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苏美尔人使用的“钉头文字”的发明地位于下边示意图中的ABCD2 . 被誉为欧洲民法基础的是A查士丁尼法典B法典C权利法案D汉谟拉比法典3 . 下图是一幅漫画,据此判断,这幅漫画与下列哪一史实对接最恰当A“日不落帝国”B“海上马车夫”C“三角贸易”D“无敌舰队”4 . 如果你暑假期间去世界文明古国旅游,以下可能经历的情景是A沿尼罗河而上,赞美胡夫金字塔的雄壮B在恒河南岸驻足,品味中华文明的千年沧桑C逛罗马历史博物馆,感受汉谟拉比石柱的古老D游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欣赏印度古城的异域风光5 . 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变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汉漠拉比在位时再度统一了两河流域B屋大维独揽国家最高权力实行元首制C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性质发生重大改变D阿拉伯人把印度发明的数字符号传到欧洲6 .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是A十二铜表法B民法典C罗马民法大全D人权宣言7 . 8世纪的欧洲处于相对和平稳定时期,社会生产力慢慢回升,10-11世纪生产力快速提高。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贸易不断扩大,留易争端也不断涌现。不时的商业纠纷,越来越多的经济诉讼案使得人们对法律的要求增强,商人们开始赞助建造法学类大学。上述材料说明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是( )A政治势力的多种多样B法律制度的逐渐完善C思想文化的兼收并蓄D欧洲经济的快速发展8 . 古代世界奥林匹克赛会发源于A古希腊B古罗马C古代波斯D古巴比伦9 . 有人说,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一过程真正开始于A文艺复兴运动B新航路的开辟C法国大革命D英国工业革命10 . 下面图片反映了中世纪西欧缔结封君封臣关系的仪式。以下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A与西周的分封制本质相同B一个人不能既是封君又是封臣C封君和封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D明确了封君与封臣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二、列举题11 .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1)将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是:_(2)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作者是:_(3)18世纪在英国改良蒸汽机的是_(4)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作者是_12 . 三洲五海之地,自古至今为世人所觊觎。(1)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希腊联军东征,建立起以_城为中心的地跨三洲的大帝国。(2)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安东尼王朝皇帝图拉真在位时,疆域地跨欧亚非三大洲,_成为内海。(3)公元750年,阿拉伯帝国疆界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定都_。13 . 列举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有哪些?(5分)三、综合题1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334年,他率领3.5万大军进攻波斯帝国历时十年,行程万余里,征服了波斯、埃及、小亚细亚、两河流城,建立起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他”指谁?他的东征和庞大帝国的建立有什么影响?材料二他首创了新的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他在位期间,共和国演变为帝国。他建立的帝国到公元2世纪时,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变成帝国的“内湖”。(2)结合所学如识回答,材料二中的“他”指谁?他首创了什么新的政治形式?材料三(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的图一、图二分别代表了哪个国家的建筑艺术?材料四他(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马克思曾经称他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他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公元前五世纪时,罗马的法律还是习惯法,它的解释权操纵在贵族法官手里。法官利用这个权利为贵族谋利益。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长期的斗争,于公元前449年迫使贵族成立十人委员会(十人团)制定和公布了成文法。因这个成文法刻在十二块牌子(铜表)上而得名。此法是古罗马国家立法的纪念碑,也是最早的罗马法文献。(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的“学者”指谁?材料四中的“成文法”指什么?15 . 自古以来,法制建设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完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某石柱(现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如图中的石柱记载了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的一部法典。它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把奴隶看做主人的工具和财产,不属于人的范围,因而不予保护。如: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等。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材料二公元前五世纪时,罗马的法律还是习惯法,它的解释权操控在贵族法官手里。法官利用这个权利为贵族谋利益。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长期的斗争,于公元前449年迫使贵族成立十人委员会(十人团)制定和公布了成文法。因这个文法刻在十二块牌子(青铜板)上而得名。中学历史教材材料三皇帝一生都在征服。如意大利,北非,西班牙但他对历史的最大贡献却显然不在征战本身,是罗马民法大全使他著称于世。中学历史教材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部法典的名称及其历史地位。(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所述成文法的名称及其作用。(3)材料三中的皇帝是谁?为什么罗马民法大全使他著称于世?(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人类法制建设的一个什么趋势?16 . 蜀山区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近代城市发展与启迪”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加下列探究活动。(兴起成长)材料一(1)图2中的作品反映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它最早出现在图1中的地区是(填序号)。结合所学,简述图1西欧城市的兴起与图2历史事件的联系。(发展壮大)材料二19世纪以来不断成长的城市已成为此期间社会史中最重要的因素,一旦蒸汽机把男人、女人和儿童集中到工厂来工作,城市在规模和数量上就不断增长。普遍的人口增长和工业化结合在一起,迫使城市以一种惊人的比率膨胀伯恩斯西方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示意图,1850年至1920年英美的城市化进程呈现怎样的趋势。思考分析,出现此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启迪后来)材料三 19世纪在城市化过程中,工厂主任意建造厂房,在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狭窄且不规则的街道上工业建筑和居民建筑混杂交织在一起,工业生产所带来的污水和浓烟在城市里蔓延,伦敦被称为“雾都”在大不列颠,1911至1913年间,25岁以上的人中占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3)根据料三,指出西方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依据所学,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城市化进程的认识。17 . 阅读材料,请回答问题:材料一: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材料二: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1)上述两则材料分别是哪两次改革的内容?材料一:材料二:(2)请分别说出与材料中改革有关的人物各一位。材料一:材料二:(3)这两次改革都分别有什么作用?(4)中日交往源远流长,那么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日本效仿中国的改革取得了成功,今天我们学习了这段历史,对你有何启示?1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现实世界充满苦难,一切皆苦,“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设计师聘用合同书
- 瓶装氧气培训课件
- 安全施工培训课程课件
- 安全方面的培训心得课件
- 奉节畜牧工程方案(3篇)
- 定西假山工程制作方案(3篇)
- 球车安全驾驶培训目的课件
- 安全文明培训内容课件
- 安全文明出行培训内容课件
- 风电场工程建设方案(3篇)
- 2025年秋季第一学期开学典礼校长致辞:在历史的坐标上接好时代的接力棒(1945→2025→未来:我们的责任接力)
- 意识形态学习辅导课件
- 店面目标管理培训课件
- 2.6戊戌变法课件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
- 别墅修复施工方案(3篇)
- 2025年湖南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计算机专业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检验文件管理办法
- 测绘定密管理办法
- 2025年质量月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司法考试刑法案例分析实战演练试卷(附司法解释案例解析)含答案
- 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和考核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