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孔子世家谱共80余代有着2500年的传承,可称中国第一家谱。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对教育做出的重要贡献之一是( )A主张“为政以德”B按出身贵贱招收门徒C主张“有教无类”D以论语作为教材2 . 诸侯争霸的影响,不正确的一项是:A给人们带来了灾难B加快了统一步伐C促进了民族融合D加剧了分裂的趋势3 . 一个生活在商朝的中国人,他能够做到的有( )到作坊看青铜器的铸造过程可以看到战车和弓箭部队可以阅读孔子的诗经将古人占卜的结果刻在龟甲和兽骨上ABCD4 . 人文初祖是( )A炎帝B皇帝C黄帝D蚩尤5 . 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都进行了迁都B都推行了汉化政策C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D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6 . 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经播放了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请问同学们,通过这部专题片可以看到的生活场景有哪些?( )元谋人使用粗糙的石器劳动北京人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北京人使用的石器是磨制的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ABCD7 . 下列历史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桀汤盘庚纣ABCD8 . 他是中国历史进入文明门槛时的一位伟人,他即是部落首领,又是国王。“他”是A黄帝B尧C舜D禹9 . 2017年11月24日,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想去参观甲骨文发现地,下列哪个地方最为合适ABCD10 .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研究远古人类历史最重要而可靠的证据是( )A远古神话B历史传说C史学著作D考古发掘11 . 促使原始人过上定居生活的主要因素是( )A学会了建造房屋B自然环境的改善C原始农业的发展D人工取火的实现12 . 下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览中的器物“利簋”图片,器内底铸铭文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此记载与尚书牧誓及逸周书世俘的记录相符。由此可知A文献与文物都不可相信B文物与文献可互相参证C文献记录更具有真实性D文物与文献同时代出现13 . 据史书记载,西周最初分封的七十一国中,姬姓有五十三人,都是周天子的同姓亲属,可见同姓亲属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属受封时,周天子会给他们( )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人口C土地和耕牛D人口和耕牛14 .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下列哪个观点属于儒家思想( )A“民贵”、“君轻”B无为,顺应自然C“兼爱”,“非攻”D用严刑苛法来治理国家15 . 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A牧野B涿鹿C垓下D巨鹿16 . “1929年12月2日,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发掘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A古猿B元谋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17 . 将夏王桀、商纣王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标准是A新王朝的开创者B爱民如子,重用人才C王朝鼎盛的建立者D统治残暴,失去民心18 .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人把夏桀、商纣、秦二世这三个历史人物归为一类,你认为他们最突出的相似点在于( )A雄才大略B重视农业C统治残暴D重用人才19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在美国西点军校受到学员的追捧。此思想属于以下哪个学派A墨家B兵家C法家D道家二、填空题20 . 根据课本知识完成以下空格:朝代名称都城建立者灭亡者夏朝阳城_商朝_西周_秦朝_三、综合题2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意见,推举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禹。摘自2017新人教义务教科书七上历史材料二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摘自2017新人教义务教科书七上历史材料三政治方面: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济方面: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摘自2017新人教义务教科书七上历史材料四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蜀志(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该制度后来被什么制度所取代?(2)材料二中“诸侯国”的出现与哪一政治制度有关?到秦朝时期,为了解决这一制度所带来的弊端,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材料三反映的内容与什么事件有关?材料三中哪个内容对后世影响最深远?(4)材料四是古人对哪项水利工程的赞美?该水利工程是战国时期哪一诸侯国修建的?(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材料三、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秦朝实现大一统有什么共同作用?2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简明中国历史读本(1)依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材料二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中国古代史(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春秋后期,促进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材料三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买入)食不利,而又加重征,则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商君书外内(3)依据材料三,商鞅认为农民贫困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三反映商鞅的思想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在变法中是怎样体现的?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23 . 纵观世界历史上各国的改革,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改革才是强国路,发展才是硬道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要推进各个领域的全面改革,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也可以说是攻坚期,的确是因为它要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1)材料一中提到改革的困难在于必须“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这一点在我国先秦时期“商鞅变法”中就有明显体现,请从其改革措施中举一例。材料二(2)材料二中,图一俄国农奴欢迎的沙皇是亚历山大二世,在土地方面,他针对农奴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图二所指的事件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什么?上述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是什么?材料三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允许局部的恢复资本主义,这种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3)材料三中“暂时退却”所指的政策是什么?有何特点?材料四(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新政的“新”体现在哪里?用一句话概括其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不忘初心探究真谛)材料五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5)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中国最终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