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0版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B卷_第1页
河南省2020版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B卷_第2页
河南省2020版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B卷_第3页
河南省2020版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B卷_第4页
河南省2020版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B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2020版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有一部穿越古代的影视剧说汉武帝使用上了微信!据此推测,在汉武帝的朋友圈中,以下不可能出现的是A司马迁晒出撰写的史记B司马光晒出撰写的资治通鉴C张骞晒出拜别汉武大帝出使西域的场景D董仲舒晒出太学中五经的图片2 . 东汉中期以后出现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使得A社会混乱人民遭殃东汉王朝走向衰亡B经济恢复发展C大一统王朝得到巩固D社会安定团结3 . 如果你到西安旅游,除了游览西安古城墙、秦始皇陵兵马俑外,还能参观( )A元谋人遗址B周口店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4 . 下列属于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的有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 巨鹿之战 长平之战ABCD5 . 促成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B社会比较稳定C北方劳动人民大量南迁D南朝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6 . 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云南发现了两颗牙齿化石,根据科学测定,这是远古人类的牙齿,他们的生活年代距今(2019年)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我们称之为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7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下列哪个朝代开始的A夏朝B西周C商朝D战国8 . 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的片段,哪一项不符合史实A农民张三仅把收成的1/30交给国家B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C文帝的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D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9 . 史记中能查到的史实有( )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蔡伦改进造纸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ABCD10 . 国语齐语载:“美金(指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指铁)以铸锄、夷、斤、斸(夷、斤、斸都是古代的耕地工具),试诸壤土。”这表明A周代的青铜文化不及商代B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铁农具C齐国的冶金技术十分高超D青铜制造业比冶铁业更重要11 . 下列属于道家代表人物的是ABCD二、填空题12 . 从小学到初中我们积累了许多的成语和典故,其实有些就在我们的历史教材中。请将下列成语典故按不同时期归类。(填入相应序号)(1)鞠躬尽瘁(2)卧薪尝胆(3)纸上谈兵(4)约法三章(5)草木皆兵(6)破釜沉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时期三、综合题13 . 中国是以农立国的世界文明古国。惠州市某校七年级同学准备进行“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的问题探讨,请你参与同学们的小组探究,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见下图(1)材料一中的大型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阅读材料一说出这是什么水利工程?并概括说出该水利工程两项重要的作用?材料二: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次变法的内容?材料二中这项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名称是什么?材料三: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商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而石榴、葡萄、胡麻、胡桃、胡豆、胡萝卜等西域物产,也是在汉朝时通过这条商路传到内地的,在中原很多地区得到推广种植。这些作物的引进,不仅增加了我国农作物的种类,更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历史上的外来作物引进(3)材料三中新的农作物是通过哪条商路传入内地的?请概括这条商路的开通有何重要作用?材料四: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财,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4)依据材料四,请概括汉代“文景之治”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4 . 2018年6月10日是我国第13个文化遗产日。某中学历史兴趣组举行了“感受中国传统之美”的主题探究活动,增强“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制度自信。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任务一:搜集名言体会思想之美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从星共之。”材料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材料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材料一、二分别是哪个派别思想家的言论?请按顺序列出。(2)古人的教育思想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一的人物在教育方面有什么贡献?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了什么书籍?(3)材料三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4)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作为中学生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任务二:阅读材料体会制度之美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礼记礼运材料二: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史记秦始皇本纪(5)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的制度?“天下为家”说明这种制度后来被什么制度取代了?(6)根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认为“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是什么?为此,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