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检测)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检测)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检测)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检测)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我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丞相的地位之重。我国丞相制度的设立和废除分别是在A唐朝与明朝B汉朝与宋朝C秦朝与清朝D秦朝与明朝2 . 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比喻武装起义,秦末为反抗秦的暴政,首创农民起义之风,鼓舞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统治的两位农民运动领袖是A项羽、刘邦B卫青、霍去病C陈胜、吴广D夏桀、商汤3 . 夏启登上王位的方式是( )A通过“禅让制”登上王位B自己建立了夏朝C凭借家庭特殊地位继承父位D牧野之战取胜,推翻上一个朝代4 . 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汉初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东汉初年,也出现了一个治世“光武中兴”。其中“光武”是指A刘邦B刘彻C刘秀D嬴政5 . 在陕西省韩城市郊有一座太史公墓,郭沫若同志曾题诗: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这位太史公的史学杰作记述了我国古代A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B从夏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C从商朝到唐朝时期的历史D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6 . 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A官渡之战B长平之战C马陵之战D赤壁之战7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上承两汉、下启隋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列哪一项不是该时期取得的成就?A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B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C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人物传神,富有个性D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8 . 他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认为“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下列体现他思想的著作是A论语B孟子C老子D墨子9 . 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的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韩非子D庄子10 . 秦汉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科技发展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下列属于秦汉时期科技成就的有( )九章算术齐民要术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全身麻醉手术法ABCD11 . 古代人们已经掌握田亩面积,谷仓容积,解一元二次方程等这些数学运算方法,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体系形成。这些史实最早记载于( )A周髀算经B史记C伤寒杂病论D九章算术12 .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请根据下图中的内容,为其选择一个最适当的主题A秦汉:中华帝国的初建B夏商周: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C帝国的衰落与分裂D胡人汉化与汉人胡化的时代13 . 公孙轩为了宴请友人,呈上了葡萄、石榴和核桃等西域物品,请问在中原地区最早能吃上这些水果应追溯到那个朝代?A秦朝B汉朝C唐朝D清朝14 . 西晋末年出现了大规模的移民潮,其迁徙的主要方向是( )A向东B向西C向南D向北15 .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中,其统治的诸侯国位于今山东地区的是A晋文公B楚庄王C秦穆公D齐桓公16 . 下面各项与法家思想相符合的是A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B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C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7 . 以下汉朝时期四位皇帝按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汉高祖 汉武帝 汉景帝 光武帝ABCD18 . 历史文化名称临沂有着灿烂的人文景观,城内有“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之作。这位“书圣”是A种繇B顾恺之C王羲之D柳公权19 . 2015年5月5日,“元谋人”化石发现50周年纪念活动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元谋人遗址,为“元谋人”文化保护和挖掘献计献策。下列关于元谋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B元谋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地区C元谋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D元谋人懂得用小石珠等装饰品装饰自己20 . 板蓝根源自于神农本草经,能效抵抗传染性病毒,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古代“医圣”的医学著作是A本草纲目B千金方C伤寒杂病论D唐本草)二、判断题21 . 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春主持修建了都江堰。22 .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1)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西周青铜工艺的代表作。( )改正:_。( )(2)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作者是司马迁。改正:_。(3)南北朝时期的刘徽,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人。( )改正:_。(4)东汉医学家华佗著有伤寒杂病论,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改正:_。(5)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圆形方孔半两钱,在全国流通。( )改正:_。23 . 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1)史实:北京人遗址中发现大量被火烧过的骨头和石头。推论:北京人已经能够人工取火。(2)史实:(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推论:西周分封的对象都是周王的亲戚。(3)史实:暴王桀、纣、幽、厉,兼恶天下之百姓,率以诟天侮鬼,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国家,身死为僇于天下,后世子孙毁之,至今不息。”墨子推论:墨子认为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统治者实行暴政。(4)史实: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推论:体现了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主张中央集权,实行依法治国。(5)史实:(秦朝)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汉书严安传推论:秦朝徭役、兵役繁重。(6)史实: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刘邦推论:刘邦认为自己能够打败项羽的根本原因是有范增的帮助。24 . 判断正误。(1)北京人已经会人工取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2)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大禹时期。(3)三国时期,吴国船队曾到过今天的台湾。(4)皇族司马炎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5)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中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25 . 判断史实正误,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1)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商朝时期制作的四羊方尊。判断对错:改正:(2)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判断对错:改正:(3)东汉蔡伦用树皮、麻头等为原料造纸,发明了造纸术。判断对错:改正:(4)八王之乱,使西晋从此走上衰落。判断对错:改正:三、简答题26 . 在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统治政策的调整,有利于国家的统治和民族的统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该制度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在地方上,哪一制度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3)西汉初年,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推行这一政策,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到汉武帝时,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4)北魏时期,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请你列举其中一项汉化措施。四、综合题27 . 探究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随着适应、利用和改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饲养牲高、制作陶器,建造房屋,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随着适应、利用和改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饲养牲高、制作陶器,建造房屋,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1)由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的名称。材料二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岑参(2)由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伯禹”和“李太守”推动当时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材料三如下图(3)由图片信息及所学知识,写出春秋战国时期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商鞅变法中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有哪些?材料四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牛车。汉书食货志(4)出现材料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由此汉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经济政策?最终出现了怎样的治世局面?汉武帝的哪些措施促进了经济上的大一统?28 . 改革是人类社会进步水恒的主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秦策材料二在他统治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要求本族人使用汉语,改用汉姓,改穿汉服,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等,他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当时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更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间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朱绍侯中国古代史(1)材料一叙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指的是哪些措施?(3)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他”属于哪一个民族?(4)根据材料二,“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当时民族融合有哪些特点?(5)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他”改革产生的积极影响。29 .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代时期,理想中的天下是一个以华夏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迈向大一统。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材料二下图是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材料三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剪伯赞中国史十五讲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提出的政治主张及其政治目的。(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