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试卷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试卷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试卷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试卷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以下人物中,不属于民族英雄的是:( )岳飞 文天祥 戚继光 林则徐 邓世昌ABCD2 . 京剧能够流传至今,成为国粹,其主要原因包括皇室的扶持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与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博采其他剧种优点ABCD3 .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说此话的人在位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是( )A开元盛世B贞观之治C康乾盛世D文景之治4 . 下列有关五代十国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B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C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D政权分立,可见分裂才历史发展趋势5 . 唐朝灭亡的标志是( )A朱温建立后梁B安史之乱的发生C农民起义军攻入长安D朱温兼并了北方割据势力6 . 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和亲结盟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遣唐使来访ABCD7 . 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延续了这一措施,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文臣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这反映出宋朝A重视武将B重视科举C重农抑商D重文轻武8 . 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南宋灭亡西夏灭亡蒙古灭金元朝建立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ABCD9 . 明清时期,为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作出重要贡献的有郑和郑成功戚继光康熙帝ABCD10 . 某学校七年级的一次历史探究与实践课上,老师围绕主题出示了如图所示图片材料,由此可知其探究的主题应是A南北朝时期商业的繁荣B宋朝南方农业手工业的发展C唐朝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D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11 . 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阿保机称帝赵匡胤建立北宋宋夏和议西夏建立ABCD12 . 2018年全国各省份一季度GDP增速排名一季度经济总量广东、江苏两省GDP总量均超过两万亿,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这表明南方依然是我国经济的重心,这种现象最早确立于A隋朝中后期B唐朝中后期C北宋中期D南宋时期13 . 下列著名历史人物中,成就属于同一类别的是A汤显祖、辛弃疾B颜真卿、阎立本C罗贯中、施耐庵D吴道子、李白14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 )废行中书省,设三司设置厂卫制度八股取士设三省六部制。ABCD15 . 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明清时期大事表,这组大事集中说明了这一时期废丞相,分权六部戚继光抗倭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雅克萨之战A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B盛世局面下危机四伏C抗击外国侵略战绩卓著D民族矛盾逐渐显现16 .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的焦点话题之一,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和谐”社会,例如贞观之治,文景之治,那么出现这些盛世局面的相同因素是( )A提倡节俭减轻刑法B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C采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D实行了均田制的土地政策17 . 明成祖时期,郑和七下西洋,其主要目的是A加强海外联系B寻找建文帝C提高明朝的地位和威望D收罗奇珍异宝18 . 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是( )A防止武将专政弊端B统治者是文臣出身,因此重视文臣C文臣才能突出,堪当大任D武将无能19 . 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交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ABCD20 .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B清朝设住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C在左宗棠的武力震慑下,1881年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D百日维新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二、综合题2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宛闻汉之饶财(非常富庶),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汉书张骞传材料二材料三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的桥梁。(1)材料一中的“骞”是谁?他“为汉使月氏”的目的是什么?(2)请将材料二、图中A、B两处填写完整。(3)为了确保材料二中该商路的通畅,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它的设置有何重要意义?(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意义?22 . 2018年4月10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主旨演讲。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审时度势,顺应世界潮流,宣示新时代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和重大举措。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赞誉,遍览中国古代史,亦有很多对外交往的史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尽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移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材料二:唐朝对外主要交通示意图:(1)材料一中体现的文明交流方式是请进来和走出去,请分别列举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对外交往有何特点? 材料三:远洋航行的中外航行家(2)据材料三,与西方航海家相比,郑和下西洋有何特点?居于何种地位? 材料四: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朝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这种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导致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3)根据材料四,指出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结合材料四说说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以古为鉴,谈谈你对甸对外交往政策的认识?23 . 学习完唐朝的历史后,实验初中七年级(6)班计划以“繁荣开放的唐代文明”为主题出一期历史板报。以下是同学们设计的板报样式。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制度创新篇)(1)唐朝已经用分科考试选拔人才,请问这是一种什么制度? (和谐盛世篇)(2)唐太宗统治时,之所以出现政治比较清明的盛世景象,与他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是分不开的,他重用的一位敢于走廊直言进谏的大臣是谁?唐太宗时期的统治被称为什么? (民族关系篇)(3)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体现了他开明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对外关系篇)(4)唐朝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友好往来比较频繁,试举两例说明。(文学艺术)(5)唐朝时文学艺术成就辉煌,请你写出两位诗人和两位书法家。(启示篇)(6)唐朝的繁盛给后人的历史启示是什么?24 . (2016福建南安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认真吸取了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史称贞观新政。北师大七下中国历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贞观新政出现的重要原因。材料二中央发出开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到1956年底,全国入社农户占总农户数的96.3%,其中加入以土地和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又占总农户的87.8%。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2)根据材料二,指出1956年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1953-1956年我国土地所有制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