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高中政治4.1传统文化的继承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学习目标】1.识记传统文化的含义及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2.理解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3.分析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4.理解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和正确态度。【使用说明 学法指导】1.自学研读教材至少两遍:先独立研读课本,再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记忆2.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理解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3.完成预习案,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填写到我的疑惑处4.对探究案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写出思路要点 预习案一知识梳理(具体要求:阅读,勾画标注,记忆)(金榜教程)2 预习自测判断:1. 存在于历史中的文化就是传统文化 ( )2. 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所以是一成不变的。 ( )三整理巩固、构建体系四我的疑问(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探究案探究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及特点眼下许多新人热衷中国传统婚礼:八抬大轿迎娶,新郎新娘要叩拜天地、高堂,还要夫妻对拜,再要揭去新娘的红盖头,新人的床上要撒些吉祥之物,还要祝愿新人早生贵子。新人在婚礼上要互打同心结等,同时,婚礼还将传统艺术融入其中,相声、京剧、打腰鼓、扭秧歌、踩高跷、耍滚灯,热闹非凡。与时下普遍流行的西式婚礼相比,中国传统婚礼别有一番韵味。(1)请将材料中提到的传统文化分一下类。(2) 当前,传统婚礼受热捧,传统艺术融入到婚礼中并受到青睐,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探究点二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时下,国学热在各地方兴未艾,诵读经典在青少年中蔚然成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的发行,更是开启了一条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新路。教材包括弟子规论语孙子兵法道德经等国学经典,同时还加入了中国传统历法与节日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欣赏等中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与艺术的精粹内容,这有助于广大学生系统地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能帮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人认为,传统文化进课堂,就是要从小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就是要全面继承传统文化。你赞成这种观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当堂练习1建筑格调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例如,我国北方颇具华丽气质的封闭式四合院,开敞的苗族吊脚楼,秀丽的傣族竹楼,蒙古族的蒙古包等,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姿质各异的建筑,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建筑文化,给人以强烈的感性冲击。由此可见()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民族建筑的多样性建筑是一种凝固的艺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筑是民族的文化记录,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保护A B C D2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猜灯谜、吃月饼、燃灯、赏月等是我们在中秋节时的固有习俗。下列对中秋节的习俗理解不正确的是()A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B它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形式C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D它具有相对稳定性3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4台湾作家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下列各项能印证这句话的是()A两岸三地在台湾北港朝天宫举行拜谒妈祖活动B中国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C第五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在北京举行D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完成主体封顶5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糟粕,阻碍了中国的发展。这种观点()正确。传统文化阻碍了个人和社会进步错误。对待传统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以偏赅全正确。必须全面否定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才能发展A B C D6农历龙年包含了两个立春日,即正月十三立春(2020年2月4日)和腊月二十四再次立春(2020年2月4日),民间素有:“两头春,宜嫁娶”的习俗,选择在龙年结婚的新人特别多,从而带旺了各地的婚庆市场。由此可见()A传统习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B对待传统习俗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C传统习俗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D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持久影响7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A相对稳定性 B鲜明民族性C较强融合性 D明显渗透性8清明节自唐宋成为民俗节日之后,在节俗内容不断扩张的同时,节俗的根本性质虽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演进,较早地出现了由神圣祭祀向世俗娱乐转化的趋向。这种趋向在都市表现得尤其明显,清明祭墓成为踏青春游的假日时光,墓前分享祭品的习俗变成了郊游的野餐。这一现象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文化的发展是自然而然的,不应干预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A B C D9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能够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传统文化就是优秀文化。那么我们对待优秀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继续保持和发扬自觉地加以改造A B C D10.一些社会学专家认为,目前年轻一代对传统民族节日缺乏感性认识和深层了解,造成了对民族节日的淡漠。传统民族节日要深入人心,需要各界重视,加大宣传力度,让年轻人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之所以要重视民族节日是因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和认同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始终能推动社会进步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 B C D11针对有人主张小学生重读四书五经,我国国学大师文怀沙认为,在中小学课本中选录优秀的四书五经文章是好事,但没有选择地让孩子学四书五经是开历史倒车,其中所隐含的奴性文化,只能使人的思想僵化麻木。