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1.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使用 2.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天津版知识精讲_第1页
九年级化学1.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使用 2.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天津版知识精讲_第2页
九年级化学1.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使用 2.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天津版知识精讲_第3页
九年级化学1.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使用 2.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天津版知识精讲_第4页
九年级化学1.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使用 2.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天津版知识精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g Ag Pt Au 九年级化学九年级化学 1.1.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使用金属活动顺序表的使用 2.2.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天津版天津版 【同步教育信息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1.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使用 2.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 重点难点 1. 掌握金属活动顺序表的使用 2. 了解并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解决离子共存等实际问题 三. 知识要点 1. 有关金属活动顺序表的使用: 金属活动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主要是在置换反应中的应用 (1)金属 + 酸 盐 + 氢气 由此反应中的金属必须是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 能跟酸发生置换反应,金属的位置愈靠前,置换反应愈容易进行。例如: (稀) 很快 42SO HMg 24 HMgSO (稀) 平稳 42SO HZn 24 HZnSO (稀) 较慢 42SO HFe 24 HFeSO (稀)不能反应 42SO HCu 另外酸:必须是可溶性的无氧化性酸。氧化性的酸能跟金属反应,但不能发生置换反 应。 例如: (浓) 42 2SOHCu OHSOCuSO 224 2 (2)金属 + 盐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金属 金属:只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才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 液中置换出来。这两种金属的位置相距愈远,反应愈容易进行。但应注意,K、Ca、Na 等 很活泼的金属在与其它金属的盐溶液发生反应时,是先置换水中的氢,而难以置换盐中的 金属。例如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氯化铁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 22 222HNaOHOHNa NaClOHFeFeClNaOH3)(3 33 盐: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盐都应是可溶性的。否则,如生成难溶或微溶的盐会沉积在 金属表面,阻碍反应顺利进行。 以上讨论的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此外,在初中化学里还接触到一些不是 在水溶液中而是在干态下发生的置换反应。例如: 2 HCuOOHCu 2 CCuO2 2 2COCu 这类反应的规律是受其它因素支配的,不能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去判断。 2.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份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起码具备下列三个条件之一, 有沉淀析出; 有气体放出; 有水生成。 对反应物作出要求,目的就是为了使生成物有可能满足上述三个条件。 (2)反应物应具备的条件: 常见的复分解反应有以下几种情况 酸与碱反应“盐酸、硝酸、硫酸”这三强酸可以跟任何碱(无论可溶还是不溶) 发生中和反应。 如:OHNaClHClNaOH 2 OHCuSOSOHOHCu 24422 2)( 碱与盐反应:两种都要可溶。 如:,NaOHCaCOCONaOHCa2)( 3322 与不反应,因为不溶 3 )(OHFeKCl 3 )(OHFe 盐与盐反应:两种都要可溶 如: 33 NaNOAgClNaClAgNO NaClBaSOBaClSONa2 4242 KClCaCOCaClCOK2 3232 盐与酸反应:反应的盐溶不溶都可,但也要考虑以下几点: a. 强酸与弱酸形成的盐能反应。 如: 2223 2COOHCaClHClCaCO b. 生成的盐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反应中产生的酸,则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如: 33 HNOAgClHClAgNO HClBaSOSOHBaCl2 4422 c. 