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孙中山号召兴师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不到两个月“二次革命”失败,其失败的客观原因是A北洋军阀力量强大B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C国民党力量涣散D孙中山不在国内2 . 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A美国B英国C法国D俄国3 . 中华民国建立后,采用民国纪年法,1912年是民国元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按民国纪年,这一年应该是( )A民国8年B民国9年C民国10年D民国11年4 . 今天的人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工具。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公车上书”、“康有为”、“光绪帝”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A科举制度废除B创办海军C戊戌变法D福州船政局创办5 . 下图所列内容为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一些主要表现。因此可见,这一时期,对应的时间是( )A19世纪中期B19世纪七八十年代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20年代6 . 下列有关辛亥革命说法正确的是A三民主义指的是民主民权民生B同盟会是孙中山1905年在南京成立的C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D袁世凯称帝是在民国五年7 . 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样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下列关于该书及这段文字的解读,最恰当的是A描绘了一个精神不健康的狂人B作者喜欢看历史书,并且看书比较仔细C估计成书于五四运动以后D作者借狂人之口,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8 . 下面是某同学针对戊戌变法的内容制作的表格,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BCD9 . 学者马海珍在袁世凯的时代困境中记述:“袁世凯是清末新军训练的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最大受害者”。作者判断其“受害”的依据是( )A部分新军将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B没有新军的参与就没有辛亥革命C袁世凯借助新军篡夺了清朝的政权D新军将领拥兵自重导致军阀割据10 .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如果要拍摄关于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剧,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A火烧圆明园B痛击阿古柏C旅顺大屠杀D廊坊阻击战11 . 面对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进行捍卫革命成果的斗争有 武昌起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广州起义ABCD12 . “大清朝,改中华,人人都把小辫割。”这首民谣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3 . 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把19世纪末(某次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世钟的作用。图中熊代表沙皇俄国,犬代表英国,青蛙代表法国,鹰(即鶧)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肠代表德国。某次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日本全面侵华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甲午战争14 . 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的皇帝是( )A道光帝B咸丰帝C光绪帝D嘉庆帝15 . 太平天国运动中,列强成立“洋枪队”,与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军。这说明A淸军已丧失抵抗能力B太平军己攻陷北京城C中外反动势力己勾结D外国势力已侵华16 . 漫画针砭时弊,在一定程度上能揭示历史真相。下侧漫画反映的事件( )A践行了“实业救国”政策B清政府的自强之路C进行制度变革尝试D传播民主科学思想17 .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目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B打击外来侵略C实现其革命理想D建立人间的“天国”18 . 如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描述的是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同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进行销毁。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B火烧圆明园C三元里人民斗争D义和团运动19 . 识读如图读书笔记内容,与其相关史实吻合的主题是A近代思想解放B近代侵略与反抗C近代化的探索D近代专制与民主20 . 新文化运动是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之所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主要是因为A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B前期提倡民主和科学,后期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C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D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抨击“吃人”的礼教二、综合题21 .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1)材料一中“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指的是哪四次侵华战争?其中,与我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哪个?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师夷长技”指的是什么事件? “变法维新”中的领袖人物是哪几位?(3)材料二中,“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领导者是谁?22 . 中国近代以来,众多仁人志士期望政治清明、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充满着时代赋予的家国情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翁氏(翁仕朝)对于世界地理颇有浓厚兴趣,出于其手编亲辑之简明著作为天下寰球中外交通分五大洲图,简明清晰,并系史志。了解世界,求取新知,自以阅览世界地志为重要入手,自鸦片战争时期,魏源、徐继畲、梁廷枏、姚莹等均循此途,当知知书儒生多具共同意趣,翁氏遗留著作,惟此一种最有贡献。王尔敏儒学世俗化及其对于民间风教之浸濡材料二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张謇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材料三 中国的人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团体,没有民族精神,所以虽有四万万人结合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片散沙。如果再不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用民族精神来救国。孙中山民族主义材料四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五四运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1)根据材料一,指出翁仕朝和魏源等人具有怎样的“共同意趣”。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意趣”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2)材料二反映了张謇什么主张?他是如何践行这一主张的?(3)材料三中,孙中山认为国人的“国家观念”有什么不足?孙中山提出“用民族精神来救国”,为此他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4)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民族意识被唤醒与哪一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该怎样理解“五四运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 (5)综上所述,青少年应具有怎样的家国情怀?23 . 近代以来,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主要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四运动极大促进了中国人的思想启蒙,直接影响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方向中国的先进分子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教训中,开始认清帝国主义列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开始意识到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在中国根本行不通。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摘自田克勤、张泽强从价值觉醒到文化自信: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新思考材料二延安道路的核心是完善群众路线和在农村加强革命的民族主义,这成为毛泽东思想的两大支柱。这些思想在江西时期就已先行发展(延安时期)根据群众路线方法,毛泽东热忱地关注农民的需要,开展土地改革和减租减息,促使农民全面地参与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组织。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三 (1)哪一条约的相关内容表明材料一中“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根据材料一,分析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以中共在19271934年的具体实践说明“这些思想在江西时期就已先行发展”。分析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农村政策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3)比较图一和图二,从中提取一处有关对外开放的不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这一不同信息的原因。(4)综上,你认为中共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取得成功的经验,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24 . 上海是我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今日的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致力于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上海有关部门决定举办一次“我爱你,东方明珠!”的主题展览活动展示一:屈辱的历史(1) 上海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结合展示一的图片说说上海是在哪个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展示二:近代化的起步(2) 上海见证了中华民族由屈辱到反抗的历史,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从上海开始。展示二中的江南制造总局是由谁建立的?展示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6月5日上海工人游行队伍 中共一大会址(3) 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该事件后期斗争的中心由转移到上海。此事件中的哪一口号最能体现其性质? (4) 图片事件产生了什么重大意义?展示四:外交的起点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应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邀请,对中国北京、杭州和上海进行的访问,这是美国总统历史上第一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且尼克松到访北京期间,还在中南海与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