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_第1页
历史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_第2页
历史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_第3页
历史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_第4页
历史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A高速度、低膨胀B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C信息化和全球化D高速度、低失业率2 . 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的转折关头,能否抓住转瞬即逝的机遇,及时地、果断地作出决策,是关系到革命成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如下史实中最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列宁领导彼得格勒起义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C斯大林格勒战役D欧共体成立3 .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面对法西斯的疯狂进逼,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组成反法西斯同盟在各个战场共同抗击,并取得了重大胜利。下列属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战役有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百团大战 诺曼底登陆 凡尔登战役 台儿庄战役 辽沈战役ABCD4 . 由下图中的数据可判断出当时苏联正处于( )A新经济政策实施时期B“一五”计划实行时期C“二五”计划实行时期D赫鲁晓夫改革时期5 . 当代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联合国ABCD6 .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曾说:“由于某种难以确切指出的东西,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谊,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采取了一种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危险的态度。”张伯伦不能确定的“某种东西”应该是( )A法西斯及其侵略扩张B苏联及其社会主义的影响C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D大萧条及其影响7 . 某班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有同学参考了意识形态与冷战的起源北约与华约变化的前瞻从苏东剧变到多极化趋势等文献。据此判断,这次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A全球化迅速发展B亚非拉国家的振兴C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D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8 . 在英国,人们称达尔文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是因为( )A他们都对近代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B他们都提出了进化学说C他们都是英国的科学家D他们都发现了万有引力9 . 某校历史学习小组的同学搜集到标题为“波兰团结工会领导人瓦文萨”、 “推倒柏林墙”、 “红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三幅新闻图片。这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两极格局形成B政治多极化C苏联东欧剧变D经济全球化10 .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说:“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会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1993年,哪一组织的成立表明雨果的说法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A东盟B欧盟C世贸组织D国联11 . 下列图片代表了工业文明进步、发展的历程。按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BCD12 . 以研究电脑芯片而得名的美国“硅谷”今后可能因大力开发太阳能而成为“太阳谷”,这表明二战后美国重视( )A改善人民生活B发展跨国公司C发展高新工业D降低生产成本13 . 二战中使德军大伤元气并从此一蹶不振的战役是A莫斯科保卫战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C诺曼底登陆战D柏林战役14 . “1941年12月7日晨,珍珠港上空出现了354架日军战机,在1小时20分钟内,美国太平洋舰队除3艘航母外,几乎全军覆没。”材料所述事件产生的影响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B美国不再反对共产主义C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D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5 .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二、综合题16 . 改革创断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创新、不断改革,与时俱进,纵观世界历史各大国之崛起,无不如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日本篇)材料一 19世纪中期的日本与大清一样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1853年,美国战打开了日本的国门日本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1)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中期的日本面临着“内忧外患”。日本通过哪一事件摆脱了民族危机?材料二二战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同时,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材料三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1981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的演讲(2)从材料二、三可知,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最有远见的措施是什么?(苏俄篇)材料四一百多年前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一近6年来,我们在经济方面保持经济的大幅增长我们一直想重振俄罗斯的雄风,让俄罗斯在世界的舞台上能够得到超级大国这样一个地位。2012年5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就职演讲(3)材料四中的“一百多年前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60年后,俄国为走向社会主义强国又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深索,其特点是什么?材料五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在斯大林领导下,通过实施五年计划,使其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最终形成了一种政治经济体制模式,使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跻身于工业化国家而这一模式因没有统筹协调好,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4)材料中这一“政治经济体制模式”的特点是什么?(美国篇)材料六 “我们知道,我们已然陈旧的程序不足以满足时代的需要,人闪必须应用新理念和新技术重塑我们的政府一这意味着变革。”2013年1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演讲(5)根据材料六结合所学知识,历史上罗斯福总统曾“应用新理念”帮助美国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度过了严重的危机,这一“新理念”的特点和核心分别是什么?材料七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具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6)美国能够使其经济保持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7)纵观世界各大国的崛起,要想实现中国伟大复兴梦,你认为我国应当怎么做?1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二战的进一步扩大,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26年国家于1942年初举行会议,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联盟。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世界形成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两大阵营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在亚洲,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越南先后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这一时期,美国在亚洲发动了一场战争。材料三:据新华社会报道,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于5月24日在北京开幕。双方表示,建立21世纪全面交流全作的中美关系,既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1)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于哪一年?材料一中的26个制度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建立联盟的目的是什么?(2)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分别是指哪两个国家?材料二中两大阵营用什么方式进行“激烈的较量”?美国发动的那场战争,我国称它是什么战争?(3)结合材料二、三分析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中美关系的发展体现了当今世界的什么主题?(4)以上材料表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求同存异。请举例说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在同一个国家也可以共生、共存。1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291932年英、德、法、美四国工业生产指数变化表(以1913年为100)(1)材料所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指数发生了什么变化?(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19 . 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14世纪20世纪初是一个群星璀璨、风起云涌的时期,“人文主义”、“民主法制”、“大机器生产”等词汇的出现和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14世纪中叶起,在意大利兴起了一场“要求以人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的人文主义思潮”为核心的思想大解放运动。(1)从材料一得知这场运动历史上称为什么?请任意写出一位该运动的代表人物材料二: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2)材料二中所说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三: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3)材料三中“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是指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后英国颁布了什么文件确立了新的政治体制?材料四:“自由、平等是天赋的人权;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实行分权原则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4)材料四的内容出自法国大革命中的什么文献?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五: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虽然只有230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