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I)卷_第1页
重庆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I)卷_第2页
重庆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I)卷_第3页
重庆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I)卷_第4页
重庆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小军同学对生活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A“皮影戏”和“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B平静的水面上有桥和树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C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D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了光的折射现象2 . 目前各种污染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已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及贴满白色瓷砖的大厦都可能形成光污染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污染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n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D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只会污染我们的地下水源3 . 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4B乙图中,某晶体熔化图像中bc段,该物质处于液态C丙图中,花儿上的露珠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D丁图中,烈日下小狗伸出舌头降温,是因为水汽化放热4 .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若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可能为A0 B32 C45 D58 5 . 小杰在黄山旅游时看到一块警示牌,上面写有“请不要把装有液体的矿泉水瓶遗留在山上”,他想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可能会引起森林大火,因为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 )A平面镜B凹透镜C凸透镜D以上都不是6 . 如图所示,有一支注射器,现把注射器的小孔用大拇指堵住,然后用另一只手用力向外拉活塞,在拉动过程中,筒内空气(假设整个装置不漏气)( )A体积增大,质量减小,密度减小B体积增大,质量不变,密度不变C体积增大,质量不变,密度减小D体积增大,质量增大,密度减小7 . 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 )A河面上的冰B屋檐上的霜C草叶上的露D江面上的雾8 . 运动会期间,小明和小刚进行赛跑,要比较两人的速度,以下方法可行的是相同时间比较他们通过的路程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测出他们所通过的路程,并除以他们所用的时间测出他们所用的时间,并除以他们所通过的路程ABCD9 . 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甲、乙的s-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8秒时丙距离甲、乙的距离恰好相等,则A丙可能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丙的s-t图线一定在甲的图线上方C丙一定与乙的运动方向相同D丙的s-t图线可能在乙的图线下方10 . 下列与物理有关的数据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0.17mB两个鸡蛋的重约1NC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36VD一个标准大气压约105Pa11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翠园中学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下列成语涉及的现象与其科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A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B轻声细语声音的响度小C猴子捞月光的反射D震耳欲聋声音的音调高12 . 下面几种物态变化,需要放热的是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13 . 如图所示,吕飞龙用“狮吼声”将玻璃杯震碎。下列有关他“吼”出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传递了能量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生的D声音传递了信息14 .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甲液体的密度为甲,乙液体的密度为乙,将两种液体混合(混合后的体积的微小变体略去不计),则混合液的密度为( )ABCD15 . 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B卡车拉着货厢在公路上匀速行进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二、多选题16 . 下面四幅图片选自我们的物理课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是一束光在密度不均匀糖水中的径迹,说明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乙图是潜望镜的光路图,潜望镜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C丙图是平面镜成虚像的光路图,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D图中漫反射现象说明反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7 . 如图所示,是我们常见的图象,如果在这种图象的模拟坐标加上适当的物理量单位,可以用来描述A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B声音的响度和频率的关系C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D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因素有介质的种类和温度B的水比的冰降温效果好C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做参照来研究的D利用超声波来击碎人体结石是因为超声波的响度大19 . 在做物理实验时,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试验,其中有些为了减小误差,有些是为了寻找普通规律下列实验与“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时,多次改变液体密度、液体深度”目的相同的有A“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多次测量B“探究串、并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时,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多次测量C“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多次测量物距、像距以及物和像大小D“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多次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20 . 在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获得如下表格,其中为的中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平均速度343.6A段的平均速度为,其表示的含义是物理每秒内通过的路程为B物体从运动到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C段的平均速度是段平均速度与段平均速度的平均值D实验中主要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停表,这运用了组合法21 . 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用地膜覆盖农田B把湿衣服凉在通风处C新鲜的樱桃放在保鲜盒中D将地上的水用扫帚扫开三、填空题22 . 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cm。23 . 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_图中所测物体的质量为_g24 . 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克/厘米3,合_千克/米3,读着_;已知地球体积为1.081021米3,由此可得地球的质量为_千克四、实验题25 . 