难挥发性酸与易挥发性酸形成的盐能反应。 如: )()(2 42 浓固SOHNaCl HClSONa2 42 微热 浓)( 423 SOHNaNO 34 HNONaHSO 不反应,因为是挥发性酸,而是难挥发性酸形成HClSONa 42 HCl 42SO Na 的盐。 碱性氧化物跟酸的反应,酸性氧化物跟碱的反应是不是复分解反应呢? (1)首先我们先看碱性氧化物跟酸的反应。 反应条件:一般地说,可溶性的碱性氧化物常温下就能跟盐酸、硝酸、硫酸三种强酸 反应,不溶性的碱性氧化物与这些酸反应需加热。 如:OHSONaSOHONa 242422 42SO HCuOOHCuSO 24 从反应形式看,这类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份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符合复分 解反应的定义,所以应该属于复分解反应。 (2)酸性氧化物跟碱的反应。 如:二氧化碳跟石灰水作用 先是二氧化碳跟水化合成碳酸 3222 COHOHCO 碳酸再跟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 OHCaCOOHCaCOH 23232 2)( 此反应是连续进行的,可将两个反应合并为一个总的化学方程式 OHCaCOOHCaCO 2322 )( 从以上反应分析二氧化碳跟石灰水反应,包含着两种不同类型的反应,不是单一的复 分解反应。 再如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硅是不能跟水化合的,但是热的强碱浓溶液却能跟二氧化硅反 应:OHSiONaNaOHSiO 2322 2 像这种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更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所以酸性氧化物跟碱反 应一般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例 1 下列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原因。 (1)CuKClCuClK22 2 (2) 2442 )(HFeSOSOHFe浓 (3) 4242 22SOHNaClHClSONa (4)OHFeClHClOHFe 233 33)( (5)NaOHFeClNaClOHFe33)( 33 (6) 3223 )(2CONaOHMgNaOHMgCO (7) 2 )(OHBaOHBaO 2 (8)CuHgClCuClHg 22 (9)AgFeClAgClFe22 2 (10) 3232 )(23OHFeOHOFe 解析:解析: (1)选用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不要选有、等金属,因为他们太活泼,KCaNa 实际得不到铜。反应如下: 22 222HKOHOHK KClOHCuCuClKOH2)(2 22 (2)铁和浓硫酸实际得不到氢气,因为浓有氧化性。 42SO H OHSOSOFeSOHFe 2234242 63)()(62浓 (3)错误挥发性的酸不能制不挥发性的酸。生成物没有气体,没有沉淀生成。 (4)对的。 (5)碱和盐反应时,两者均应可溶。此反应的是不溶的,故此反应不能发 3 )(OHFe 生。 (6)同上。反应物中的盐是不溶的。 3 MgCO (7)可溶性的碱受热不分解。不溶性的碱受热可分解。可溶性碱相应的氧化物可跟 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不溶性碱相应的氧化物跟水不反应。是可溶性的碱,故 2 )(OHBa 受热不分解。 (8)金属跟盐溶液反应时,要考虑金属活动顺序,在此反应中汞的金属活动性不如 铜活泼,故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9)金属与盐反应时,有两个条件,一是要考虑金属活动顺序,做到“前换后”, 二是盐必须是溶液。此反应中的是不溶于水的。AgCl (10)同(7)一样,因为是不溶于水的碱,故他相应的氧化物也不能跟水 3 )(OHFe 反应。 例 2 下列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一组离子是( ) A. 和 B. 和 2 Ca 2 3 CO 2 Cu OH C. 和 D. 和 2 Fe 2 4 SO 2 Ba 2 4 SO 解析:解析:此题意思是讲每组的两个离子相互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是可溶的,则能共存于同 一溶液中,不可溶的则不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答案:答案:C 例 3 有 A、B、C 三种金属,把 B、C 分别放在稀硫酸中,B 溶解,C 不溶解;把 C 放在 A 的硝酸盐溶液中 C 的表面有 A 析出,这三种金属可能是( ) A. 、 B. 、ZnCuAgAgZnCu C. 、 D. 、CuHgAgCuZnFe 解析:解析:此题是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可根据金属与酸、与盐溶液反应的一般规律来 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依题意,把 B、C 分别放在稀中,B 溶解、C 不溶解,说明在 42SO H 金属活动顺序中 B 排在 H 前,而 C 排在 H 后;把 C 放在 A 的硝酸盐溶液中 C 的表面有 A 析 出,说明 C 能从 A 的盐溶液中将其置换出来, 金属活动性 C 强于 A。综合来看, A、B、C 和 H 应符合下列顺序:B H C A,符合该顺序的只有 B。此题也可将选项一 一代入原题中看哪一个符合题意。 答案:答案:B 例 4 相同质量镁、铝、锌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能正确反映金属消耗和产生x 氢气量之间关系的是下图图象中的是( )y A B C 解析:解析:此题实际上是要分析相同质量的金属与足量酸反应,看谁生成多。