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B卷_第1页
内蒙古自治区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B卷_第2页
内蒙古自治区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B卷_第3页
内蒙古自治区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B卷_第4页
内蒙古自治区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图是某著作的目录,请选出与之匹配的作者、朝代及书名A贾思勰、北朝、齐民要术B张仲景、东汉、伤寒杂病论C郦道元、北魏、水经注D司马迁、西汉、史记2 . 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法获诺贝尔医学奖。这一疗法再次让世界人民见证了中医学的神奇。下列人物为中医治疗学作出突出贡献的是A李春B张仲景C顾恺之D祖冲之3 .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世袭)以为礼。”礼记里的这段描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商汤灭夏B奴隶社会结束C舜传位给禹D禹传位给启4 . 观察下表,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是皇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即位年龄10岁1岁13岁11岁2岁8岁15岁11岁14岁9岁A诸侯争霸激烈B中央集权强化C民族融合加强D外戚宦官执政5 .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会不会使用火B会不会直立行走C会不会煮熟食物D会不会制造工具6 . 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史称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为 ( )A光武中兴B文景之治C康乾盛世D贞观之治7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种族迁徙,民族交融,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发生在如下图中所示朝代中的事件有赤壁之战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八王之乱淝水之战ABCD8 . 公元前1046年建立西周,定都A镐京B亳C殷D牧野9 .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空前繁荣,其中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的主张是A“无为而治”B“兼爱”“非攻”C“以德治国”D“以法治国”10 . 根据下图,找出两个结束国家分裂、完成全国统一的朝代。( )A秦和东汉B秦和西汉C东汉和西晋D秦和西晋11 . 仔细阅读以下人物百科名片,判断这一人物是A蒙恬B李斯C韩非D沈括12 . 某同学笔记上出现下表,他记录的是A平王东迁B光武中兴C诸葛亮治蜀D孝文帝改革13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获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的(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B南方战乱相对较少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南方生产技术先进14 . 秦朝举行的一次廷议中,廷尉李斯的发言得到秦始皇的支持。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置诸侯不便。”由此可以看出,李斯明确反对A分封制B县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度15 .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教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A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B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C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D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16 .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长达3000多年的史事。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诸侯争霸 文景之治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三国鼎立ABCD17 . 图示法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如图反映222年三国鼎立形势的是ABCD18 . 2017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按照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下列哪项的存在形式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 )A洛阳龙门石窟B殷墟C秦始皇陵兵马俑D二十四节气19 . 监察制度是君主专刺中央集权钊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秦汉时期的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御史大夫 太尉 刺史 书博士 丞相ABCD20 . 人民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监察制度,我国古已有之,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刺史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21 . 社会在发展的进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以下关于历史史实的说话,搭配错误的是A劳动工具的不断改进-社会生产力发展B实行商鞅变法-秦灭六国C管仲相桓公-春秋霸业D盘庚迁殷-商朝灭亡22 . 俗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最终统一天下,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是A魏国B西晋C东晋D北朝23 .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下图所示文物的发现,可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A夏朝B春秋C商朝D战国24 .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春秋战国之交,先进生产力的标志是( )。A铁器和牛耕B青铜器C采煤业的兴起D丝织业的繁荣发展25 . 下列关于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起义的原因是秦的暴政B起义的领导者是陈胜、吴广C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D起义首先在大泽乡爆发二、填空题26 . 读“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在(地名)爆发的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次农民大起义。(2)项羽率领起义军在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3)刘邦抓住有利时机,率军直抵秦都,秦朝统治者被迫投降。27 . 齐桓公任用_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是齐国迅速强大起来。28 . 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叫“_”。龙山文化出土的_最具代表性。29 . 远古时代,英雄辈出.(1)传说_部落和_部落联合在涿鹿打败了蚩尤部落,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2)仓颉创造_。(3)约公元前2070年_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30 . 上图人物是,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 一书。三、综合题31 . 从西周到春秋,我国在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请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阐述这一现象的历史影响。材料二(2)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社会上什么新兴阶级的出现?32 .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传统社会秩序受到猛烈的冲击,中国历史进入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动乱频繁,各国纷纷变革,许多人对变革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出现了诸子百家;教育的兴起,造就了大批具有丰富知识和阅历的文士,稷下学宫就是当时的学术交流中心。(1)根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历史活动课上,四位同学在表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短剧时,说了下列台词,请写出这四句台词的代表人物。A民贵君轻,仁政于民B无为而治,顺其自然C爱人如己,反对战争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材料二:孔子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钱穆国史大纲(3)孔子“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含义是什么?材料三:“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体学习时的讲话(4)根据材料三,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哪些精髓?33 . 回答以下问题(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哪个人物去的?共去几次?此人第一次去的目的是什么? (3)该历史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34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远古居民居住在什么地方?请你想一想,除此以外,他们还会住在什么地方? 材料二材料三(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居民的房屋样式?是什么房屋类型?请你结合地理知识分析一下这样的结构有什么好处?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居民的房屋样式?是什么房屋类型? (4)居住在材料二、三中的居民在生活方面比材料一中的远古人类有哪些进步?35 . 变革与改新,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材料二:毛泽东曾评价过“一次变法:“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材料三:公元七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