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化学高考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系列训练题_第1页
2020届高三化学高考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系列训练题_第2页
2020届高三化学高考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系列训练题_第3页
2020届高三化学高考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系列训练题_第4页
2020届高三化学高考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系列训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高考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系列训练题一、物质的组成原子序数为47的银元素有两种同位素,它们所占的原子百分比近似相等。已知银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108,则这两种同位素中的中子数分别为()A110和106B57和63C60和62D53和73最近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微粒O4,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结构与P4相同 B它的摩尔质量为64 C它是O2的一种新的同素异形体 D它是由两个氧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的下列指定微粒的个数比为21的是() ABe2离子中的质子和电子 B原子中的中子和质子 CNaHCO3晶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DBaO2(过氧化钡)固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下列各组物质,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纯净物的是()A 胆矾 玻璃 B汽油 液氯 C石油 盐酸 D干冰 铝热剂物质名称中的“水”通常有三种含义:表示水这种物质;表示水溶液;表示处于液态。下列物质名称中的“水”,不属于以上三种含义的是()A重水 B溴水 C水银 D水晶经分析某物质中仅含有一种元素,此物质是()A一定是一种单质B一定是一种纯净物 C一定是混合物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A B C D由于工业的发展,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水的净化处理一直是受到高度重视的研究课题。某些含Al3、Fe3的化学式为Fe2(OH)m(SO4)3-m/2n,式中m不可能为()A6B4C3D2(1)一定量的NaOH和NaHCO3混合物X,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CO2气体V1 L(0)。将反应后的固体残渣Y与过量的盐酸反应又生成V2 L CO2气体,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态下测定。Y的化学式是_。ANa2CO3、NaOH BNa2CO3、NaHCO3 CNa2CO3 DNaOHX中NaOH、NaHCO3物质的量之比为_。(2)常温下A与B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A的式量大于B的式量),经分析混合气体中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而且不论A和B以何种比例混合,碳和氢的质量比总小于124,由此可确定A为_;B为_;其理由是_。若上述混合气体中碳和氢质量比为65,则在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A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_。2020年3月8日媒体报道了某食品店在煎炸油中添加滤油粉的情况,经卫生部门检测滤油粉实质为食品级三硅酸镁。三硅酸镁为白色无味粉末,不溶于水和乙醇,易与无机酸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三硅酸镁的化学式(可用MgxSi3OymH2O表示)。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取16.6 g 三硅酸镁样品,充分加热至不再分解为止,冷却、称量,得固体13.0 g。步骤二:另取16.6 g 三硅酸镁,边搅拌边加足量4 mol/L盐酸100 Ml,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得固体9.0 g。该固体为空间网状结构且熔沸点很高。有关部门规定三硅酸镁样品中含水量低于12.2%为优良级。则:(1)计算确定MgxSi3OymH2O的化学式。(2)该小组测定的三硅酸镁样品是否为优良级?(3)写出该三硅酸镁样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物质的变化1下列变化中,一定伴随化学反应的是( )A加热碘,收集到紫黑色固体B加热液氯,收集到黄绿色气体C用吸铁石在沙子中吸附黑色固体小颗粒D加热氯化铵固体并收集气体产物,收集到白色物质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原子数目;分子数目;元素种类;物质的总质量;物质的种类A B C D3下列关于盐的反应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盐和酸反应一定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另外两种盐;阳离子相同的两种盐一定不能发生反应。A只有B只有C只有D4广义的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是反应中各物质和水分别解离成两部分,然后两两新组合成新的物质。根据上述观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aO2的水解产物是Ca(OH)2和H2O2 BNaClO的水解产物之一是HClOCPCl3 的水解产物是PH3和HClO DMg3N2水解生成NH3和Mg(OH)2 5单质X都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由此可知( )A当X、Y都是金属时,X一定比Y活泼B当X、Y都是非金属时,Y一定比X活泼C当X是金属时,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D当X是非金属时,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6自然界中存在一种尖晶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可表示为MgAl2O4 ,可作为宝石。已知尖晶石中混有Fe2O3。取一定量样品54 g,恰好完全溶解在一定浓度100 mL盐酸溶液中,则盐酸的浓度可能为( )A2.2 molL1B2.8 molL1 C4.3 molL1 D4.9 molL17Na2O2是中学化学实验室常备的一种物质,关于在盛有Na2O2的试管中通入CO2和H2O的混合气体时可能发生的反应,某同学写下了以下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Na2CO3+CO2+H2O=2NaHCO3 NaHCO3+NaOH=Na2CO3+H2O2NaOH(过量)+CO2=Na2CO3+H2O (1)反应的还原剂是_,当反应中转移1 mol电子时可生成O2 _g(2)当将CO2和H2O的混合气体通入Na2O2时,发生反应的顺序是_(填序号);当反应后固体中有Na2O2与NaOH共存时一定不能发生的反应是_(填序号);当反应后固体中有Na2CO3时,_(填“一定”或“可能”,下同)有NaOH;当反应后固体有NaOH时,_有Na2O2,_有Na2CO3。