可以设 2 H 三种金属都是 克,根据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比较生成的质量,也可以直接由各1 2 H 金属的质量克,化合价价,原子量,根据关系式计算酸过量金属mnRRnmW 不足时,生成的质量,然后比较。 2 Hw 此题为酸足量金属不足量。如果是酸不足量而金属有剩余,则各种金属与同质量的一 种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一样多。 答案:答案:B 例 5 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他发明的联合制 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联合制碱法 的主要原理是: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铵;再加入食盐细粉末充分搅拌, 由于碳酸氢钠在该状态下的溶解度较其它物质要小得多,便呈晶体析出;最后将析出的碳 酸氢钠加热便制得了纯碱,试写出以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解析:这是有关化学工业生产的信息题,只需根据所给信息,按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要求书写即可。应注意的是碳酸氢钠虽然是可溶物,此处要当成沉淀看待,这个反应也 是复分解反应,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应该具有的条件。 答:答: (1)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铵: 34223 HCONHOHCONH (2)再加入食盐细粉末充分搅拌,碳酸氢钠呈晶体析出: ClNHNaHCOHCONHNaCl 4334 (3)将析出的碳酸氢钠加热制纯碱: 3 2NaHCOOHCOCONa 2232 【模拟试题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 1. 下列各组物质溶液混合、搅拌后,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 2 BaCl 42SO H 3 HNO B. 、 2 CuClNaOH 42SO H C. 、 NaCl 3 KNO 42SO Na D. 、 3 FeClNaOHHCl 2. 下列物质在盐酸、碳酸钠、氯化镁各种溶液中都能发生反应的是( ) A. B. C. D. ZnNaOH 42SO Na 2 )(OHCa 3. 包裹松花蛋用泥灰料的配料有纯碱、食盐、生石灰、草木灰。当用水将它们混合包在 蛋壳外面后,这个过程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个数为( )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4. 某工厂废渣中混有少量锌粉和氧化铜(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跟大量废酸接触形成 污染水,产生公害,若向污水中撒入铁粉,且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则此时污水中一定含有 的金属离子是( ) A. 、 B. 、 2 Fe 2 Cu 2 Cu H C. 、 D. 、 2 Zn 2 Fe 2 Zn H 5. 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类型都正确的是( ) A. 分解反应 2 4 3 342 32)(SOAlSOAl B. 化合反应MgClClMg22 2 C. 复分解反应OHSONaSONaOH 2422 2 D. 置换反应AgNOZnAgNOZn2)(2 233 6. 下列各组物质加适量水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下两种金属的是( ) A. (过量)、 4 CuSOAl 42SO Na B. (过量)、Fe 23) (NOCu 3 AgNO C. (过量)、 Zn 3 KNO 3 AgNO D. (过量)、Cu 4 FeSO 42SO H 7. 符合下列实验现象的试剂组是( ) A. 3 BaCOHCl 2 CaCl B. HCl 2 )(OHBa 42SO Na C. 2 CaCl 42SO HHCl D. 2 )(OHCaHCl 3 AgNO 8. 下列物质中,一般不能在溶液中跟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B. C. D. 3 KNONaCl 2 )(OHCu 2 BaCl 9. 下列各组物质中,与水混合后既有沉淀又有气体放出的可能是( ) A. 42SO H 32CO Na 2 BaCl B. CaO 32CO NaHCl C. 3 HNO 42SO Na 2 BaCl D. MgO 32CO K 2 CuCl 10. 下列物质中,能跟溶液、溶液、溶液反应,并都能生成白 3 AgNO 4 CuSO 32CO Na 色沉淀的是( ) A. 盐酸 B. 澄清石灰水 C. 氢氧化钠溶液 D. 氯化钡溶液 二. 填空与简答题 1. 人体内的排出不畅时,血液值会 ;浓硫酸敞口长期保存会自动溢出, 2 COpH 这是因为它具有 ;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杀毒,氯气在水中可形成,检验它常用 Cl 和 。 2. 熟石灰可用来制作漂白粉,将氯气通入石灰水溶液时发生反应,生成次氯酸钙 、和,在使用时,有效成分次氯酸钙与空气中的、水反应, 2 )(ClOCa 2 CaClOH2 2 CO 生成有氧化性的次氯酸,从而使物质变白,试写出该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 , ,其中中氯化合价为 。 2 )(ClOCa 3. 烧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常用熟石灰和纯碱来制备,其反应的方程式为 。 4. A、B、C、D 四种可溶性离子化合物,它们的离子分别是以下两组离子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