20万 3万 约7:1 如:避敌主力、敌进我退、敌疲我打、 第三次30万 3万 约10:1 打敌虚弱第四次40万 7万 约4:1 周恩来、朱德第五次50万 8万 约6:1 李德、博古 制定了违背根据地实际情况的“左倾” 战略战术,如“全面出击”(师)请大家结合图表和教材第一个指目,思考以下问题:红军反“围剿”战争的结果是什么?根据红军反“围剿”战争的结果,说说你认为在战争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红军长征的原因?下面我们请同学来回答这些问题:学生:第一个问题:前四次反“围剿”战争的结果是胜利,但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结果是失败。学生:第二个问题:战争的胜败不在于力量的悬殊而在于正确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方针。学生:第三个问题: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执行“左”倾冒险主义方针和政策,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师):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使得红军被迫开始了25000里长征。下面请大家看书第二个指目和第三个指目,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请根据红军长征过程,制作一张红军长征路线的简图(每小组合作制作一张)。红军长征的时间和出发点在哪里?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请大家讲讲长征路上让你感动的故事吧!(师):下面让我们跟随红军的脚步一起去重温波澜壮阔的红军长征。红军长征的时间和出发点在哪里?(生):1934、10 江西瑞金(师):接下来的是?(生):突破四道封锁线(师):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这个阶段的故事呢?突破四道封锁线 红军开始长征后,敌人在前进的道路上派重兵设下了四道封锁线,被称为铜墙铁壁,坚不可摧。王明、博古等左倾错误的领导人指挥红军拼命突围,红军损失惨重,付出惨重代价,由8万人锐减到3万多人。此时蒋介石在红军通往湘西的路上,布置新的防线。如果红军此时决定去和红2、6军团会合,等于户口偷食。在危急时刻毛泽东提出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得到了多数人的赞同。接着红军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城,并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 (师)那么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内容是什么?又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生):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1935、1;内容是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肯定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师)又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生):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师)遵义会议后红军的足迹到了哪里呢?(生):四渡赤水(师):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这个阶段的故事呢?(生)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之战,是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地区进行的一次出色的运动战。一渡赤水,集结扎西,待机歼敌;二渡赤水,回师遵义,大量歼敌;三渡、四渡赤水,向南突破乌江天险,调动并摆脱敌人。四渡赤水战役历时三个多月。这次战役,红军实行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迂回穿插于敌人数十万重兵之间,积极寻求战机,有效地歼灭敌人。(师):在摆脱国民党围追堵截之后,红军接下来去了哪里?(生):巧渡金沙江(师):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这个阶段的故事呢?(生)巧渡金沙江 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后,兵锋直指贵阳。蒋介石调滇军主力来贵阳支援,红军迅速行军到昆明,虚晃一枪之后,飞奔到金沙江最近的三个渡口龙街、皎平和洪门,势必抢在追兵来到之前拿下渡口,缴获船只,以保证全军渡江。当时由汉、彝、纳西等各族船工摆渡,在红军物质和精神鼓励下,他们打破了“夜不渡皎平”的旧俗,夜以继日来回摆渡,7条船7天渡完2万人。红五军团竭尽全力阻击蜂拥而至的追兵,掩护主力,自己时刻面临与主力失去联系,甚至全军覆没的危险。第五军团参谋长陈伯钧因善于殿后,被戏称为“铁屁股”。渡金沙江时,红五军团奉命在石板河阻击追兵、掩护皎平渡的主力渡江。在险山恶林中,全军团顽强阻击三昼夜,把追来的国民党中央军牢牢挡在仅有的一条道路上。大部队渡过江后,五军团交替掩护脱离敌人,也安全渡过金沙江。他们完成摆渡后凿沉了7条木船,对尾随而来的敌人关上了追击的大门,使国民党军只能看着红军丢弃的一双双破草鞋而望江兴叹。通过广阔战场上的机动战,调动和打击敌人,并最终实现渡江北上,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胜利,是毛泽东高超的指挥艺术的生动体现,是红军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典范。