(3)当CO和O2以11的体积比和足量Na2O2放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引燃,完全反应后气体压强是反应前的_倍。8把10 mL密度为1.68 g/cm3的液态S2Cl2 溶于石油醚(一种溶剂)中配制成100 mL溶液,把该溶液慢慢加入50 mL3.2mol/L的SO2水溶液中,振荡使之充分反应,当加入的S2Cl2溶液为64.3 mL时,好反应完全。生成物用含0.32 mol KOH的KOH溶液中和后,恰好完全转化为KCl和一种二元含氧酸的钾盐晶体。试通过计算确定S2Cl2与SO2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分散系甲 乙 丙 60020t温度/40溶解度/g1先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成纳米级(1nm100nm,1nm=10-9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再制成纳米材料是制造纳米材料的一种工艺。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比纳米材料中超细粉末粒子还要小的是( )A溶液B胶体C悬浊液 D乳浊液2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60gBt时,甲与丙的溶解度相等C分别将40时,甲、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所得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法分离提纯甲3t时,将一定量A(不含结晶水)的不饱和溶液均分为三份,分别加热蒸发,然后冷却至t,已知三份溶液分别蒸发水的质量为10g、20g、30g,析出晶体质量依次为a g 、b g、 c g,则a、b、c三者的关系为( )Ac=a+b Bc=2b-a C c=a+2b Dc=2a-b4将50%的硫酸溶液和10%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已知混合前后溶液的密度均大于1g/cm3,则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大于50% B小于50% C等于50% D无法判断5将a%的某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掉m g水(溶质不挥发、且蒸发过程无溶质析出),所得溶液体积为V 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蒸发前的2倍,设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蒸发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B C D6将标准状况下的aL HCl(气)溶于1000g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 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B C D四、物质的量114C是碳的一种同位素,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 mol 14CH4分子中所含中子数为8NA14 g 14C原子形成的石墨中所含CC键的个数为1.5 NA17g甲基(14CH3)所含电子数为8NA常温常压下,22.4L14CO2 的分子数为NAABCD2只给出下列甲和乙中对应的物理量,不能求出物质的量的是( )ABCD甲物质中的粒子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固体的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乙阿伏加德罗常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固体的密度溶液体积3常温下,在密闭容器里分别充入两种气体各0.1 mol,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时,压强降低为开始的1/4,则混合气体可能是( )AH2 和O2 BHCl和NH3 CH2和Cl2 DCO和O2 4下表为4种常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溶 质 HCl NaOH CH3COOH HNO3 溶质的质量分数/% 36.5 40 60 63物质的量浓度/molL-111.8 14.3 10.6 13.8这4种溶液中密度最小的是()AHCl BNaOH CCH3COOH DHNO3 5计算以下两小题,除必须应用所有给出的数据外,还有各缺少一个数据,指出该数据的名称(分别以a和b表示),并列出计算式。(1)在温度为t和压强为p Pa的情况下,19.5g A与11.0 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固体C和3.00L的D气体,计算生成的C的质量m。缺少的数据是:_;计算式为m=_。(2)0.48g金属镁与10mL盐酸反应,计算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H2)。缺少的数据是: _ 计算式为V(H2)=_。6化合物AKxFe(C2O4)yzH2O是一种重要的光化学试剂。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A的化学式,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探究:a、取样品溶于水,向其中滴加KSCN试液,溶液呈血红色;b、准确称取A样品0.491g,在110恒温箱中干燥脱水至恒重,残留物质量为0.437g;c、另取0.491gA置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3 mol/L的H2SO4溶液和适量蒸馏水,微热且加入0.050mol/L的KMnO4溶液24.0 mL,恰好反应完全;d、将b所得固体溶于水,加入还要性铁粉至0.028g时,恰好反应完全。已知:A中铁元素只呈一种价态;2KMnO4+5H2C2O4+3H2SO4=2MnSO4+K2SO4+10CO2+8H2O。试填写下列空白:(1)0.491gA中含结晶水的物质的量为_。(2)A的组成中n(Fe)n(C2O4) = _(注:离子的电荷未标出)。(3)A的化学式为_。五、化学反应与热能1已知25 101 kPa时:H2(g)+1/2O2(g)=H2O(g);H=-241.8 kJmol1。则下列说法或表达正确的是()AH2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BH2(g)+1/2O2(g)=H2O(l);H-241.8 kJmol1D1 mol H2与1/2mol O2的总能量小于1molH2O(g)的总能量N4分子结构示意图2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N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 NN键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 NN键放出942kJ热量。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N4与N2互为同素异形体CN4沸点比P4(白磷)高D1 mol N4 气体转变为N2吸收882kJ热量3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B已知C(石墨,s)= 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57.4 kJmol1,则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D已知2C(s)+2O2(g)=2CO2(g);H1 2C(s)+ O2(g)=2CO (g);H2 则H1H24已知:(1)H2O(g)=H2O(l);H1=-Q1 kJmol1(2)C2H5OH(g)=C2H5OH(l);H2=-Q2 kJmol1(3)C2H5OH(g)+3O2(g)=2CO2(g)+3H2O(g);H3=-Q3 kJmol1其中Q1 、Q2 、Q3均大于0。