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卷_第1页
福州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卷_第2页
福州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卷_第3页
福州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卷_第4页
福州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州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饮食习惯及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A多吃绿色食品可减少污染物的摄入B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C每天喝一杯牛奶可获取蛋白质和钙D多吃高能量食品可促进身体快速发育2 . 在消化道内蛋白质被最终分解成A葡萄糖B水C氨基酸D脂肪酸3 .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溺水是世界各地非故意伤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而很多案例是由于溺水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施救造成的1960年后,人们发现,将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结合起来的现代心肺复苏术具有很高的成功率那么,实施人工呼吸可以帮助溺水者完成(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4 . 人体形成尿液和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分别是( )A肾脏、膀胱B膀胱、尿道C肾脏、输尿管D输尿管、尿道5 . 新陈代谢是人体的一个生命特征。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食物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需要消化就能被人体直接吸收B小肠内含有肠液、胰液、胆汁,可将脂肪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C排尿是排泄的主要方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是人体排出尿素的关键D汗腺具有排泄功能,包括分泌部和导管两部分6 . 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如图 1 所示,两个培养皿中铺上吸水纸,再各放入 30 粒已浸泡过的小麦种子。每天定时向培养皿中分别喷洒清水和 pH5.6 的模拟酸雨,定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培养 7 天后的实验结果如图 2 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B用 30 粒小麦种子做实验可以避偶然性C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D实验结果证明模拟酸雨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7 . 下列结构中属于中耳结构的是( )A外耳道B听小骨C耳蜗D耳廓8 . 下列有关输血和献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BO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C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有无偿献血的义务D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9 . 由于小李经常偏食,导致他的皮肤干燥,而且还出现了牙龈出血现象。这可能是由于他体内缺乏( )A维生素 A、维生素B 1B维生素A、维生素CC维生素C、维生素DD维生素C、维生素B 110 . 下图是某人在安静状态下的呼吸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他的呼吸频率是18次/分B由a至b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C从a至b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Da点时膈肌位置高于b点时二、填空题11 . 人体_摄入不足时,患夜盲症;人体_摄入不足时,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12 .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一个显著特点是_。另外,_以及_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13 . 肺泡周围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其中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_层扁平细胞构成。14 . 在我国西部地区_、_和_是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15 . 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具有能开闭的_三、综合题16 . 2018年8月2日,教育部、卫健委共同起草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意见稿,到2023年,力争实现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下图为眼球的基本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伟人邓小平逝世后,捐献了角膜,角膜是图中的_ (填序号)(2)物像只有落图中_上,才能清晰的看到这个物体.(3)造成近视的原因是_, 可以通过配戴_加矫正.(4)保护视力,做为中学生你有哪些好的建议_四、资料分析题17 . 请阅读以下材料:18世纪,人们借助显微镜发现许多液体中都有微小的生物存在,他们称这些生物为微生物。有些人猜想生物可以自然产生,因为他们观察到微生物好像能够由液体和无生命物质产生。但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扎尼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指出,经过杀菌消毒后密封的液体里并没有微生物自然产生,因此,微生物并不是自然产生的。为了验证他的假说,斯帕兰扎尼利用液体培养基进行了以下实验。液体培养基是一种含营养成分的液体,适合微生物生长。实验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烧瓶中的液体培养基在开始实验时,都要进行高温煮沸,理由是_。(2)甲、乙烧瓶在冷却静置时处理方式不同在于:甲_,乙_。(3)根据斯帕兰扎尼的假说,你认为_(甲/乙)烧瓶中可能有微生物出现,这些微生物来自_。18 . 请根据下列图表回答问题。序号结构名称功能输精管和_A_输送生殖细胞阴茎和阴道精子排出并送入母体_B_和_C_产生生殖细胞,分泌性激素(1)在一个人的生命周期中,快速生长的两个阶段分别是_期和_期。体重和身高逐渐停止增长的是_期。(2)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征是_,大脑兴奋性增强,第二性征出现。影响青春期生长发育的是B_和C_分泌的性激素。(3)在女性生殖系统中,与输精管的功能相近的结构是A_。19 .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牛奶是蛋白质和钙的良好膳食来源, 也是改善居民膳食结构的理想食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普通成年人每天应摄入 300 毫升牛奶或与之相当的奶制品。但有些人饮用牛奶后容易出现腹泻、胀气等现象,称为乳糖不耐受,阻碍了牛奶的推广。乳糖是存在于人乳和牛乳中的一种糖类,在人体内被乳糖酶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之后,才可以被吸收。如果肠道中乳糖酶含量过少,乳糖则会被肠道中某些微生物利用,分解成乳酸、氢气和二氧化碳等,从而引起腹泻、胀气等症状。乳糖不耐受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乳糖酶。控制乳糖酶的基因在婴儿时期“辛勤工作”,可以产生很多乳糖酶;断奶后就“收摊儿”了,产生的乳糖酶大幅度减少,消化乳糖的能力也随之降低。这种变化发生与饮食习惯有关。对于大部分哺乳动物(包括人类)而言,断奶后多以含有淀粉等其他糖类的食物为食,乳糖酶就没什么作用了。其实原始人类都是乳糖不耐受的。直到 6500 年前,乳糖耐受的基因第一次出现在欧洲西北部。由于当地农业相对不发达,牛奶成了抵御饥饿的有力手段。所以,能消化牛奶的人就有了巨大的生存优势,乳糖耐受的基因也得以发扬光大。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乳糖不耐受的人群比例仍然相对较高。为了减少乳糖不耐受的困扰,人们发明了各种发酵乳制品,如酸奶、奶酪等,将其中的乳糖含量控制到人类可以承受的水平。另外,少量多次饮用牛奶、避免空腹饮奶等措施也能有效避免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状。(1)饮用牛奶后,其中的蛋白质在人体内开始消化的部位是图 1 中的_,消化产物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被利用,最终产生的尿素等代谢产物主要通过图 2 的_(填序号)过程排出体外。 (2)由资料可知,人体内乳糖酶的产生是受_控制的。婴儿期该酶的产生量较高,断奶后产生量大幅减少,请根据饮食习惯推测发生这种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