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静校训练(第8周)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60分单项选择题(下列题目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5分, 40小题,共60分)1.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来源于对实物的描摹。因在古代贸易中曾以贝壳作为一般等价物,便用贝字造了许多与商品交易有关的字,如货、财、资等。这一现象说明( )A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 B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C 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 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2乡土中国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农村,也是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据统计,中国每天消失的村落有80至100个。在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毫无节制地膨胀,农村被一步步地蚕食。割裂的城市与村庄之间,充斥的不仅仅是乡韵的遗失,还有被毁的精神家园。由此可见()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传统村落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C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焕发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仍然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这表明的文化生活道理是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B民族精神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决定作用C先进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D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4在古代,老百姓只许穿着素色麻布粗衣,于是人们用“布衣”和“白丁”来形容老百姓;绫罗绸缎只有贵族官员才能享用,于是贵族少爷便被叫作“纨绔子弟”;“顶戴花翎”是官老爷的别称,“黄袍加身”则意味着臣下当上皇帝。这些服装文化字眼折射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A B C D5.当代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强调“和”是一致的,而二战中日本穷兵黩武则与其大和文化中“尚武”精神密切相关。这表明( )A.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B.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 C. 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D.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6.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巨大作用。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文化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文化的影响既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也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A B C D 7.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建设“书香社会”,已经刻不容缓。这表明( )A文化对社会发展能产生深刻影响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C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D文化是一种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8.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主要是因为( )A 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B 文化支撑着社会经济的发展C 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 D 文化是社会的一种精神力量9.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其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丰富的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的价值而著称。这表明( )A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 精神产品一定具有原创性C 儒家文化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D 儒家文化是中国的特有现象10 网络曾出现“三个苹果改变世界”的段子:第一个苹果诱惑了夏娃,让人类走出蒙昧,有了文化;第二个苹果砸中牛顿,使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推动科技的发展;第三个苹果被乔布斯咬了一口,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世界。“三个苹果改变世界”虽具玩笑性质,却也形象地告诉我们文化和科技的重要作用。以下关于文化作用认识正确的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消费更加丰富 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实践的产物文化越来越成为一种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A B CD11“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A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 B文化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D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12下面漫画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有()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与政治相互作用,相互交融,不可分割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文化财富,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A B C D13.一个大国的崛起,不可能仅仅是经济奇迹和物质文明,还要具有强大的精神支撑,需要发展文化软实力,倡导道德“正能量”。这主要因为( )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会给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A B C D 14.“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从文化与经济关系的角度看,这句话的不合理之处在于,没有认识到( )A 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B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C 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D 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15.下列能够体现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的现象有(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发展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在当代国际社会,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已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形式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A B C D 16.一些发达国家的崛起,尽管原因众多,但其中都包含着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的有关研究认为,国民素质与国家竞争力的相关系数在0.9以上。这表明( )A 提升文化软实力,应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B 提升国家竞争力,应把科学文化建设放在比思想道德建设更重要的位置C 提升国家竞争力,应大力加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D 提升文化软实力,应使人力资源优势成为提升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17.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就告诉我们(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人们接受文化影响都是被动的A B C D 18.我国很早就有“秋暮祭月”的习俗。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办迎寒和祭月活动。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今天,设宴赏月仍很盛行。由此可知( )人接受文化的影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过程 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文化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文化A B C D 19.对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我们要有选择地读书,在有限时间里读更多的书。我们可以通过读一些优秀文学作品、人物传记、科普类书籍等,感悟人生道理,了解领袖、爱国先贤、科学家等人物的高尚情操和执着追求,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这主要说明了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 文化在有些时候对人是没有影响的C.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D 人们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是积极主动20.宋代黄山谷曾说,三日不读书,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读书是获得文化知识、提升素质的源泉 读书是培养健全人格的主要途径读书是塑造人生的重要途径 读书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A B C D 21. 目前全世界至少有18亿以上的人使用筷子,特别在东亚流传甚广,形成了“筷子文化圈”。各国用筷习俗皆由我国传入,但各国筷子的材质和形状却有差异。这体现了传统习俗的延续 多样文化的差异 文化传播的途径 文化传承的见证A B C D22.经常旅游的人必须学会看懂手语。当你需要和别人交流、却又不懂对方当地语言时,肢体语言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温斯顿丘吉尔那个著名的V字形在英国意味着胜利,在南欧被视为无礼的动作,在北美则意味着和平。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国家由于历史文化习俗等差异,产生不同理解是正常的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有其个性与差异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出行地所在国的文化AB C D 23 著名文学大师钱钟书博学多识、学贯中西。他说道,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我们这儿是零碎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材料表明()世界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文化是民族的,要守住民族文化鲜明特色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 B C D24神州新春,全球同乐。