若使46g液态酒精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AQ1 +Q2 +Q3 B2Q1 +Q2 +Q3 C3Q1 +Q2 +Q3 D3Q1 -Q2 +Q35工业生产硫酸过程中,SO2在接触室中被催化氧化为SO3,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现将2mol SO2、1mol O2充入一密闭容器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98.3kJ,此时测得SO2的转化率为50%。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SO2(g)+O2(g)2SO3(g);H=-196.6 kJmol1B2SO2(g)+O2(g)2SO3(g);H=-98.3 kJmol1CSO2(g)+1/2O2(g) SO3(g);H=+98.3 kJmol1DSO2(g)+1/2O2(g) SO3(g);H=+196.6 kJmol16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一些烷烃的燃烧热如下表,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燃烧热 燃烧热烷烃 烷烃 /(kJmol1) /(kJmol1)甲烷 890.1正丁烷 2878.0乙烷 1560.8 异丁烷 2869.6丙烷 2221.5 2-甲基丁烷 3531.3A正戊烷的燃烧热约为3540 kJmol1 B热稳定性:正丁烷Br2,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_(填化学式,下同)所致。乙同学认为氧化性:Br2Fe3,故上述实验现象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_所致。(3)设计实验变验证: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供选用的试剂:a、酚酞试液;b、CCL4;C、无水酒精;d、KSCN溶液请你在下表中写出丙同学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试剂填序号)。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方案一方案二(4)结论:氧化性:Br2Fe3。故在足量的稀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溶液呈黄色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5)实验后的思考: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若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首先被氧化的离子_(填离子的化学式)。在100 mL FeBr2溶液中通入2.24L Cl2(标准状况),溶液中有1/2的Br被氧化成单质,则原FeBr2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10某校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金属的知识以后,对铜的化合物的性质运用对比的思想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协助该小组的同学完成下列研究。【提出问题】Cu的金属活泼性小于Al,Al(OH)3具有两性,Cu(OH)2也具有两性吗?通常情况下,2价的Fe的稳定性小于3价的Fe,1价的Cu的稳定性也小于2价的Cu吗?CuO能被H2、CO等还原,也能被NH3还原吗?【实验方案】(1)解决问题需要用到的药品有CuSO4溶液、_(填试剂名称),同时进行相关实验。(2)解决问题的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取98 gCu(OH)2固体,加热至80100时,得到黑色固体粉末,继续加热到1000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粉末A。冷却后称量,A的质量为72g。向A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同时观察到容器中还有红色固体存在。据此可推得,A的化学式为_。(3)为解决问题,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NH3碱石灰CuO无水硫酸铜实验中观察到CuO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实验结论】(1)Cu(OH)2具有两性。证明Cu(OH)2具有两性的实验现象是_。(2)根据“实验方案(2)”,得出1价Cu和2价Cu稳定性大小的结论是_。(3)CuO能被NH3还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问题讨论】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中生成的红色物质是Cu,也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中生成的红色物质是Cu和A的混合物。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NH3与CuO反应中生成的红色物质是否含有A。六价铬的化合物有剧毒,所以要对Cr(VI)( 罗马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下同)废水进行化学处理。最常见的是铁氧磁体法,即把FeSO47H2O加入含Cr(VI)的废水中,在pHW B用X、Z和稀硫酸可构成原电池,且X作负极 电源XYCZ的阳离子氧化性更强 DZ放在CuSO4溶液中,一定有Cu析出12在如图所示装置中,X和Y均为石墨电极。I、若电解液为滴有酚酞的饱和食盐水,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极(填“阴”或“阳”)附近会出现红色。II、若电解液为500mL,含溶质的某蓝色溶液,电解一段时间,观察到X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Y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溶液中原有溶质完全电解后,停止电解,取出X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g。(1)电解后溶液的pH为_(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需加入一定量的_(填加入物质的化学式)。(2)请你推测原溶液中所含的酸根离子可能是_。设计实验验证你的推测,写出实验的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液体A泥沙粗盐水操作aI过量试剂甲操作aII液体B固体C液体D固体E过量试剂乙操作aIII食盐水滴加试剂丙IV实 验 过 程氯碱工业的原料是饱和食盐水,由于粗盐中含有泥沙和Ca2、Mg2、SO42等杂质,不符合电解要求,因此必须经过精制。某化学研究小组设计的精制粗盐水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A B H2O(含少量NaOH) 饱和NaCl溶液阳离子交换膜请回答以下问题:(1)操作a的名称是_,所用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和烧杯以外还有_。(2)在步骤II中,加入的试剂甲为_(填化学式)溶液。3)液体D中的溶质除NaCl外,还有_。