这告诉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传统文化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待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腐朽的东西要加以改造或剔除要防止传统文化影响人们的行为122020年,一档明星父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热播。该节目版权和模式购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与中国传统的亲子观念不同,这一节目更强调父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引发了观众的共鸣。这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能促进社会发展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交流和借鉴有助于文化发展A B C D 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3分配是否公平关系到劳动者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系到经济效率的提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健康发展。面对一些人因不正当手段而获得的巨大财富,面对为富不仁,面对富二代炫富,一些社会学家深表忧虑,并以传统的“不患贫而患不均”思想对国家提出警示。联系材料,从传统文化的继承的角度,分析说明应如何对待“不患贫而患不均”思想。4.1导学案答案探究点一(1)答案传统婚礼中的一系列活动属于传统习俗;相声、京剧、打腰鼓、扭秧歌等属于传统文艺。(2)答案一方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婚礼、相声、京剧等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婚礼的习俗、京剧、相声等都是中华文化独特的符号。探究点二答案错误。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需要我们全面认识和对待。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热点探究:答案(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祭祀黄帝陵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2)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必须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起消极作用。因此,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祭拜黄帝,要辩证分析,认识到它的积极意义。(3)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今天我们仍然隆重举行祭拜典礼,目的不是为了宣扬落后的习俗,而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通过祭拜活动,在同一种文化的感召下,增强全球华人对自己所属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凝聚力,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海峡两岸通过共同祭拜同一个祖先,也有利于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共同繁荣。1答案D解析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故错误;建筑是一种凝固的艺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筑是民族的文化记录,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保护,符合题意,故选D项。2答案A解析注意本题为逆向选择题,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故应选A项;B、C、D三项都是对传统习俗的正确理解。3答案C解析材料中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的价值选择深受传统道德的影响,因此C项正确。A项否认了传统道德与现代生活的区别;B项否认了文化的变化发展;题干材料没有说明传统文化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作用,所以D项也不选。故选C。4答案A解析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文化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文化将不同民族的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A体现了文化的作用,与题意一致;B、C、D与文化无关,与题意不符;故选A项。5 答案C解析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变迁,就会促进社会的发展,故应该批判继承,符合题意,故选C项。6.答案D解析注意体会材料的含义,材料主要体现了传统习俗对人生产生活的影响,因此只有D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B、C两项与题意无关。7.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根据题干材料,应选A项。B、C、D三项都不符合题干含义。8.答案A解析节俗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体现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演进,出现了由神圣祭祀向世俗娱乐转化的趋向,体现了;表述错误,没有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故选A项。9.答案A解析要解好此题,首先要认真读题“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观点正确,理由是它们是从继承和发扬的角度考查,符合题意;是对传统文化中落后文化的态度,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A。10.答案B解析重视民族节日实质就是重视传统文化,维护文化的多样性,符合题意;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只有优秀的文化、符合社会发展的文化才能起推动作用,错误;正确,但与题目不构成因果关系,故选B项。11.答案C解析四书五经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存在糟粕,对其要批判地继承,故选C项。12.答案答案C解析该节目是对中国传统的亲子教育观念的弘扬与创新,体现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正确;该节目版权和模式购自韩国MBC电视台,借鉴了韩国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说明交流和借鉴有助于文化发展,符合题意;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该节目体现的是父亲在教育中的作用,不是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错误,故选C项。13.答案(1)“不患贫而患不均”属于我国的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其在现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梯轿厢租赁协议书模板
- 驳回经纪合同解除协议书
- 附条件与附期限合同范本
- 签劳动协议不签劳动合同
- 浙江电商管理咨询协议书
- 机械厂员工外包合同协议
- 瓷砖维修质保协议书范本
- 法人代表转让协议协议书
- 空置楼房拆除补偿协议书
- 离心加湿器采购合同协议
- 劳务派遣与服务协议
- 2025年新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课件
- 消费者权益保护培训课件
- DB11T 2454-2025 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规范 生物样本化学物质检测
- 贸易公司员工职业操守行为准则制度
-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安全培训
- 部门保密培训课件
- 福建省南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工厂绩效计件方案(3篇)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
- 尿路感染多重耐药诊疗与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