小天妈妈买到一块绿松石,小天想知道绿松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1)按图甲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这一过程中的错误是_;(2)纠正错误后,小天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出该工艺品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工艺品的质量m为_g;(3)小天利用量筒测量工艺品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该工艺品的密度为_gcm3;(4)如果小天将实验步骤(2)、(3)互换一下,测出工艺品的密度将偏_(填“大”或“小”)(5)实验完成后,小天还利用这块绿松石工艺品和一个弹簧测力计测出了家中食用油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丁所示,弹簧测力示数为F,则食用油的密度(写出字母表达式)p油=_。(工艺品已经测出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用m石和V石表示)26 . 现有天平、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足量的水、小刀、刻度尺、细线、番薯请从上述器材中分别选取适当的器材,设计出三种测量番薯密度的方法完成下表内容(所选器材必须是采用的方法中能要用到的)器材需要直接测出的物理量番薯密度的表达式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27 . 北安一中初二一班小明同学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_。(填“较小”或“较大”)(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填“大”或“小”);可以看出小车在做_(匀速/变速)直线运动。(4)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vBC =_。28 . 在探究光的折射特点的实验中:(1)为了清楚地看到光在空气或水中传播的路径,可在水面上方喷些烟雾并在水中滴几点牛奶,其中利用的物理原理是_(2)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提醒大家不要将激光束射向人眼,激光会对眼睛造成伤害,严重时会导致失明!这个提醒说明光具有_(3)在实验中,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a所示小明同学想若让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折射角是否还是小于入射角实验结果如图b所示,图示实验a与b,说明光路具有_(4)如图b所示,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如图c、d所示),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_(5)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_,证实了自己的推测29 . 小江同学为了测量大豆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为了测量大豆的体积,他将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上,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瓶和水的总质量为_ g(2)把48g大豆放入装满水的瓶中,停止溢水后,拧上盖子,擦干沾在瓶上的水,用天平测出瓶、瓶内剩余水和大豆的总质量为111g根据溢出水的质量可求出大豆的体积为_ cm3(3)算出这种大豆的密度为_ g/ cm3(4)由于大豆具有吸水性,用这种方法测出大豆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_(选填“大”或“小”)30 . 两个实验小组分别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利用_原理工作的(2)为减小误差,实验过程中宜选用_(大颗粒/小颗粒)的冰块和蜡块(3)某一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中缺少了可使用的搅拌器,会导致试管内冰块或蜡块_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该采用下面方案_(A/B)依次组装A温度计、试管、铁圈石棉网、酒精灯B酒精灯、铁圈石棉网、试管、温度计(4)改正实验后,两实验小组记录数据汇总如表: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冰与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冰熔化时温度_,蜡熔化时温度_(两空均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5)在上表所示实验中的第1分钟末至第3分钟末的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冰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B冰不吸收热量,因为它温度不变C蜡不断吸收热量,熔化温度为49.5(6)在方格纸中画出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7)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加热条件不变时,蜡的温度越高,它的温度升高得越_(快/慢)31 . 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小红将一可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ABCD_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ABCD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作用是_ 32 .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1)小明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_(选填“物”或“像”)的位置。(2)本实验在_(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效果会更好。(3)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_(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_,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选填“大小”或“位置”)关系。(4)如果将蜡烛 A 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可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填“实像”或“虚像”)。五、计算题33 . 小明同学到威海旅游,他乘坐的是T12789次列车,从车票上他知道从泰安到威海的距离是525km,他们早上730出发,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430到达威海。火车行驶途中以10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1200m的隧道,火车通过隧道的时间是46s。求:(1)火车从泰安到威海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34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小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了百姓人家,一辆使用汽油为燃料的小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10 min时,消耗了0.5L汽油,假定汽油是完全燃烧,(汽油的热值q=4.6107J/kg,汽油的密度=0.7g/cm3)求小汽车在这段路程中:(1)消耗汽油的质量;(2)汽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六、简答题35 . 小红拎起水壶向她家的暖水瓶中灌开水,客厅里的妈妈提醒她:“小红,快满了!”小红问:“你怎么知道快满了?”妈妈说:“听出来的”小红大惑不解请你做一做实验,把声音的变化特点表述出来,并解释发出这种声音变化的原因_七、综合题36 . 阅读环境中的电磁波,回答题环境中的电磁波电磁波不依靠介质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电磁波由低频到高频的频谱依次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及射线人眼能够接收到的电磁波称为可见光,太阳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可见的辐射形态,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在不同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电磁波有广泛的应用:无线电波用于通信等;微波用于微波炉等;红外线用于遥控、热成像仪、红外制导等;可见光是所有生物用来观察事物的基础;紫外线用于医用消毒、验证假钞、测量距离、工程上的探伤等;X射线用于CT照相等电磁波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人造成一些危害例如:电磁波噪声会干扰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的正常工作,使信息失误、控制失灵看电视时遇到的图象抖动和“雪花”现象,是因为受到附近电磁波的干扰电磁波干扰还可能造成铁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