(师):巧渡金沙江之后的红军下一站会师哪里呢?(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师):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这个阶段的故事呢?(生)飞夺泸定桥 23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铁索链向东桥头猛扑。三名战士在王友才的率领下,紧跟在后,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链,边前进边铺桥板。当勇士们爬到桥中间时,敌人在东桥头放起大火、妄图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勇士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烈焰,高喊“同志们,这是胜利的最后关头,鼓足勇气,冲过去!莫怕火,冲呀!敌人垮了,冲呀!”廖大珠一跃而起踏上桥板,扑向东桥头,勇士们紧跟着也冲了上来,抽出马刀,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此时政委杨成武率领队伍冲过东桥头,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占领了泸定城,迅速扑灭了桥头大火。整个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便奇绝惊险地飞夺了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南追北堵欲把借助大渡河天险将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师)飞夺泸定桥之后,红军会在遭遇怎样的险阻呢?(生)爬雪山、过草地。(师)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这个阶段的故事呢?爬雪山 夹金山海拔4500多米,山上终年积雪,寒冷还缺氧。朱德总司令通报全军:必须在山下吃一顿饱饭,喝一些辣椒汤,尽可能多带一些干姜、辣椒,在攀越峰顶体力不支时嚼碎吃下去,以刺激精神。 还要求:每人都要将破衣、破毡子剪成条,牢牢包在脚上,以免冻伤脚。 穿着单衣的红军翻越雪山时,越走越冷,指战员们只好把背包中的被子打开披在身上,嚼着辣椒,在有力的政治动员下爬山。面对高度严寒和极度缺氧,指战员们要靠自身运动产生的热量驱走寒冷,此时红红的辣椒也成了红军翻越大雪山的救命之果。靠着顽强的毅力,穿着夏装的红军终于战胜了雪山。金色的鱼钩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我和两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走得慢,老班长留下照顾我们。 才半个月,青稞面都吃完了,老班长为没吃的发愁时,他发现池塘边有鱼,便给我们钓鱼,做鱼汤喝。 我从未见老班长吃过一口鱼,而他却说吃过了。于是,一天吃完饭,我悄悄地跟在老班长身后,见他只吃草根和剩下的鱼骨头。老班长看我发现了这事,就给我讲弄吃的不易,让我别告诉那两个小同志。 渐渐地接近草地边了,可我们病得越来越重,老班长也 瘦得皮包骨头。这天,老班长说要好好弄点吃的。我们就四处找野菜,拾干草,老班长去钓鱼,过了很久,也不见老班长回来,我们在一个池塘边发现了老班长。当我们费了很大劲才弄好鱼汤时,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 老班长鼓励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地,自己却慢慢地闭上了眼睛。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抽噎了很久。我把鱼钩包好,想等革命胜利了,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里,让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师)过草地之后,红军继续北上,在哪里与陕北红军会师呢?(生)1935年10月,在陕北吴起镇会师。(师)那红军三大主力是什么时候在哪里会师的呢?长征胜利的原因?(生)936年10月,红四军、红二军、红一军,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静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师)会师之后的毛泽东欣喜若狂,写下了著名的七律.长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大声朗读,感受红军的喜悦。全班齐声朗读七律.长征。(师)长征胜利了之后,毛泽东曾经有过这样的评价“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毛泽东为何会如此高度的赞扬红军长征呢?请大家看书最后一个指目回答。(生)锻炼和考验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留下了关荣的革命传统。极大地鼓励了全国人民,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师)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年,凤凰网报道有位英国人李爱德重走长征路,也有中国人李建设夫妇重走红四方面军长征路,在采访他们为什么要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他们只说为了回顾艰难历程,弘扬长征精神,那么到底什么是长征精神呢? 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前仆后继、团结互助、百折不挠、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