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痞证1痞证的成因及证候特点151(下)、脉浮而緊,而復下之,緊反入裏,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痞:在伤寒论中痞既可表示病证;也可表示病机:气机阻塞不通;也可表示症状:胀满不适,但按之濡滑,无硬满疼痛等(当然,如果病情较重,仍可痞硬)。,引起气机阻塞不通的病因:寒、热、寒热错杂、水饮、痰气等等。从伤寒论中痞证辨治的方法来看,首先要从病因着手;如清热、温中、寒温并用、通阳利水、舒肝等。而对症处理的药物似乎较少,这点可以在临证适当加减。下面来看看具体的痞证辨治。,2热痞证(1)大黄黄连泻心汤证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脉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大黃二兩黃連一兩上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臣億等看詳大黃黃連瀉心湯,諸本皆二味,又後附子瀉心湯,用大黃、黃連、黃芩、附子,恐是前方中亦有黃芩,後但加附子也,故後云附子瀉心湯,本云加附子也。164、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本条是热邪引起的气机阻塞不通。热邪可以引起气机阻塞不通,如栀子豉汤的胸中窒、心中结痛等也有先例。本条病位偏于中焦。除了心下部痞、按之濡外,当有心烦、口渴、舌质偏红等。,病机:无形邪热,痞塞心下。主症:心下痞,按之濡,心烦,口渴,舌红苔黄,关脉浮。治法:泻热消痞。主方:大黄黄连泻心汤。方中黄连、黄芩泻火,大黄味厚,泻之力量强,故用麻沸汤渍之,取其轻清之力,泻热为主,泻下之力较弱。,2)附子泻心汤证155、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大黃二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別煮取汁)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內附子汁,分溫再服。,本条是在上述病证的基础上出现恶寒、汗出的,恶寒、汗出说明阳虚不能温煦和固摄所致。病机:无形邪热,痞塞心下,兼卫阳不足。主症:心下痞,恶寒汗出。治法:泻热消痞,扶阳固表。主方:附子泻心汤。,这种既有内热病机,表现以热象为主;又有阳虚病机,表现以寒象为主,理解起来的确非常困难。那么本条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云:“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结合这条条文,我们可以判断附子泻心汤证当以热痞为主,以胃脘部(心下痞)不适为主,有出血症状,导致病人畏寒怕冷并有冷汗出。应该此病人有一定的出血量。,3寒热错杂痞证(1)半夏泻心汤证149、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爲逆,必蒸蒸而振,却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鞕痛者,此爲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爲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半夏半升(洗)黃芩乾薑人參甘草(炙)各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101)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爲逆,必蒸蒸而振,却發熱汗出而解(战汗)。说明小柴胡汤证情的曲折性,经过多次误治或者病程较长,只要有发热症状,一般仍可以用小柴胡汤治疗之。,若心下滿而鞕痛者,此爲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说明结胸与痞证之区别。典型的结胸病当以心下痛、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为主。当然以大陷胸汤来治疗。而痞证是“但滿而不痛者”,无明显的腹膜刺激症状,要注意的是痞证也有疼痛的症状(较多),本条说“不痛”是相对于结胸而言。,除了中焦有痞满胀闷不适之外,在上可能有呕吐、在下可能有肠鸣、下利,这种下利有大便粘滞不爽之感,属寒热错杂型。另外,本证的主要舌象为舌红、苔黄腻为主。,病机: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中焦气机升降失司。主症:心下痞满,呕恶,肠鸣下利,舌红苔腻。治法:寒温并用、辛开苦降,调中补虚,和胃降逆。主方:半夏泻心汤。,黄连黄芩与干姜配伍为寒温并用的主要药对,起辛开苦降之作用。黄连甚苦,一般对于脾胃疾患,量宜小,本主用一两。现代临床用量不宜超过5g。一是苦,二是价格不菲。参、枣、草起补虚之用。干姜、半夏有和胃降逆之作用。方中其它药物的剂量要记住,也很容易记。干姜剂量宜大,一般要12g以上,尽管汤药辛辣。一般脾胃病之用药,药物多浓缩,本条的去滓再煎包含这个意思。,临床用本方宜加减。1、如果舌红、苔黄燥,hp+:宜加蒲公英。2、如果吐酸明显:宜加乌贼骨、刺猬皮。3、如果疼痛明显:宜加三棱、莪术,尤其适合肝胃不和型。4、属肝气犯胃型可结合四逆散加减。5、如果大便粘滞不爽之感明显,宜加薤白。,2)生姜泻心汤证157、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噫食臭,脇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生薑四兩(切)甘草三兩(炙)人參三兩乾薑一兩黃芩三兩半夏半升(洗)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附子瀉心湯,本云加附子。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同體別名耳。生薑瀉心湯,本云理中人參黃芩湯,去桂枝、术,加黃連并瀉肝法。,本条是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兼有胃中水气内停证,故病证表现有胁下有水气,此为振水音;腹中雷鸣,乃肠鸣音亢进。干噫食臭:说明消化不良。治疗仍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加生姜温胃散水。,病机: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中焦气机升降失司中焦水停。主症:心下痞硬,干噫食嗅,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治法:寒温并用、辛开苦降,调中补虚,和胃降逆+温胃散水。主方:生姜泻心汤。,本方较半夏泻心汤加四两生姜以行温胃散水之力,由于寒热错杂还是存在的,故干姜不宜废除,但方中已有四两生姜,故减轻干姜用量为一两。,(3)甘草泻心汤证158、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鞕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鞕也。甘草瀉心湯主之。甘草四兩(炙)黃芩三兩乾薑三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黃連一兩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臣億等謹按:上生薑瀉心湯法,本云理中人參黃芩湯。