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高考政治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 专题13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_第1页
备战2020高考政治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 专题13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_第2页
备战2020高考政治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 专题13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_第3页
备战2020高考政治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 专题13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_第4页
备战2020高考政治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 专题13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0高考政治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 专题13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2020年高考试题】1(2020高考天津卷9) 2020年,美国苹果公司董事长乔布斯一位非凡的创新者,带着他的梦想和传奇辞世。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创造了那个魔器般的“苹果”,更在于他对“智慧之学”的情有独钟。乔布斯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一个下午的相处。”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去追求更多的真、善、美。乔布斯的成就和他对哲学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真正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A. B. C. D2(2020高考江苏卷25)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 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 、“慢旅游” 、“慢运动” 等行列。这反映了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 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 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3(2020高考江苏卷2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哲学唯物史观的正确性。在社会历史领域,马克思清楚的看到,人类社会从本质上是物质的,社会生活从本质上也是实践的。说法与题目无关。答案选A。【2020年高考试题】1(2020年高考北京卷26)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挂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先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A.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B.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C.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D.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 3(2020年高考江苏卷24)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自然界得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完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4(2020年高考江苏卷27)宋朝张先木兰花中云:“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下列诗句与题诗所含哲理相近的是A月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B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5(2020年高考江苏卷28)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 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A B C D 6(2020年高考山东卷25)2020年7月,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水深度首次达到3759.39米,有力推动了我国深海探矿.海洋打捞事业的发展。这表明A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B改变自然规律可以服务于物质生产C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D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7(2020年高考上海单科政治卷19)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的说法,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这种哲学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B主观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哲学史的相关知识,认为“元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8(2020年高考四川卷27)吕氏春秋察今记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以下选项,与荆人教训具有相同哲学寓意的是A.士以进死为荣,退生为辱B.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C.九河盈溢,非一块所防;带甲百万,非一勇所抗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9(2020年高考海南卷18)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A B C D10(2020年高考上海文综政治卷20)下列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的是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万物独化,物各自生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A B C 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说法不符合题意。11(2020年高考大纲版全国卷39)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祖国西北,地域广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农牧并存的人文特征,使这里成为各民族繁衍生息.交流融合的家园。陕.甘.宁等地区曾是周.秦.汉.唐立国之基。现代历史上,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圣地。西北的全面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材料四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从1935年到1948年的13年间,延安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整风运动.中共七大等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克服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出发,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敌后抗日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取得这些伟大的成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6)结合材料和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和现实意义。(10分)【2020年高考试题】1、(202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0)“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A BC D2、(202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解析】A 本题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理解。“形者,有生之本”是唯物主义观点,B、C、D项均是唯物主义观点;A项是唯心主义观点,符合题意要求。3、(2020年高考山东卷25)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 B. C. D.【解析】A 本题以儿歌歌词为背景,考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知识。歌词的改动反映了“星辰闪耀”“常春藤缠绕”是上帝还是科学,故说法正确。与题意无关。5、(2020年高考江苏卷26)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A.实践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解析】A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故A正确。【2020年高考试题】1.(2020上海,15)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以下属于哲学层面的意识现象是 ( )A.民间的“实惠”思想B.老子的思想C.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思想D.本草纲目的思想答案 B3.(2020重庆,31)人们曾用求神膜拜自然用思维证明自然后来用观察、想象和检验摸清了大自然的脾气但景象不断变幻大自然在微笑仍然没有供出她内心的秘密摘编自英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科学的“思维”能证实大自然“内心的秘密”B.摸清“大自然的脾气”,就是对不断变幻的“景象”的感知C.只有不断摸清“大自然的脾气”,才能接近“内心的秘密”D.人们能认识不断变幻的“景象”,也能彻底把握“内心的秘密”答案 C4.(2020江苏,25)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我思故我在”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B项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ACD三项均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本题选B项。7.(2020江苏,31)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故B项错误;AC两项知识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8.(2020广东,25)“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的 ( )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9.(2020全国,28)“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在些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这一论述表时,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 ( )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A.B.C.D.答案 D解析 “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是一种意识,唯物主义认为,规律具有客观性,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不能被改变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所以意识是不可能摆脱物质条件的制约的,的说法明显违背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故本题选D。二、非选择题11.(2020广东,39)休谟说:“除了对知觉而外,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观念”,他认为“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2020年高考试题】1.(2020广东文基,14)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 (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一元论和二元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A.B.C.D.答案 B解析 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不符合题意。2.(2020广东理基,60)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这种观点是 ( )A.机械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答案 B解析 认为自身感觉第一,“物”第二,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选B。3.(2020山东文综,22)红岩的作者,在一次次查阅有关档案、走访烈士的战友、搜集先烈们感人事迹的基础上,成功塑造了江姐等典型人物形象。这启示我们要 ( )坚持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重视做好量的积累A.B.C.D.4.(2020山东基本能力,9)“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警示人们要珍惜年华。古人对时间的体验与此类似的是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叹长河之流速,送驰波于东海A.B.C. D.答案 B5.(2020江苏单科,26)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 )A.心外无物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理在气先D.存在就是被感知7.(2020江苏单科,27)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 ( )A.联系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答案 C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在于它坚持实践的观点,故C项符合题意。8.(2020天津文综,29)2020年北京奥运会是全中国人民热切期盼的盛事。漫画情有独钟蕴含的哲理是 ( )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 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A.B.C.D.9.(2020上海综合,6)依据人物性别、年龄、身份、职业、性格和创作者对人物的褒贬不同,京剧的行当可以划分为生、旦、净、末、丑。每一行当都有不同的脸谱造型,这些脸谱是对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人物形象进行抽象概括后的艺术加工。用哲学的语言来说 ( )A.艺术源于艺术家的主观创作B.客观现实以艺术作为摹本C.艺术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D.客观现实是对艺术的再创造答案 C10.(2020全国,32)为了节约资源,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一些地区试行教科书免费循环使用。学期结束后,教科书由学校收回,供下一个年级使用,几年更新一次。教科书之所以可以循环使用,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 )A.思想内容的存在同物质载体无关B.思想内容的稳定要求物质载体的稳定C.物质载体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不影响思想内容D.物质载体的稳定有利于思想内容的稳定二、非选择题23.(2020广东单科,39)乔治贝克莱指出:“公园中的树木,客厅中的椅子,如果没有人在那里感知它们,它们就是不在那里的。”他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离开心灵,事物就不存在。辨析: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答案 (1)贝克莱的观点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2)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视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存在。(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不会因为人的意识是否感知而忽生忽灭。(4)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