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A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A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A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A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歌曲曹操中有这样的歌词。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鼎立之后的是A曹操B孙权C诸葛亮D曹丕2 .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文中“轩辕”指的是( )A黄帝B炎帝C启D汤3 . 北魏初年,有位姓独孤的鲜卑人穿鲜卑衣服,说鲜卑话。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姓刘,穿汉服,说汉话。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是A西晋的短暂统一B北魏定都于平城C北魏孝文帝改革D江南地区的开发4 . 一位秦朝老人收到家书,得知其子在参与长城西起点处修筑。请你告诉老人他的儿子在下列哪个地方A临洮B长安C辽东D陇西郡5 . 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书法家是( )A钟繇B王羲之C曹植D王献之6 . 东汉名医华佗说过:“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的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为帮助人们强健身体,他发明了( )A麻沸散B外科手术C五禽戏D针灸穴位7 . 成语“破釜沉舟”表现了项羽勇往直前,不后退的决心,该成语出自下列哪次战役A涿鹿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牧野之战8 .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其中的三国不包括A曹魏B蜀汉C东吴D西晋9 . 小林同学“十一”期间参观了房山区圣莲山风景区,在这里他看到了刻在石壁上的道德经,这部书的作者是A孔子B老子C孟子D荀子10 . 自北魏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这其中主要是因为他们A都孝顺长辈B都坚持自己鲜卑族身份C都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D都将鲜卑姓改为了汉姓11 . 曹操在龟虽寿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下列战役能够体现曹操这一雄心壮志的是( ) 牧野之战 长平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A B C D 12 .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形成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南稻北粟”生产格局。这种格局最早形成于( )A原始农耕时代B夏朝C商朝D西周13 .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在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对我国以后的经济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着极为重要影响的是A修筑长城B统一货币、度量衡C统一文字D在中央设丞相14 . 下列战役发生在我国战国时期的是牧野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ABCD15 .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大地震,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而处于震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却没有损毁和垮塌。对这一水利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蜀郡郡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的工程B此工程使云贵高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C此工程具有防洪、灌溉、水运等综合性水利功能D都江堰建成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16 . 曹操在下列哪场战役中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军队,奠定其统一北方的基础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17 . 故事是学习历史最重要的资料之一,以下故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国人暴动卧薪尝胆孟姜女哭长城朝秦暮楚ABCD18 . 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的片段,哪一项不符合历史史实A文帝和景帝重视“以德化民”B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C文帝的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D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19 . 假如你是一位收藏家,你收藏了一枝西汉时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应是( )A刀币B铲币C五铢钱D圆形方孔钱20 . 关于黄巾起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起义的最主要原因是天灾频繁B推翻了东汉的统治C加速了东汉王朝的兴起D起义的首领是张角21 . 某同学查阅了有关魏晋南北朝、人口南迁、南朝建康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A统一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江南开发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22 . 周朝由开始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一现象充分说明A周王室已经被推翻B各诸侯生活腐化C周朝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D周朝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23 . 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开始于A秦始皇B隋文帝C汉武帝D唐太宗24 . 了解时代特征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之一。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时代特征最准确的描述是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B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二、综合题25 .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根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历史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文字的起源)材料一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1)请写出图中文字的名称。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何时?(思想的光辉)材料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理论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中国梦的精神力量(2)材料二中提到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面对当时的社会大变革,法家的韩非提出了什么样的济世良方?(教育的魅力)材料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3)材料三的言论出自何人之口?结合所学依据材料,说出其在教育方面的贡献?(中医的传承)材料四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摘自中国中医药报屠呦呦,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4)根据所学写出东汉末年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的名医和2015年因发现能够抵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药学家的名字。(文化的弘扬)材料五(5)根据材料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26 .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抨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使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探索各家相互切磋辩驳,又相互影响、相互激荡,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个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这种局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二: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就越是孤独。甲午打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2)请根据材料二说出,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的意义?并说出戊戌变法对当时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材料三:同盟会决定在辛亥年(1911年)秋天起事革命党人率队直入武昌,进攻总理衙门武昌便为革命军所据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临时总统,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摘编自中国近代史(3)材料三中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帝国”变为“民国”所产生的思想影响是什么?材料四: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新文化运动已发展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新文化运动宣传内容有着什么样的变化?27 . 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及秦孝公任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逐灭,僭差无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 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材料反映了什么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