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I)卷(测试)_第1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I)卷(测试)_第2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I)卷(测试)_第3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I)卷(测试)_第4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I)卷(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参与了反应,性质也发生改变C往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能使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D催化剂在反应后质量会减少2 . 右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3 . “三等粉笔,三尺讲合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高度评价,是对老师们兢兢业业、一生奉献的礼赞。粉笔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石灰石)和硫酸钙(石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粉笔变小发生了物理变化,燃烧的蜡烛变少发生了化学变化B一根长粉笔变成粉笔头,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C粉笔灰在阳光的照射下漫天飞舞是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向粉笔末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4 . 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则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属于氧化物B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1C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D相对分子质量为1805 . 当前,我市创建全省文明城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已全面启动,在保持“洁净大同、绿美大同”方面,下列做法不妥的是( )A积极参加植树活动B淘米水用来浇花C随意丢弃废旧电池D使用共享单车代替汽车出行6 .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氯的元素符号:CLB2个氮原子:N2C硫酸铁:FeSO4D两个二氧化碳分子:2CO27 . 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对下列说法或做法进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化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B化肥硫酸铵会使土壤酸化,最好将熟石灰和硫酸铵混合施加C为防止加油站着火,要多购买些泡沫灭火器D做饭时,当燃气炉具出现橙色火焰锅底变黑,应增大燃气量8 .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加入粉末固体B倾倒液体物质C读取液体体积D加热液体物质9 . 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3.4 g X和8.0 g Y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4 g Z和另一种产物W,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XYZ氢原子氮原子氧原子A物质X属于氧化物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物质W一定含有氮元素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X、Y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310 . 拆卸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时,正确的顺序为( )A自上到下,从左往右B自上到下,从右往左C自下到上,从左往右D自下到上,从右往左二、填空题11 . 据报道,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氢元素的两种新粒子,它们的组成可用和表示。(1)构成粒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2)1个+中含有_个质子、_个电子;(3)属于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12 . 根据图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解释是否正确,在题后的括号内画“”或“”。(1)图a中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能隔绝空气。_(判断对错)(2)图b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_(判断对错)(3)图c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_(判断对错)(4)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_(判断对错)13 . 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2)淡黄色固体燃烧_;(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_。14 . 请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格。(1)镁离子_。(2)氯酸钾的化学式_。(3)硫酸铜中硫元素显+6价_。(4)两个氢原子_。(5)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三、实验题15 .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干燥的氧气应选_和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操作是_。16 . A、B、C三个集气瓶中只盛有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气体,分别将集气瓶按照下图方式倒扣住蜡烛和白磷。(1)若A瓶中是二氧化碳,则燃着的蜡烛会立即_。(2)B瓶中的蜡烛突然十分明亮,则B瓶中的气体是_。一段时间后,该蜡烛渐渐熄灭,其原因可能有_(填序号)。氧气耗尽 温度降低 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 蜡烛着火点改变C瓶倒扣住白磷时,出现的现象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四、简答题17 .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 1 所示,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2 所示。(1)寻找规律,填入如图 1 序号所对应的空白_,_。(2)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图 2 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 a_时,该粒子是原子。(3)如图 3 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甲和乙属于单质,丙属于化合物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1:1D1 个丙分子由 1 个甲分子和 2 个乙分子构成18 . 用微观角度解释下列问题。(1)Na和Na+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2)酒精温度计的液柱随温度的升降而升降原因是_;(3)食醋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醋的酸味会变淡_;(4)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五、科学探究题19 . 某兴趣小组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1)请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总结各步骤结论总结实验一将氯酸钾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氯酸钾受热分解能产生氧气,但是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实验二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实验三木条迅速复燃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2)在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验证回收的二氧化锰是否还有作用(4)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六、计算题20 . 如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1)葡萄糖酸锌由_种元素组成(2)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