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19题;共38分)1. (2分) (2017七上辽阳月考) 下列考古发现属于山顶洞人的是( ) A . 钻孔技术B . 制作弓箭C . 用麻线织布D . 烧制彩陶2. (2分) (2017七上辽阳月考) 东周的第一个国王是( ) A . 周文王B . 周幽王C . 周武王D . 周平王3. (2分) (2018七上兴义期末) 商朝的建立者是( ) A . 汤B . 启C . 盘庚D . 禹4. (2分) (2018七上高要期中) 荀子中“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是对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的描述( ) A . 尧舜时禅让制B . 夏朝的世袭制C . 西周的分封制D . 秦国军功爵秩5. (2分) (2019七上潍城期中) 司母戊鼎是世界上最重的国之重器,顶腹内铸有“司母戊”三个字,虽然已经过去3000多年,依然彰显着王家之气,他反映了哪一时期的青铜铸造技术?( ) A . 夏朝时期B . 商代初期C . 商代后期D . 春秋时期6. (2分) (2019七上灌阳期中)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材料中充分肯定了都江堰在哪方面的作用( ) A . 水运B . 抗震C . 排沙D . 防洪、灌溉7. (2分) (2019七上宜宾期末) 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材料反映了( ) A . 周朝分封制土崩瓦解B . 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C .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D . 诸侯国之间和平共处8. (2分) (2019七上龙岗月考) 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 A . 牛耕的使用B . 牛成为农家主要财产C . 当时盛行以牛作为图腾D . 巧合而已9. (2分) (2017七上齐齐哈尔期中) 春秋争霸中第一个称霸的是( ) A . 齐桓公B . 晋文公C . 楚庄王D . 秦穆公10. (2分) (2019七上吉林期中) 断定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的依据是( ) A . 半坡彩陶上的符号B . 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金文C . 战国时期出现的竹书和帛书D . 记载商朝社会生活的甲骨文11. (2分) (2019七上兰山期中) 朝堂之上除了大臣,秦国宗室也极力反对商鞅变法,因为变法削弱了贵族的势力。与其说他们反对商鞅变法,不如说他们反对变法。下列变法内容中直接触动他们利益的是( ) A . 废除旧贵族世袭特权B . 改革户籍制度C .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D . 统一度量衡12. (2分) (2019娄底)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主张( ) A . “自然无为”B . “仁者”“爱人”C . “以法治国”D . “兼爱”“非攻”13. (2分) (2019九下滨海月考)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演变的思维导图,请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4. (2分) (2019七上潍城期中) 如图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秦朝统一了文字A . B . C . D . 15. (2分) (2019七上龙湖期末) 与秦末农民起义相比,黄巾起义表现出的最主要不同特征是( ) A . 提出了口号B . 创立了宗教组织C . 反对暴政D . 推翻了封建统治16. (2分) (2019七上宁城期末)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表述正确的是( ) A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 . 统一国家的建立17. (2分) (2019七上凤山期末)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可见德治的重要性。追忆历史,西汉重视“以德化民”是在( ) A . 汉高祖时期B . 文景时期C . 汉武帝时期D . 光武帝时期18. (2分) (2018七上岳池期末) 实现西汉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的大一统,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的皇帝是( ) A . 汉高祖B . 汉文帝C . 汉武帝D . 汉景帝19. (2分) (2018七上龙岗期中)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秦朝的徭役繁重秦朝的赋税很重秦朝统一度量衡秦朝的刑法残酷 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 (共1题;共5分)20. (5分) (2019湛江模拟) 文物是发现历史、证实历史的重要史料。下列文物中,能体现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状况的是( ) A . 鱼纹彩陶盆B . 骨耜C . 铁铲D . 筒车三、 判断题 (共1题;共10分)21. (10分) (2018七上九江期中)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这种辩证法思想出自道德经。 四、 综合题 (共3题;共61分)22. (16分) (2019七上无棣期中)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请回答:材料二: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戡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摘编自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摘编自“大一统”之梦材料四: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日“皇帝”。命为制,令为诏,除谥法。于是分天下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秦始皇本纪(1) 材料一示意图中的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西周的建立者是谁? (2) 根据材料二,归纳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的作用。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举一例说明“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4) 从材料四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大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剧实行了什么制度?“初并天下”发生在何时?它反映出“王”采取了哪两项措施?这两项措施对后世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又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请列举出他暴政的表现。 (5) 综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23. (30分) (2019七上德惠期末)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官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材料三: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请回答:(1) 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 为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三点即可) (3) 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其主要领导人物是谁?使秦朝灭亡的人又是谁?发生材料二中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 材料三反映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为加强中央集权把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5) 你怎样用一句话来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 24. (15分) (2019七上利辛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宇。摘编自说文解字序材料二:这些古文字材料的发现以及殷墟性质的推定,导致了1928年的殷墟发掘,从而有商一代成为信史。(注:“信史”即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摘编自中国历史先秦卷材料三:(1) 仓颉生活在哪一位先王(部落首领)时代?根据材料一提炼出两种汉字的造字方法。 (2) 根据材料二可知,“这些古文字”是哪一种文字?首次发现这些文字的清朝学者是谁? (3) 材料三展示的是汉字的哪一种字体?李斯所书的“皇帝”是如何推动中国的语言文字发展的? (4) 综合上述材料,请从语言文字的角度,谈谈对中华文明的认识。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9题;共38分)1-1、2-1、3-1、4-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