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1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2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3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4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观察下面的金、南宋对峙形势图,对图中政权相关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耶律阿保机建立金B西夏的建立者是党项族的元昊C南京当时在南宋的统治范围内D金与南宋的分界线在淮水至大散关一线2 . 完成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的是A阿保机B阿骨打C铁木真D忽必烈3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下列历史人物与其科技成果搭配不正确的是A贾思勰齐民要术B徐光启天工开物C李时珍本草纲目D卡尔.本茨汽车4 . 唐朝晚期,雕版印刷业比较发达,下列城市成为印刷中心的是A长安B广州C北京D成都5 . 晚唐时期,朝廷授予众多节度使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但并不行使宰相权力。北宋前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增加,包括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北宋( )A宰相权力的扩大B藩镇问题依然较严重C君主专制的强化D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6 . 工程和建筑都是文明的载体。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部分工程和建筑的表述,正确的是( )A李冰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B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促进了交流C明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里,雄伟壮丽D故宫是清朝开始修建的世界现在最大的宫殿建筑群7 . 某同学要研究“辽、宋、夏、金”时期的历史,他拟定了四个题目,请你帮他选一个最恰当的题目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B国家分裂的时代C经济重心南移D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8 . 开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到明朝时发生了巨大变化。明朝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由此可知,明朝的科举制( )A禁锢了人们的思想B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C扩大了选拔官吏的范围D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9 . 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开始于A汉朝B隋朝C唐朝D元朝10 .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于A广东省B台湾省C福建省D浙江省11 .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余读离骚、天问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作者的意思是( )A屈原应该投身于文学创作B楚辞体作品缺乏志向和追求C为屈原遗作中爱国志向所感叹D认为屈原的遭遇和结局不值得12 . 北宋在澶州之战中取得胜利后签订了屈辱和约;南宋岳飞打败金,收复失地,但南宋皇帝杀死岳飞。二者最主要的共同原因是:( )A宋力量弱小B换取和平C发展经济D重文轻武政策的延续13 . 元朝和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采取的措施中,其不同之处是A加强对西藏的管辖B抗击外来殖民侵略C加强对台湾的管辖D设立行政机构管辖和开发边疆14 . (2016江苏宿迁4)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最终完成于( )A唐朝B两宋C元朝D明朝15 .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斗争,取得了辉煌业绩,至今仍被后人称颂。他所领导的抗倭斗争是一场A平定内乱的斗争B反封建的农民起义C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D争夺帝位的斗争16 . 虽然她流下了一块任后人评说的无字碑,但人们仍然称赞其统治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是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17 . “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生平。促使唐朝由盛转衰的是( )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宦官专权D黄巢起义18 .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A汉律B隋律C贞观政要D唐律疏议19 . 下面哪一种节日在宋代还没有出现( )A春节B端午节C中秋节D植树节20 . 对宋代经济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宋朝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B宋朝时丝织业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北方C宋代造船业当时世界领先,海外贸易发达,管理海外贸易机构是市舶司D宋代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二、填空题21 .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幅对联称颂的是ABCD三、判断题22 . 唐朝最先进的印刷书籍是采用活字印刷。错误:_理由:_; _。四、综合题23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唐太宗唐玄宗政治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重用贤能,整顿吏治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文化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注重文教,编修经典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整理材料二唐玄宗本人的变化,是当时社会危机难以克服的主要原因。开元初,他注意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天宝时则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在用人方面,玄宗不再是任人唯贤,而是专用投其所好者。李林甫、杨国忠都是因此而受重用的。李林甫是“口有蜜,腹有剑”的人物,凡是才能在他之上而被皇帝所重视的人,他都千方百计的将其除掉。面对各种社会问题,玄宗毫无改弦更张之意,仍然沉溺于酒色之中,每年十月照例到华清宫去过冬。安禄山为了讨好玄宗和杨贵妃,在得知玄宗要在华清宫新开浴池的时候,立即在范阳以白玉石制成鱼龙凫雁,还有石莲花,置于池中,使玄宗喜悦异常。摘編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请回答:(1)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能够出现这两个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2)根据材料二,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的不同之处。(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玄宗后期统治带来的严重后果。据此,你可以得到哪些认识?24 . 隋唐时期,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1)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依据图,完成下面的空缺部分。大运河在(皇帝)时期开凿。隋朝大运河以为中心,北抵,南至隋朝大运河开凿的意义在于(2)唐朝时期,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下面图二、图三分别是哪种生产工具?其共同作用有哪些?(3)唐都长安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观察图四,指出唐都长安的城市布局特点。图四25 .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王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的朝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朝僧人鉴真受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鉴真矢志不渝,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前后用了12年。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改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二 647年,天竺摩揭陀国遣使来中国;随即,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柞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唐初,波斯商人的足迹遍于长安、洛阳、扬州、泉州、广州。他们贩卖珠宝、香药及西域、南海一带的土产。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商品也大量运往波斯,并被波斯商人转销到西方。中外关系史讲义材料三 唐朝民族交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