(4)氯碱工业常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槽内装有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是_。电解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从液体出口_(填“A”或“B”)导出。水银法电解食盐水是氯碱工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以制得碱液纯度高、质量好著称,其生产原理如图所阳极 淡盐水(bmolL1) 汞 汞电极钠汞合金钠汞合金解汞室电室Na OHNa Cl H2 Cl2 水 NaOH溶液 饱和食盐水(amolL1) 示。(1)分别写出电解室、解汞室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2)当阳极产生3.36m3(标准状况)Cl2时,解汞室生成NaOH的质量为多少千克?(3)电解室中NaCl溶液的流入、流出速率均为VLmin1,若生产上要求流出碱液的物质的量为c molL1,计算解汞室中碱液的流出速率 Q(单位:Lmin1)。(4)20世纪60年代,氯碱生产采用离子膜法,水银法之间被淘汰,你认为被淘汰的主要理由是什么?八 原子结构与性质1钅仑新华社2020年3月21日电,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1日公布:111号元素(符号为Rg)的中文的名称为“ ”(语音为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11号元素的质量数为111 B111号元素为过渡元素 C111号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D111号元素是第六周期IA元素21mg锎(Cf)每秒钟约能放出2.34109个中子,在医学上常用作治疗恶性肿瘤的中子源。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Cf原子中,中子数为154B Cf原子中,质子数为98 CCf原子中,电子数为98 D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2 3金属钛对体液无毒且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有“生物金属”之称。下列有关Ti和Ti的说法正确的是( )ATi和Ti原子中均含有22个中子 BTi和Ti在周期表中位置相同,都在第四纵行 C分别由Ti和Ti组成的金属钛单质互称同分异构体 DTi和Ti为同一核素4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O HAH、D、T具有相同质子数,是氢元素的三种核素 BOH和 组成元素相同,所含有的电子数也相同+928+1028C结构示意图为 和 的两种粒子为同一种元素 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是判断金属和非金属的依据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A和II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越难失去电子 B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到IIB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D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的化合价和它的族序数相等。6短周期的A、B两种元素,A原子半径小于B原子半径,两种元素可形成A是正价的AB2型化合物。下列关于两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可能属于同一周期;A是B的前一周期元素;A只能是金属元素;A可能是第二周期IIA族或IVA族元素A B C D 7若以R、M分别代表一种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存在简单阴离子R-,则R一定属于VIIA族B若存在简单阴离子R2- ,则R一定属于VIA族C若存在简单阳离子M,则M一定属于 IA族D若存在简单阳离子M2,则M一定属于IIA族 8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BCDA原子半径大小比较ABCD B生成的氢化物稳定性为ABCD CA与B现成的阴离子可能有AC32、A2C42 DA、B、C、D的单质常温下均不导电9已知A、B、C、D、E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按D、E、B、C、A的顺序依次减少,B、E同主族。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A、B、E一定不在同一周期 BD为第二周期元素 CA、D不可能在同一主族 DC、D的单质化合一定形成离子化合物10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同主族,B一阵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Z的氢化物 CX、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晶体 DY、Z两元素可以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132020年有科学家在Sience发表论文,宣布发现铝的超原子结构Al13和Al14,并在质谱仪检测到稳定的结构Al13、Al142等。Al13、Al14的性质很像现行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已知当这类超原子具有40个价电子时最稳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l13与卤原子性质类似,形成稳定的Al13 BAl14与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l1442HI=Al14I2H2 CAl13超原子中Al原子间是通过离子键结合的 DAl14与IIA族元素性质相似,容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稳定的Al14214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族周期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一二 三 (1)表中元素的基态一阵的电子排布式为_。(2)表中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的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则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可能是_。(3)表中给出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最小的是_(填元素符号)。(4)元素和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关系是:_(填元素符号)。(5)已知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元素和元素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则元素的氢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九、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将5.6g铁粉投入盛有100 mL 2molL1稀硫酸的烧杯中,2 min后铁粉刚好溶解完全。如果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则该反应的平均速率可表示为( ) Av(F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