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I)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I)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I)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I)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I)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是在A581年B587年C588年D589年2 . (题文)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这表明当时民间手工业( )A开始超越了官营手工业B手工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C在官府压制下艰难发展D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3 . 柏杨中国人史纲:“李世民大帝是中国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国,不久就为中国开创了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从材料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作者高度评价了唐太宗的贡献B唐太宗励精图治C唐太宗在治国过程中没有决策失误D唐太宗为唐朝繁荣奠定了基础4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唐玄宗李隆基开创的盛世离不开之前的开明之治。这里的“之前的开明之治”是指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5 . 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的朝廷高官,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有幸与魏征、宋璟同朝为官聆听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训诫你还可以提出一些有利于朝廷的建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唐太宗派遣你到地方推行赋税制度,允许农民交纳一定的实物来代替劳役ABCD6 . 历史课上,某同学为表所示材料拟了四个学习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时间事件元朝设置宣政院清顺治年间册封达赖喇嘛清雍正年间设置驻藏大臣清乾隆年间设置伊犁将军A君主集权的强化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对外交往与冲突D盛世局面下的危机四伏7 . 如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A南朝B唐朝C北宋D南宋8 .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为此,忽必烈诏令司农司编写的农业生产指导用书是A齐民要术B农桑辑要C梦溪笔谈D天工开物9 . 下列成为“贞观之治”出现的重要因素的是A唐太宗用人唯贤B唐太宗打败东西突厥C唐太宗营建东都D唐太宗开创科举制10 . 古代中国一种生产工具“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该生产工具是( )A春秋时期的铁犁B战国时期的棉纺车C唐朝时期的筒车D元朝时期的曲辕犁11 . 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最具有特色的是( )A废行省、设三司B设立殿阁大学士C废丞相D设厂卫机关12 . 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欧各国的友好交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对外交流非常便利B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C唐朝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D唐朝制度先进,疆域广大13 . 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中印交往的重要史实是( )A郑和下西洋B鉴真东渡C玄奘西游D张骞出使西域14 . 下列属于忽必烈业绩的是( )A建立蒙古政权B推行郡县制C建立元朝D创立科举制二、填空题15 . 他们都是少数民族杰出的首领,都对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开发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1)他统一契丹各部,916年称帝,国号“契丹”_(2)他是党项族拓跋部人,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_(3)他是女真族完颜部首领,1115年称帝,国号金_三、判断题16 . 宋真宗时,金军大举攻宋,北宋朝廷一片恐慌。之后,金与宋议和,史称“澶渊之盟”。(判断对错)四、综合题17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情况关系到国家的发展。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材料一的两个唐朝的生产工具分别是什么?材料二: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宋代的耕作技术也得到了提高,培育出新的工业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2)依据材料二,指出宋代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一谚语说明它的变化?材料三:(3)上图的农业生产工具是什么?宋朝时,哪一农作物的产量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材料四: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并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在农业方面出现了一部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的生产经验的农业科学巨著。(4)依据材料三中这部农业科学巨著指的哪部著作?作者是谁?(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哪些因素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18 .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贯穿中国古代史的始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汉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地方长官的任免、考核、奖惩悉操于中央政府和皇帝之手。当西汉出现了地方割据势力对抗中央政府的端倪时,贾谊向文帝建言:“欲使天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摘编自班固汉书(1)贾谊的建言在汉武帝的哪一政策中得以体现?有什么历史作用?材料二:唐末以来五十多年间,更换了五个朝代、八姓十三君。时人眼中,赵匡胤可能是五代后的第六代皇帝。“或谓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夫节镇之强,非宋强也,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终宋无强臣之患”。今人眼中,赵匡胤是三百多年赵宋皇朝的立国者。摘编自邓广铭宋史十讲(2)结合材料二,分析赵匡胤能成为“三百多年皇朝立国者”的原因。材料三:元统治者为了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设置地方区域,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明清两朝开始酝酿解决“以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割据制度。摘编自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哪一项改革措施?明清两朝是怎样解决土司割据制度的?(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发展史,并分析对我们的启示。19 . 作为宋代的基本国策,“重文轻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它有效地防止了大将夺取皇权,地方威胁中央集权的现象,有利于政权的巩固;有利于吸引知识分子参政,使官员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如宋朝出现了不少著名的教育家,编撰了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册府元龟等大型丛书。“重文轻武”也带来了许多严重的弊端。一是由于武人地位低下,尚武之风衰微,这在冷兵器时代是非常不利的。二是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一些文官不懂军事,却担当统帅,往往出现指挥失误。武将有指挥才能,却受到猜忌和各方牵制,无法发挥作用。三是大量选拔文人做官,官俸的增加给国家财政和老百姓带来很大负担。请阅读以上材料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及表现。(2 )根据以上材料简评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20 . 阅读如图所示图片,完成后面问题:(1)唐代读书人中进士,常常到大雁塔题名留念,“中进士”与唐代什么制度有关?请你简介这一制度。(2)图一建筑源于佛教,请你列举出唐代的两位高僧。(3)图二所示是什么制度?有何作用?21 .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盛世气象新】材料一:盛唐时期,农民积极兴修水利,改进工具,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A B(1)根据材料一图片分别写出唐朝新的农业生产工具A和B的名称。材料二:盛唐时期是诗歌最为繁荣、成就最高的时期.众多的诗人在浪漫的氛围中自由地创作,共同营造出震撼后世的“盛唐气象”。(2)阅读材料二,指出盛唐时期的皇帝是谁?他统治前期被称为什么? 【和同为一家】材料三: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朝的民族政策是什么?民族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唐蕃通婚、建立深厚民族感情的史实。 【海内存知己】材料四:唐朝的繁盛吸引了当时世界各国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强大的国力、博大的胸怀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