今詳瀉心以療痞,痞氣因發陰而生,是半夏、生薑、甘草瀉心三方,皆本於理中也。其方必各有人參,今甘草瀉心中無者,脫落之也。又按千金并外臺秘要,治傷寒慝食用此方皆有人參,知脫落無疑。,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鞕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胃不和则卧不安),从以上症状来看,病情明显加重,有明显的脾胃虚弱的现象,导致痞满而硬。当然不能以为痞满而硬而用攻下的方法。治疗上加重甘草的用量以健中气。,病机: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中焦气机升降失司脾胃虚弱明显。主症:心下痞鞕而滿,干呕,心烦不得安,谷不化,下利日数十行。治法:寒温并用、辛开苦降,调中补虚,和胃降逆+加重健中。主方:甘草泻心汤。,本方除了治疗脾胃疾病之外,尚可用本方治疗皮肤疾病,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止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方中的甘草作用相当特殊,尤其是在皮肤病中。,4痰气痞证(旋复代赭汤证)161、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湯主之。旋覆花三兩人參二兩生薑五兩代赭一兩甘草三兩(炙)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本条主证以噫气频频、声响远扬,心下痞硬为主。除此之外,多虑、多疑,易激易怒,胸胁不舒等肝郁之证也是较为典型的。女性患者为多见。治宜疏肝重镇,和胃降逆为主。病机:胃虚,痰阻,气逆。主症: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治法:和胃降逆,化痰下气。主方:旋覆代赭汤。,方中旋覆花疏肝降逆,代赭石重镇降逆,量宜轻。参、枣、草补虚养胃,小半夏汤和胃降逆,且生姜用量较大。本方主要用于呃逆、嗳气等病证者,相当不错,尤其是有精神系统疾病出现此类症状者,如神经官能症、癔病等。,5水痞证(五苓散证)15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此条痞证主要是水饮之邪引起的,属太阳病腑证范畴。由于外感引起膀胱气化不利导致水饮内停,进而导致气机阻塞不通而出现痞证。除了痞证之外,还出现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等,宜五苓散通阳化气利。临床上的确也可以见到类似病证。,6痞证误下后下利的辨治(赤石脂禹余粮汤证)159、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赤石脂一斤(碎)太一禹餘糧一斤(碎)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本条包括了下利病证基本的治疗过程。1、下利早期的治疗,服用一些汤药,包括泻心汤之类。2、理中汤治疗的下利,属脾阳虚之证,下利完谷不化、厥、心下痞硬,甚至可见唾涎沫等。3、赤石脂禹余粮汤治疗下利。病变以肠为主,可见下利粘胨、腥冷、甚至便脓血,血色暗、腹痛、喜温喜按,面色白等。属大肠滑脱之类的,一般汤药无效。4、利小便所以实大肠。就是以淡渗利湿的方法来治疗。5、诸药不治,首当考虑肿瘤等。,病机:下元不固,滑脱不禁。主症:久利滑脱。治法:涩肠固脱止利。主方:赤石脂禹余粮汤。,赤石脂温中固摄,太一禹余粮也是一种矿石,整方以固摄见长。如果胆大一点的话,也可以将研细末的赤石脂吞服一点,约2g,将比服此汤药效果更好。本方效非理中汤等所及,关键是病位在肠,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肠克隆病等,这是一首非常好的方子。,(六)上热下寒证(黄连汤证)173、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黃連三兩甘草三兩(炙)乾薑三兩桂枝三兩(去皮)人參二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晝三夜二。疑非仲景方。,本条黄连用三两,量大,说明热象重,热在何处体现:欲呕吐,甚至就有呕吐,呕吐物以酸腐多见,相当于急性胃肠炎类的病证。至于方中还用到干姜、桂枝等,书中解述是寒象,恐无必要。诚如芍药汤类似,也有官桂。结合“疑非仲景方”,此条不深究,只需要将条文背下来即可。,(七)火逆证110、太陽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熱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讝語。十餘日,振慄,自下利者,此為欲解也。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鞕,小便当數,而反不數及不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111、太陽病中風,以火刼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身發黃。陽盛則欲衄,陰虛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讝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113、形作傷寒,其脉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讝語。弱者發熱,脉浮,解之當汗出愈。114、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不解,必清血,名為火邪。115、脉浮,熱甚,而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116、微數之脉,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脉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當先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实验仪器课件
- 员工劳动争议调解办法
- 高一课文《劝学》课件
- 高一政治备课经验课件
- 离婚协议必知:赡养费支付方式及调整标准解读
- 高端服务业人才派遣与劳动权益双重保障合同
- 住宅小区物业合同到期延期及绿化养护协议
- 知识产权密集型厂房租赁及研发成果转化合同
- 广告效果归因分析代理合同
- 骨髓细胞进修汇报课件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难点解析
- 电力监理劳务合同范本
- 2025河北工勤人员技师考试消毒员训练题及答案
-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6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答案
- 2025年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肖婷民法总则教学课件
- 教育培训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南模板
- 2025保密协议范本:物流行业货物信息保密
- 砂石料物资供应服务保障方案
- 2025卫星互联网承载网技术白皮书-未来网络发展大会
- 顺丰转正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