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_第1页
河南省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_第2页
河南省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_第3页
河南省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_第4页
河南省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与下列表格有关的伟人是( )时间参与的重要事件1924年担任黄浦军校政治部主任1927年指挥南昌起义1936年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945年参与重庆谈判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陈毅2 . 近代史上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两次侵华战争,二者的相似之处有( )都在中国建立了伪政权都对中国的平民进行血腥的屠杀都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都是日本企图建立世界霸权的重要步骤ABCD3 . 某班模拟了一次“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主题,使用于介绍井冈山的是( )A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B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C七大的会场指明了光明前途D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道路4 . 1937年9月5日,在成都欢送出川抗敌将士时,四川安县王者成送其儿子王建堂一面中间写着大大“死”字的一面旗(如图)。旗右写道:“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上尽忠”;旗左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该材料最能说明A大敌当前国民抗战意识空前高涨B全民族抗战局面正式形成C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D日军暴行激发普通百姓的无比愤怒5 . 1912年,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的是A孙中山B段祺瑞C张勋D袁世凯6 . 自1895年被日本侵占道受了近半个世纪殖民统治的_,在抗日战争胜种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A东北三省B台湾C香港D澳门7 . 1902年伦敦泰晤士报报道说,慈禧太后在接见驻华公使和公使夫人时“抽泣哽噎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早在1901年初,慈禧就曾借光绪之名下语,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因此,时人激愤地指斥清廷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下列能说明清廷已成为“洋人朝廷”的主要依据是( )A开放沿海通商口岸B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C允许列强开设工厂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8 . 孙中山说:陆皓东是为共和革命而牺牲的第一人。陆皓东所牺牲的那次革命活动标志着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武装革命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这次革命活动是A兴中会的成立B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C中国同盟会的成立D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三民主义9 . 下列关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命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B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10 . 天京事变使天平天国由盛而衰,事变发生的根源在于A清朝统治者的镇压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C侵略者对清朝的支持D天平天国将士的贪生怕死11 . 下图是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漫画,题目叫“宰杀中国龙”,这幅漫画的场景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D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12 . “1884年,洋务企业资本达263443元,占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45.22%”材料说明洋务运动促进中国近代化的领域是A政治B经济C思想D文化13 .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土地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主要与哪国有关A英国B法国C俄国D德国14 . 对中国近代史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一段历史B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史C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15 . “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的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毛泽东领导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是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陕甘革命根据地C中央革命根据D闽浙赣革命根据地16 .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袁世凯称帝失败 二次革命 护国战争 中华民国成立ABCD17 . 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关键词示意图有利于我们了解(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B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历程C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D中国土地革命时期的历程18 . 据上海警察局档案资料显示,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了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引发通知中所说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民族工业发展需要劳动力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C汽车传入上海D日本侵略中国19 . 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那么,“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20 . 狂人日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该文章的作者是:A李大钊B鲁迅C胡适D陈独秀21 . 许多民众认为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国父,这主要基于他( )A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B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斗争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D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22 . 洋务派没有把下列哪一项作为“夷”之“长技”? ( )A议会制度B科技教育C机器生产D军事技术23 . 下图是号称“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迁徙路线图(局部)。东北大学迁入关内的原因是( )A积极参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C中国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D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形势所迫24 . “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武昌起义五四运动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胜利进军ABCD25 .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其政权的性质是( )A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B官僚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C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二、填空题26 . 背景:袁世凯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1913年春,_遇刺身亡,袁世凯决定武力镇压国民党。经过: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_”。结果: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下去,_、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三、综合题27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是一次伟大的壮举。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1)阅读材料一,请对七律长征描述的长征经历进行情景想象,在其中选配与图一、图二相关的诗句,抄写在下面横线上。图一:;图二:。材料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2)阅读材料二,列出下面“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中代表的名称。材料三:红军首先向湘西进军,一路冲破敌人三道封锁线。1934年11月,湘江战役打响。由于大部队携带辎重过多,行动迟缓,遭受优势敌军的夹击。红军冒着枪林弹雨前行担任掩护任务的部队弹尽粮绝,大部分壮烈牺牲。经过五昼夜苦战,红军最终突破第四道防线。湘江战役是长征以来最壮烈的一战。渡过湘江后,红军人数由出发时的8万多锐减到3万多。四川西部的大雪山,高耸入云,终年积雪,人迹罕至。雪山上空气稀薄,人上去呼吸十分困难。红军踏着没膝的积雪,迎着狂风,翻过了一座又一座雪山。过了大雪山,是一望无际的草地。这里很多地方是沼泽,稍不留意就会深陷其中,红军克服各种困难,走出草地。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出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材料四: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中国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4)综合本题中的四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四中的划线句子的理解。2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探索救国之路。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摘自_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但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不自觉走向自己预期目的的反面。摘自洋务运动史材料三 经过了中法、中日两次的战役,中国人既受了这样一番教训,自然会转变态度,着眼在政治方面,另谋一个改造的方案,于是有打着“变法自强”的旗子来改革政治的“维新党”出现。摘自顾颉刚、王钟麟中国史读本材料四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问题一:材料一中下划线部分应填写的内容是什么?该文件是哪一历史事件的纲领性文件? 问题二:材料二中洋务官僚们的预期目的是什么?列举两位洋务官僚的代表。问题三: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评价洋务运动。问题四:材料三所描写的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探索?这次探索的性质是什么?这次探索有何历史意义? 问题五:材料四是哪一政党的政治纲领?该政党的性质是什么?孙中山后来将此纲领阐发为什么?2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文献中的历史)“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当开拓虾夷。晓喻琉球,使之会同朝觐;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之岛,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日本的改革派政治家吉田松阴(1855年)(1)“责难朝鲜”发生于哪一年?“责难朝鲜”之后日本更大的企图是什么?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日本的侵略野心。(诗歌中的历史)致远披火愿同死,直撞敌舰敌惊慌。官兵俱随邓世昌,沉入碧海英气扬;为存实力李鸿章,令舰躲入威海港。孰知国土沦陷后,反作倭贼手中羊。守将溃逃丢旅顺,两万居民尽屠亡。清廷几度调兵将,指挥不力不能挡。岳明阔吊甲午战争(2)举出诗歌中提到的一位民族英雄及与其有关的战役。(3)材料中提到的导致中国战败的原因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