目前,春节文化不仅在华人圈内大放异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开始加入其中,各国政要甚至争相给全球华人拜年。春节文化超越国界的影响力主要缘于春节文化具有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中外文化差异让外国人对春节文化充满好奇A B C D25“让新闻更好看,让时政不难懂。”对今年全国两会的报道,从客户端和微博首次跨平台视频直播到虚拟现实技术(Visual Reality)全景展示人民大会堂,新媒体在创意传播上“玩”出了新高度。新媒体的发展()更好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共享使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使人们对信息的理解更生动形象表明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A B C D26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国学迅速升温,从高等学府到市井民间,从大学国学院延伸至中小学。重视国学有利于()全面继承传统思想,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形成良好的国学氛围,提升人文素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挥传统文化的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A B C D272020年1月,中英文化交流年伦敦闭幕艺术庆典为2020年两国文化交流画上圆满句号,庆典上,两把巨型茶壶壶嘴相连,代表中英文化交流之桥,寓意中英文化交流互融。材料表明()中英文化既各有特色,又具有共性要讲好中国故事,认同外来文化不同文化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文化互相交流使不同民族文化趋同A B C D28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我们要主动吸收异域文化的积极成分,但也绝不能失掉民族固有的文化血脉,丧失自己的主体性。材料表明()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学习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异域文化日渐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根基文化发展要反对“封闭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A B C D29作为G20领导人杭州峰会重要的欢迎活动,一台中西合璧、美轮美奂的大型水上情景表演交响音乐会最忆是杭州2020年9月4日晚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上演。经济峰会辅以文化盛宴,中国故事,国际表达,引起巨大反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A B C D302020年9月14日,国家领导人在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坚守文艺理想、坚持文艺品位,秉持人民情怀、植根生活沃土,使文艺创作获得旺盛的生命力。这一要求给我们的启示是文化创新要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文艺创作要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A B C D3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尽管很多人在外打工,离家千里之外,但“千万里,一定要回到我的家”,人们忙碌了一年,总是要赶在除夕前回家与家人团聚。这说明()A民族节日是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D经济生活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32中国珠算以算盘为工具,通过计算口诀和手指拨珠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珠动数出,算存一体,实用方便,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2020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珠算成功申遗提供了创新中华文化的成功案例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A B C D33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34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宣布隐退,引来影迷一片叹息。宫崎骏的动画片具有关照历史与现实的想象力,颇具“心灵鸡汤”般的精神疗愈功能,受到许多国家观众的喜爱。这表明()文化是一种积极的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反映历史与现实的文化作品总是受到人们的喜爱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 B C D35为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2020年法国奥奈文化产业园举办了“文明摆渡中国文化巡礼”“东方智慧讲坛国学名师全球公益巡讲”“孔子像揭幕”“奥奈中法艺术节”等活动。举办该活动有助于()A展现文化多样性,促进中法文化交流 B中法文化的互动,推动文化相互整合C东西方文化交流,推动世界民族融合 D保持传统稳定性,维系民族生存发展36我们在说“幽默”“基因”“沙发”的时候,会想到它们来自英语吗?总以为这就是中文,其实它们落地融化到汉语中了。同样,老外在说“dimsum(点心)”“kungfu(功夫)”“gelivable(给力)”时,他们也用习惯了,不会发问来自何方。这主要表明()A文化在交流、借鉴的过程中发展 B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强C文化创新过程必须体现时代精神 D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372020年6月12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会见芬兰总统尼尼斯特时表示,中芬两国互设文化中心将为两国在人文领域交流与合作提供一个崭新平台,对两国促进交流、增进了解、加深合作、巩固友谊发挥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中芬两国互设文化中心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加速中华文化与芬兰文化的趋同推动中国与芬兰的文化交流创造不朽的中华文明A B C D 38手机、平板电脑与互联网联手构建的移动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具有更高效率的媒介形式。以QQ、微博、微信、搜索引擎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利用移动互联网的免费特征,逐步蚕食传统媒体的市场。下列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有新媒体将逐步取代传统媒体 QQ、微博、微信等已不属于大众媒体的范畴新媒体进一步丰富大众媒体的文化传播功能传统媒体必须主动创新,吸纳新媒体的优点A B C D39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提及,“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材料表明钱钟书先生主张()世界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文化是民族的,要坚守民族文化鲜明特色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成果,尊重文化多样性A B C D40“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第二部分 主观题 共4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创新是民族和国家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增强中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一项措施。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必须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着力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12分)4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列女传记载了“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家原住在一处坟墓附近,年幼的孟子常嬉戏于坟墓之间,孟母感到此地不利于孟子的成长,便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此时,孟子又常常模仿商人玩经商游戏,于是,孟母毅然再次搬家,迁居一所书院旁边。从此,孟子整日模仿儒生的学习和礼仪动作,孟母感到此处是最为理想的居住地,因而定居此处。后来,孟子在书院、孟母的影响下,加之自己苦学,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尊称为“亚圣”。“孟母三迁”的故事至今广为流传,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谈谈你从材料中得到的启示。(10分)43.(12分)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老子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太平天国的“无处不均匀”和康有为的大同书,至建国后的人民公社、“大锅饭”,都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平均”的文化基因。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阶级社会,极端贫困的人们企盼平均分享财富,企盼有尊严的生活,这种思想对摧毁和瓦解封建制度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今天对我们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仍有启示和警示意义。(1)材料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什么文化形式?(2分)简述这种形式的作用。(2分)(2)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种传统文化。(8分)44某班准备以“传统经典进校园”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请你为班会的主题设计两幅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不超过14个字)(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合肥职业技术学院高层次(博士)人才招聘20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河南开封奇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简约仓库租赁合同
- 【正版授权】 ISO/IEC 23090-12: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ded representation of immersive media - Part 12: MPEG immersive video
- 2025年8月广东广州市华颖外国语学校编外聘用制专任教师招聘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会计常识题库答案及
- 2025重庆璧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招聘临时工作人员4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GB/T 7247.8-2025激光产品的安全第8部分:作用于人的激光安全使用指南
-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 2025兴业银行成都分行东部新区支行(筹)社会招聘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红岩优秀读后感800字5篇
- GB/T 2679.7-2005纸板戳穿强度的测定
- GB/T 18884.2-2015家用厨房设备第2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 文化政策与法规(第一课)
- 色彩基础知识ppt
- 寻找消失的滇缅路:松山战痕课件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 政府预算理论与实务(第四版)全套教学课件
- 四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1课 送给老师的花|沪教版
- 轧机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 最新开工报告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