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认识的根本任务练习人教版_第1页
高二政治认识的根本任务练习人教版_第2页
高二政治认识的根本任务练习人教版_第3页
高二政治认识的根本任务练习人教版_第4页
高二政治认识的根本任务练习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识的根本任务练习 【课内四基达标】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选出正确的选项)1“有温良而为盗者,有貌恭而心慢者,有外廉谨而内无至诚者。”这句话告诉人们( )A现象与本质是对立的,是无法达到统一的B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必要性C真象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假象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D事物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多变的2“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为( )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现象包括真现和假象C经验有直接的和间接的 D本质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2000年全国高考题)3锯子锯木,其温度在升高;火炉烧水,其水温在升高。春夏秋冬,气温在变化。在这些现象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东西,即大量的实物粒子无规则运动。这说明( )A不同的现象表现不同的本质B不同的本质表现为不同的现象C本质决定现象,本质相同,现象一定相同D现象是事物个别的、片面的东西,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4马克思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这说明( )A现象与本质是可以合二为一的B现象与本质是有区别的C一切科学都以特定的现象为研究对象D现象与本质是紧密联系的5“我看到了苹果落地,为什么没有看到万有引力。”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本质总是要表现为现象,现象不一定是本质的表现 现象和本质有区别,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事物的现象可以直接感知,本质则要靠理性思维去把握( )A B C D6“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主要说明( )A从认识的目的来看,理解是为了更深刻地感觉事物B从认识的作用来看,只有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才能对实践起指导作用C从认识的程度来看,理性认识要比感性认识深刻得多D从认识过程的顺序来看,感觉在前,理解在后7高山气温垂直分布的发现科学地揭示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景象的原因,这表明( )A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揭示本质B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C只有通过事物的现象,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D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8有的同学看到了周围一些贪污腐化、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便得出了“社会很腐败”的结论。这位同学不懂得本质不是现象的简单相加 现象是本质的反映,本质都要表现为现象 现象不等于本质 即使了解事物的诸多现象,还不能说是认识了事物的本质( )A B C D近年来,一些骗子打着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幌子,借科学术语把封建迷信装扮起来,编造各种荒谬理论,并声称发展了新科学。使得不少人上当受骗,其中不乏高学历者。据此回答910题9一些高学历者之所以上当受骗,是因为这些人( )A并不具有真正的高水平 B没有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C都是客观唯心主义 D思想觉悟不高,丧失了警惕10对上述材料事实,我们应该这样认识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 假象不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眼见为实”不等于从实际出发 必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A B C D【能力素质提高】二、辨析题11“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对此你有何认识?【渗透拓展创新】三、材料分析题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是从分析商品入手;马克思揭示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则是从分析劳动力成为商品这一现象入手。材料二 邓小平在1992年初南巡讲话中,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请回答:(1)马克思、邓小平创立科学理论的过程共同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观点?(2)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创立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在认识论上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参考答案【课内四基达标】一、选择题1B 2B 3D 4B 5B 6C 7B 8B 9B 10C【能力素质提高】二、辨析题11(1)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有的反映是真实的,有的反映是错误的。因而,感性认识或理性认识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可能可靠也可能不可靠。不能笼统地说理性认识或感性认识哪个可靠,哪个不可靠。(2) 人们基于实践得来的感性认识如果如实地反映了事物的现象,这样的认识就是可靠的,如果对感性认识进行科学的思维与加工制作,那么形成的理性认识就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这种认识也是可靠的。(3)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可靠的前提下,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这是因为,感性认识只反映了事物的某些方面,某些片段,没有反映事物的全局和整体,因而并不是很可靠的。而理性认识则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反映了事物的整体,所以,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渗透拓展创新】三、材料分析题12(1)马克思、邓小平创立科学理论的过程,共同表明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分析事物的现象是揭示事物本质的关键。分析现象的过程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只有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并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2)马克思从分析商品的现象入手,揭示出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成为指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