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C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C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C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C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C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以古代北京为都城的朝代有宋朝元朝明朝清朝ABCD2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列选项不能佐证该文观点的是A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B都城开封城内外遍布商店铺席C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D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3 . 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是在A昭君出塞后B文成公主入藏后C金城公主入藏后D驻藏大臣设立后4 . 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一方面社会安定、经侪繁荣、国力强盛,另一方面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危机”的表现主要有文化专制达到顶峰压制打击工商业鄙薄科学技术白银大量外流ABCD5 . 元朝建立后,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理,设置的行政机构是A行省制度B北庭都元帅府C澎湖巡检司D宣政院6 . 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下列朝代中,没有以北京为都城的是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7 . 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是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元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因为疆域辽阔B实行对全国的有效统治C加强对西藏的管辖D设立省级行政区域8 . 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A该政策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经商活动B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C主观上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9 . 如果想了解明朝的科技发展,下列哪些连环画可以为你提供帮助ABCD10 . 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中,曾定都或迁都到今北京地区的是辽金元西夏ABCD11 . 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表明元朝A中外交通非常的发达B民族出现交融局面C国家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D中央集权空前强化12 . 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蒙古政权建立金朝被灭元朝统一全国元朝建立B蒙古政权建立元朝建立元朝统一全国金朝被灭C蒙古政权建立金朝被灭元朝建立元朝统一全国D金朝被灭蒙古政权建立元朝建立元朝统一全国13 . 明朝时期官吏战战兢兢,老百姓提心吊胆,这是以下哪个机构的设置所产生的后果?( )A三司B行省制C厂卫机构D三省六部制14 . 公元589年南北重归统一。在这一过程中隋朝灭掉的最后一个政权是( )A宋B齐C梁D陈15 . 1644年,明朝政权的灭亡直接与有关。A努尔哈赤建立后金B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C吴三桂的军队D皇太极带领清军入关16 . 与北宋长期并立的政权是A辽和西夏B辽和金C金和西夏D西夏和元17 . 对于武则天的统治,历来众说纷纭,评价不一,但始终以肯定为主,主要原因是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她建立了周朝C她协助高宗处理政事D武周政治为唐代中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18 . 明清时期实行的文字狱和八股取士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B妨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C钳制了思想、推残了文化D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19 . 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城水程、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料,又收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发达的农业生产B繁荣的南方经济C精巧的手工工艺D独特的话字印刷20 . 在北宋与辽的澶州之战中,坚决请求皇帝亲自率兵征讨辽军的宋朝大臣是( )A赵普B寇准C宋璟D岳飞21 . 某选官制度“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这一制度创立于( )A唐朝B汉朝C隋朝D宋朝22 . 明朝的商品经济相当活跃,许多富人携带重金,积极从事商贸活动,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在山西地区出现的商帮是A晋商B徽商C浙商D潮商23 . 宋太祖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 )禁军掌握发兵之权设置副宰相知州三年一换地方设置转运使ABCD24 . 梦梁录记载南宋首都临安“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这一记载描述的是临安A商业店铺林立B商品琳琅满目C商品交易量大D货币交易量大25 . 归纳法是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下列对隋唐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统一国家的建立C繁荣与开放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26 . 如要写一篇有关“大唐盛世”的历史小论文,下列素材不符合要求的是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开凿大运河D文成公主入藏27 . 下列年代尺上四件大事标注有错的一项是:A葵丘会盟B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C罗马共和国建立D郑和下西洋28 . 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盛世局面,下列盛世局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隋文帝 贞观之治B唐太宗开皇之治C唐玄宗 开元盛世D武则天开皇之治29 . 下列关于资治通鉴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部编年体断代史B叙述从黄帝到五代时期的历史C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D是以人物为中心编写的30 . 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下表反映了相关史实,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序号朝代相关史实A元朝成为正式行政区B清朝册封达赖、班禅C清朝设置伊犁将军D清朝设置驻藏大臣AABBCCDD二、判断题31 . 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司(判断对错)三、综合题32 . (一)阅读下列文本框内容,回答问题他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他最重要的改革这一是实行通过考试选拔政府官吏的制度,为中国提供一批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员。“大业三年设十科举人,中有学业优敏,文才秀美一条,或即进士科之始。”(1)主要概括了“他”哪些历史功绩?“他”为什么要改革选官制度? (2)从“学业从优,文才秀美”可看出进士科具有什么特点?进士科的创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观察下边地图,回答问题(3)请在图中空白处填写大运河的两段河流的名称;并指出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33 .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动荡时期,又是一个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发展时期。下面,让我们一起探究相关材料,了解这一段历史。(政治篇)材料一(1)材料一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朝代更转图,据此概括该时期的政治特征。材料二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美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货殖列传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丰收之年),则数那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2)与史记的记载对比,宋书中描述的江南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变化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写出一项即可)。(社会篇)材料三(3)观察材料三图片内容,说出魏晋时期社会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具有怎样的意义?(文化篇)材料四 2019年9月4日,第十七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在临沂市书法广场隆重开。本届书圣节以”书圣故里 魅力临沂“为主题,为广大市民朋友和来自全国各地宾朋打造了一场隆重文化盛宴,大大推动了广大书法爱好者和社会群众广泛参与,丰富了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热烈浓厚的节日氛围,让书圣文脉在群众性文化体验中得以传承和发展。(4)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始于何时?材料中的书圣是指东晋时期的哪位书法家?其代表作是什么?34 . 处理好民族关系历来是各朝代政权实施治国理政、维护稳定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北魏改革)材料一:孝文帝日:“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引自资治通鉴(1)材料一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哪一方面? (唐皇长策)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2)材料二体现了唐朝政府对于民族关系怎样的态度或政策?试举唐与吐蕃交往的一例史实予以说明。 (清帝奇功)材料三:(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采取的哪两种方式? (当代智慧)材料四: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1959年春,中央人民政府领导西藏人民进行民主改革,解放了的百万农奴迸发出无比的生产热情。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及其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此后,西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日新月异。2015年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